“大王带我走了八百七十三步,我为大王的后代保留八百七十三年的江山。”
说到姜子牙,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姜太公钓鱼”的传说了。
大家常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实际上,姜太公所钓的并非鱼,而是人。更确切地说,他所等待的是周朝的开国君主姬昌,也就是周文王。
周文王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始终关注国家和人民。正因如此,姜太公才决定支持他。
面对姜太公的“挑衅”,周文王没有选择置之不理,而是亲自牵起轿子,背着姜太公走了超过八百步。
没想到,他走了几步,姜太公就能让周朝延续几年。
那么,周文王为什么不再进一步,以延长周朝的存续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犯下了一个错误。
01周文王邀请了姜子牙。
姜太公垂钓,乐意者自会上钩。
与其说姜太公在钓“鱼”,不如认为他是在等待姬昌。
作为周朝的统治者,姬昌心中始终牵挂着百姓,他尊重贤能、关心民众,可谓是“内圣外王”的典范。
不过,纣王始终是他心中的一大忧虑,他一直想要摆脱这位对手。
由于纣王的昏庸无能,他整日沉浸在美酒与美色之中,贪恋享乐。
然而,这样的人却始终在考虑如何去除周文王。
在这种情况下,周文王感到相当焦虑,因为与对方相比,自家的部队和整体实力的确显得不足。
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周文王需要寻找能够协助他的人,同时也能使他的部落更为强大。
为了拯救自己部落的贫困人民,周文王展开了大规模的征兵,同时也在寻找能够指点他的人。
命运果然神秘莫测,某个晚上,他在梦中遇见了飞熊,并因此深信这个飞熊能为他提供帮助。
因此,周文王在次日便派人去探查飞熊的行踪。
说来也巧,姜太公的别称恰好是飞熊先生。当下人去寻找时,他正好在渭水河畔垂钓。
这一次,姜子牙苦心经营已久的鱼,终于被钓到了。
消息传到周文王那里后,姜太公立即亲自驾辇来到渭水河畔,拜见了姜子牙,希望他能随自己回去,共同辅佐国家治理。
面对如此要求,姜子牙答应了,但他不骑马也不乘轿,偏要坐周文王的车子,而且必须由周文王亲自拉着。
在场的人都被吓了一跳,帝王的辇并不是谁都能随意坐上去的,居然还要让帝王亲自为他拉,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周文王毫不迟疑地答应了,真是大将之风,不拘泥于琐事。
由此可以看出,周文王确实真心希望能够邀请到姜子牙。
02周文王亲自操控马车。
周文王到来时,自己坐在辇上,但回程时,他却成为了拉辇的那个人。
尽管周文王内心十分不情愿,但他未曾表露出来,始终将国家和百姓放在心上,只希望这位坐在辇上的人能真正给予帮助。
然而,周文王作为一国之君,一直以来都只是享受生活,几乎没有付出过多少努力,因此拉辇对他而言确实很费力,也十分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周文王时而行走,时而驻足,每次走一段路后都会停下来休息很长时间。
在另一侧,姜子牙竟然在辇上入睡了,这实在是极其不敬。
不过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周文王是真心诚意地想要请人帮忙,即使面临如此大的委屈,他依然默默承受,没有发一言。
终于在第三次休息的时候,周文王终于开口了,他确实已经没有力气了,实在无法再坚持下去,于是想请姜子牙稍微体谅一下。
此时,姜子牙说道,大王拖他走了八百七十三步,因此周朝将能够存续八百多年。
听到这话,周文王感到振奋,决定再努力几步,以期让自己的国家多存活几年。
然而,当他刚提出这种要求时,周文王却回应道:“太晚了。”
这让周文王感到懊悔,他刚才怎么就没再多走几步呢。
周朝建立后,周文王任命姜子牙为军师,实际上将国家的重要权力都交给了他。
在姜子牙的指挥下,他们成功地击败了纣王,获得了天下,但周文王却在此之前去世。
周文王离开后,他的儿子周武王继位,姜子牙依旧全力以赴地支持着他,可以说已经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周朝。
然而,姜子牙当时为何不允许周文王继续拉车,这一问题在许多人心中依然令人困惑。
03周文王犯下了错误。
周朝的存续时间约为791年,基本上可以算作八百年左右。
虽然存在一些差距,但姜子牙的预言也算是准确的。
当初姬昌在拉姜子牙时,一共歇了好几次,直到真心 exhausted 才最终停下。
正是因为这一停,姜子牙决意不再允许姬昌继续拉动了。
实际上,姜子牙察觉到了姬昌的异常。起初,他们原计划是朝西前进,但走着走着,却意外地转向了东边,方向完全改变了。
大约在向西走了三百步之后,姬昌感到疲惫得脚步有些虚浮。稍作休息后,他又拉起辇子朝东边继续前进,差不多走了五百多步。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姬昌确实迷失了方向,而他的体力也已明显不济。
此时的姬昌象征着周朝,他已经感到疲惫,这也意味着周朝正面临灭亡的时刻。
向西的三百步恰好与周朝在西周时期延续的275年相符,而向东则有五百多步,对应着东周持续了515年的历史。
姜子牙当时之所以不允许姬昌继续拉辇,实际上是因为他察觉到周朝此刻已处于灭亡的边缘。
在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过程中,他始终全力以赴,不仅协助周文王 dethroned了纣王的压迫与统治,还成功实现了周朝的统一。
随后,姜子牙去世后,周武王依照姜子牙的遗愿,将他的尸体悬挂在王宫大殿的横梁上,以继续庇护商朝。
哪一方反叛,就将姜子牙的视线转向另一边,过不了多久,战乱自会平息。
大约七百年后,周朝的灭亡来临之际,姜子牙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而周朝也随之覆灭。
在各个诸侯国间的争斗影响下,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开始显现出衰退的迹象,渐渐地,周王朝也走向了分裂。
周朝的命运可以说是被姜子牙所预见,尽管最终周朝并没有延续八百年,但它仍然是存在时间最久的封建王朝。
04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周文王邀请姜子牙(《封神榜》中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