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一般的套路都是轻徭薄赋,大赦天下,然后再封赏有功之臣。而咱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一位就有点不一样了,他刚登基没多久便杀了军中七十多名将士。可部下非但没有哗变,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后世史家更称他为“五代第一明君”。这到底咋回事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故事的主人公是后周世宗柴荣,赵匡胤就是篡了他家的皇位。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里长大,因柴氏无子,郭威便收了柴荣当义子。柴荣生性敦厚,帮郭威处理起事情来也是井井有条,因此很得郭威的喜爱。当时郭威家里还不太宽裕,为了贴补家用,柴荣就跟随商人颉跌氏到江陵一带贩茶。
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柴荣学会了骑射,并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而且他还读了许多的史书和黄老之作,这也为他日后治理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等他渐渐成年后,郭威就安排他弃商从军了。等后汉建立后,郭威一跃成为从龙之臣,手中实力非凡。他也渐渐开始安排柴荣在一些重要岗位担任职务。后汉隐帝继位后,因猜忌郭威,派人杀害了郭威与柴荣留在开封的家眷。郭威愤而反汉,建立了后周。
郭威死后,柴荣作为他唯一的继承人,顺利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初登帝位的柴荣雄心勃勃,立志要像养父一样干出一番大事业。他曾经问左谏议大夫王朴:“我还能活多久?”王朴是懂周易八卦之人,虽算得出柴荣的命数,但也不敢直言,就对他说:“臣才疏学浅,根据所学之术只能推测出三十年的光景,三十年后就不可知了。”
柴荣听后也很高兴,他说:“要真如你所言,我便用十年来打天下,十年来养百姓,再有十年便可天下太平了。”他说完这话没多久,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就勾结契丹来侵略他的领地了。柴荣打算御驾亲征,宰相冯道极力阻止。但柴荣这倔脾气上来了谁也拦不住,他还是领军出征了。
他带领部下星夜兼程的赶往前线,在高平之南遇到了北汉的军队。这时他的右军将领樊爱能,何徽部还没开战就溜了。在这危急关头,柴荣在枪林箭雨中冒死督战,最终斩杀北汉骁将张元徽,契丹军队败逃。他趁此机会整饬军纪,斩杀了樊爱能等逃跑的七十余名将领。此战也一举巩固了他的地位。
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西败后蜀,北破契丹。他的轻徭薄赋让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可以说,北宋能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争,他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史家又称他为“五代第一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