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外交是怎样进行的?谈谈韩非的外交思想
创始人
2025-07-17 20:02:16
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战国末年,天下大乱,韩非在韩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出生。战国时期社会环境复杂纷乱,末年之时韩国的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已呈衰微之势。

韩非作为贵族后裔,相比他人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在《韩非子》中,他从政治、法律、改革、外交、任人等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对于韩非的思想,我们最熟知莫过于法治,其实韩非的外交思想也有可取之处。

他凭借对诸子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提出的独特外交见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韩非的外交思想——武力

在战国中后期,诸侯国纷纷雄起,以秦国势头最盛,虎视天下,其一统七雄的野心再不隐藏。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国力弱,势力小,几乎是在亡国的边缘徘徊。

处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韩非通过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对天下大势的分析,认为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立足,只能用以法治国的方式开拓武力外交的方式。

外交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问题实际上就是国家间的政治问题。

这一时期国与国之间处于兼并争雄的不断征战中,也在不断进行合纵连横的外交尝试。外交的目的是为了称霸,所以采用什么样的外交方式也是诸子十分关心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韩非子》中明显看出“武力”是韩非外交策略之一,“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认为战争对国家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是让国家获得利益的根本保证。

想要通过武力实现外交,首先必须保证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建立以法治国的国家,将“去私行行公法”作为治国基础,从而国治兵强,最终达到武力外交的目的。

韩非认为国君必须从当下的社会现实出发进行变法,前代的所谓道德、智谋到当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如果不及时改变治国的措施,与“守株待兔”无异。

除了法治方面,韩非认为外交方面也必须采取强硬的态度,武力才是保全国家的正确方法,儒墨学的很多学说在战争中无济于事,因此不能采用。

儒墨学派在战争年代仍脱不了“仁义”,都将战争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并且也不认为战争是国家争霸的必经之路。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建议在仁义礼乐基础上的外交模式是行不通的,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外交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可能成为诸侯争霸中的胜利者。

但是韩非也不是一味地鼓吹暴力外交,在他眼中,战争本身只是一种统一的手段。从韩非的《解老》、《喻老》中可以看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也是安静祥和的状态。

然而面对现实中残酷的战争形势,韩非深切地知道想要达到“小国寡民”,就必须兼并,必须统一。

二、韩非的外交思想——阴谋权术

“术”是韩非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所谓“术”主要讲的是君主驾驭臣子、臣子侍奉君王运用的各种权术,其本质实际上的君主藏而不漏的心机,也即“阴”。

韩非所讲的任用官员的方法实际上也是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的。处于社会混乱、动荡不安的战国时期,韩非认为“术”也能运用在外交策略中。

首先,利用大臣施展权谋外交。在韩非看来,谋臣的地位举足轻重,谋臣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在外交活动中的成效,他认为臣子如果为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大局,就是奸佞。

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离不开臣子的参与,大臣下属在外交活动中产生的影响不能忽视,因此,在国内要让重臣参与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中,对外则通过他国的臣子施展权谋。

其次,利用他国君臣之间的矛盾施展权谋外交。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的君臣关系极为复杂,韩非将其形容为“一日百战”是有其道理的。

不仅各诸侯国之间存在纷争,君主与大臣之间也常常发生冲突,此外战国时期各国有许多客卿,朝秦暮楚的客卿在政治上的可靠度不高,这就为韩非施展权谋之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好利恶害”的人性论是韩非施展外交权术的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韩非也顺时代之潮流,其“好利恶害”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韩非认为,医者之所以救死扶伤不是因为骨肉至亲,而是有利可图,所以造车的人希望人们富裕,做棺木的人巴不得别人死。

在战国时期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利用人“好利恶害”的心理施展外交权谋,也有一定作用。

战国时期在外交中施展阴谋权术非常重要且必要,韩非意识到君臣之间存在利害冲突,了解到人们本性趋利,便希望将这些作为外交上的突破口,争取外交上的主动。

三、韩非的外交思想——君主独裁

韩非思想中的“势”体现出其君主独裁的观点,他认为君是道的人格化体现,这也成为韩非君主独裁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韩非眼中,君主必须凌驾在众臣属之上,否则大臣就可能出现“专制擅命”,国家也会在乱权中走向灭亡。

在进行外交方面的决策时,韩非认为“独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臣下朋党擅权,就会影响到君主决策,会对外交活动产生影响。

