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悬案“毙鹰事件”,涉及康熙、雍正兄弟,谁才是幕后真凶?
创始人
2025-07-17 18:32:48
0

历代皇帝都希望建立不朽功业,能够流芳百世,被后人敬仰膜拜。

清朝康熙皇帝对自己文治武功的成绩十分骄傲,比如他开创先例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但是康熙晚年心中一直藏着心痛,因争夺皇位儿子们残害手足,丝毫不顾念亲情。

在空前惨烈的“九子夺嫡”斗争中,兄弟之间相互阴谋陷害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中“毙鹰事件”的真相一直扑朔迷离,可以说是清朝悬案之一。

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到塞外巡游打猎,陪同的有十阿哥允珴、十二阿哥允裪、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

四阿哥胤禛并没有陪驾,因为康熙没有要求,而八阿哥本来应该陪驾的,但因他母亲两周年祭日即将到来,所以康熙恩准他亲自前去祭祀。

《清圣祖实录》这样记载“乃允襈于朕驻跸遥亭之次日,以将毙鹰二架,谴太监一名,亲随人一名,来请朕安。言伊在汤泉等候回京。”

从这些史料记载来看,八阿哥胤禩献给父亲康熙的两只海东青雄鹰已经奄奄一息,是濒临死亡的状态。由于《实录》在清朝史料中可信度很高,所以能够确定康熙的确收到胤禩送来的两只“死鹰”,这是真实历史所发生的。

众所周知,清朝统治者是马背上打下的江山,康熙是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他们对草原雄鹰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因为海东青雄鹰不仅身法矫健敏捷,上能偷袭天鹅,下能搏杀野兔,而且能够飞得很高,是狩猎时的重要帮手。

海东青雄鹰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而康熙收到的却是即将死亡的落地老鹰,康熙看到后非常愤怒,认为八阿哥胤禩送给自己死鹰,是诅咒自己“应死”。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首先要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

康熙是历史上知名的长寿皇帝,皇帝长寿对王朝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保持在同一治理理念下,社会能够更持久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坏处是皇帝长寿对太子是巨大的煎熬,不利于皇权传递,不利于社会稳定过度。

在康熙十四年,即1675年,康熙就将两岁的二阿哥胤礽确立为大清朝的太子。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做了三十余年的太子被康熙首次废黜。

当康熙巡游打猎回到京城,废黜太子的事情逐渐平息下来,康熙在畅春园召集大臣推举太子人选,但是有一个条件是大阿哥不再考虑之列。

众臣联名举荐八阿哥胤禩,但是被康熙否决。次年,即1709年,康熙再次立胤礽为太子。公元1711年,胤禩的母亲良妃去世。公元1712年,胤礽再次被康熙废黜,这次之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公元1713年,康熙与胤禩之间就发生了“毙鹰事件”,这些便是事件的背景。

康熙晚年害怕三件事,一是害怕有人谋反取代自己的皇位,让康熙下定决心废黜太子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发现太子夜间靠近营帐,偷偷向里面观察。二是害怕儿子们相互残杀,其实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康熙心中也非常清楚。三是害怕儿子与朝中大臣勾结,也就是常说的结党营私,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导致康熙手中皇权被削弱。

在推荐太子人选的会议上,八阿哥胤禩的党羽经过私下沟通,串通朝中多数大臣,共同举荐八阿哥胤禩做太子。大臣们一致的推荐意见反而戳中康熙最害怕的第三件事,所以众臣的提议被康熙否决。

从1708年开始,康熙对胤禩的好感变为厌弃。在1715年,康熙甚至停掉胤禩以及属官的俸禄,胤禩心中对康熙非常惧怕,精神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第二年生了一场大病,等到病情好转时,康熙又重新恢复八阿哥胤禩的俸禄银钱。