因此要想获得外交上的胜利,就要做到尊君抑臣,反对朋党。君主一旦在朝中失去威势,内外群臣任重臣趋势,最终不但对外交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还会让国家逐渐走向灭亡。

虽然外交的决策权在君主手中,但郭家庄政策的制定必须要大臣的参与,法家学派对这一点也非常重视。

韩非认为在君主进行外交决策时,必须保证决策的客观性,反对在外交时进行占卜。

在古人眼中,占卜预测吉凶是很重要的,韩非却认为占卜并不可靠,并用历史事实证明占卜实际上毫无用处。这是韩非思想中极具进步意义的一点。

同时韩非还认为君主要在外交决策中做到客观,君主必须集思广益,听取臣下的意见,使臣下在进行决策时不能有偏颇。

对本国的外交政策,君主还必须做到保密,如果泄露不仅会影响到臣子的判断,还会让外交无法顺利进行,对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危害。

四、韩非外交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韩非的外交思想独树一帜,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影响,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走向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韩非的外交思想产生在先秦时期,但实际上它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诸侯争霸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外交史上散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辉。

不过,历史上对韩非的评价褒贬不一,这与韩非外交思想中本身存在的偏颇有关,即使如此也不能抹杀韩非外交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性。

许多朝代的皇帝都将《韩非子》一书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如秦始皇即对韩非提出的治国理念深表赞同。

韩非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提出了一套君主专制理论,这套理论极大地影响了战国时代,也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股暗流,加速了历史进程。

对后代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视,其外交思想更是给后世提供了枚不胜举的经验教训。

首先,反对分裂,坚持统一。韩非的外交思想中体现出明显的反对分裂,坚持统一的政治目标,处于战国时期纷乱复杂是时局中,这一思想极大影响了后世中国的发展

。先秦时期虽有华夷之辨,但民族融合之势不可阻挡。

秦统一六国后也非常注意北部匈奴、岭南百越、西南夷的管理,此后的各个朝代也以此为鉴,将处理边境关系作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成为主题,并影响至今。

其次,内政清明,发展经济。“弱国无外交”也是韩非思想提供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国家内部的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在保证国家外交顺利进行方面非常重要。

韩非强调武力外交,他认为只有国力强大,才能在外交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出其外交思想的务实性。

在外交策略中,韩非还分析了大臣在国家外交活动中的影响,这说明内政清明也在外交成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进行外交决策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韩非认为君主代表国家,因此君主利益高于一切,在进行外交决策时,绝对不能出卖国家利益,这是在进行外交活动时所必须的。

韩非还揭露了损害其他诸侯国利益的权谋的外交手段,其警示作用重大,如果君主在外交时不能维护本国的利益,就会陷入被动。

除此之外,韩非提倡的外交思想中也有不少消极之处,如过于强调武力、君臣对立、禁绝文化等等。

结语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韩非的思想主张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他提出的武力外交、权谋外交、君主独裁等外交思想虽有偏颇所在,但对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可忽视,对今日仍能成为警示。

因此,看待历史时,我们应当冷静客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参考文献:《韩非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李世民手下有个窝囊将,一生从未... 在历史的长河中,"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一说法往往被认为是领导力的体现,但并非总是如此。在古代中国,不乏...
力量钻石获融资买入0.15亿元... 7月1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力量钻石获融资买入额0.15亿元,居两市第1860位,当日融资偿还额0...
原创 逍... 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在许多基于现实历史的武侠故事中似乎成了定论。只要故事中有少林派...
原创 山... 在解读《孙子兵法》的经典格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时,我们不禁联想到现实中的一场...
北京文化守护人|孙勐:又见故城 2024年8月14日,路县故城考古工作站,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通州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工作负责人...
原创 郭... 一个好的徒弟一定要有好的师傅教导,但是一个好的师傅有时候却不一定能带出好的徒弟。 都说严师出高徒,有...
守护古老的石窟寺 在位于河南的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学生们正在石窟寺保护修复技术实训室内上课。  张怡熙摄...
原创 如... 提及光绪帝,第一感觉就是有志而未得实施,前者有慈禧当权,后者命不好,才30多年还没有掌握实权,最后竟...
原创 诸... 军十万,刘备军三十万,诸葛亮把四川十六至六十男人全部押上了战场,那个时候只要给予兵器再短暂训练即可,...
原创 为... 提到韩国,有一些一个看似不同,而又实质相同的问题。比如韩国人大部分姓李、金、朴;比如在东亚国家中,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