“毙鹰事件”到底是不是八阿哥胤禩有意为之?显然不是。

首先,胤禩没有作死的动机。封建社会中皇权意味着任意的生杀予夺,出生在帝王家、成长在斗争中的胤禩必定明白这个道理,惹怒康熙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虽然古代人相对更为迷信,偶尔有扎小人的诅咒手段,但那些都是在暗处进行的,如果胤禩真的将死鹰送给康熙诅咒他,康熙还安然无恙时,胤禩的惩罚就来了,因此胤禩没有这样做的动机。

其次,胤禩已经被敲打。自从众位大臣“不约而同”地举荐八阿哥胤禩,康熙已经觉察到这位表面贤王的儿子在笼络人心,紧接着就对胤禩进行敲打。胤禩渴望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丧失康熙的喜爱对他没有任何好处,他一直小心谨慎地减少康熙的厌恶感。

最后,不像胤禩的行事风格。八阿哥胤禩心思缜密,就连雍正皇帝都说猜不透他在想什么,由此可见并非浪得虚名。给父皇康熙明目张胆地送死鹰,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因此可以排除八阿哥胤禩主动做的可能性。

既然不是八阿哥胤禩所为,那“毙鹰事件”的幕后操控者到底是谁呢?

从受益人的角度来看,很有可能是四阿哥胤禛做的。自从胤礽永远失去皇位继承权后,皇子间的争斗主要集中在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之间,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最为关键的仍然是康熙的态度。

胤禛一直韬光养晦、隐忍不发,但他的目标非常明确,他采用的方式也更符合康熙的心意,比如在俘获康熙时采用低头不厌不言、打感情牌等方法。胤禛对于政敌八阿哥胤禩来说则采用暗中打压的方法,毙鹰事件发生后,八阿哥胤禩就被排除在外了。

在史料《雍正谕旨》汇编中,同样也记载了毙鹰事件,明确记载康熙怒骂八阿哥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但是这句话在《清圣祖实录》中是没有的。

从这句话来看,不像是康熙所说的语气,即使厌恶胤禩,没有必要牵连他去世的母亲。此外,“心高阴险”这四个字更像是雍正对胤禩的评价,因此,很有可能是雍正擅自修改增加的。

虽然清朝史料中对“毙鹰事件”没有准确的真相,但是通过结合背景对当事人进行分析,雍正是最有动机和能力的人。

皇权争斗历来残酷,清朝九子夺嫡更是如此,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力,兄弟亲情都显得极为渺小,这便是身不由己的帝王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鹏《长安的荔枝》首日票房不敌... 搜狐娱乐讯 (哈麦/文)7月18日(周五),《罗小黑战记2》《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花漾少女...
援藏回来,张建华已任天津市科协... 据“天津科协”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8日,天津市科协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常务委员会议和第八次全体委员...
北京街头树干上惊现大量蚕茧,别... 近日 有市民发现 北京一些树上固定着米黄色的蚕茧 蚕茧里面有黑色的蛹 不禁发出疑问,这套组合是干啥的...
可躲过激光制导防空导弹 俄研制... △图自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下属的俄联邦工业产权研究所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9日获悉,根据已获取的专利文...
周末打虎!杨青录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原副组长杨青录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定管辖,目前...
记者:曼联19岁中场科内训练中... 直播吧7月19日讯 据记者Nathan Salt报道,科内在训练中给阿莫林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外租计划...
原创 历... 康熙皇帝是清朝最为优秀的皇帝,康熙帝8岁继位,从这时候开始,清朝就走向了一个巅峰。年仅8岁的康熙帝在...
原创 王... 导读:公元23年,声势浩大的绿林军将长安围的如铁桶一般,城破只是时间的问题。面对外面来势汹汹的起义军...
原创 你... 有人说我们是炎黄子孙代表我们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代,他们英勇善战无人能敌,最终我们由此孕育而生,也有人说...
原创 问... 讲毛泽东的历史剧,几乎都离不开蒋介石,2人一正一反,是中国革命和反革命的代表人物。 但很少有一部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