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朱元璋,想必没有人会感到陌生。
他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出身最卑微之人,但是他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了出身不能决定命运,命盘完全在自己的手中。
他从一开始的乞丐成功蜕变成,震惊中外的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他当之无愧是一名杰出的皇帝。
因为自己感同身受,他明白百姓的劳苦,所以执政期间想方设法为百姓谋福利,得到了黎民百姓的拥护。
常言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人们往往会记住成功的英雄,反而将失败者遗忘。
一代传奇朱元璋取得了如此之高的成就,但他的人生中也有很多的遗憾和懊悔之事。
其中最令他后悔不已的事,是娶了曾经的死对头陈友谅的妃子,还和其生下了两个孩子,那么这个妃子到底做了什么让他如此懊悔?
01风云争霸,谁主沉浮
乱世造英雄,元末时期,各地纷纷响起起义反抗元朝的腐败统治,其中当时非常厉害的三个势力就是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
我们今天就主要谈一谈朱元璋和陈友谅,他们之间到底经历了哪些?两人之间的势力和关系又是如何发展的?
陈友谅是一个头脑聪明,心狠手辣之人,他生活在南方,虽然说出身不太好,但是与朱元璋相比那还是好太多。
他从小随同父亲在水上作业,练就了一份本领,后来通过自己的本事谋求了一份官职,但是元朝的腐败让他无法忍受,决定揭竿起义,带领着民众反抗。
在他的带领下,队伍逐渐强大,一步一步成了三大势力中最强大一个,以至于让很多人认为最后成为霸主的便是此人。
当然,陈友谅在发展队伍的同时,朱元璋也没有闲着,他也在为日后的宏图大业做准备。
虽说他的实力与其他两位相比弱一些,但是朱元璋的头脑是非常厉害的。
另外在他的手下还有很多有名的谋士,他早已将陈友谅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性格了如指掌。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朱元璋很清楚陈友谅在队伍壮大之后逐渐骄纵,人一旦骄纵就会有各种破绽,只要找准方向便会一击而中。
朱元璋最后与陈友谅之间开展了决定双方走向的最关键一战,鄱阳湖之战。
在战争开战之前,朱元璋利用陈友谅的性格,
采取战略决策就是引诱陈友谅将他的巨舰开入河道狭窄的地区,降低陈家军的水上优势,让自己的长处得以发挥。
正如朱元璋所计划的那样,陈友谅的军队当真到达了他理想的地方,这时候他向陈友谅发起突然袭击,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在几日的厮杀,这场战役也随着陈友谅的战死画上了句号。
02报复未果两败俱伤
而后,朱元璋在不久之后,平复了各地战乱,建立了大一统的明朝。
天下那么多女子,朱元璋为何偏偏要选择陈友谅的妃子呢?这位妃子到底有何出众之处?
这位让朱元璋选中的女子是达兰,她有着绝世的容颜,在人群中被朱元璋一眼看中,再加上陈军为了讨好朱元璋便直接将达兰送给了他。
当时朱元璋也并没有多想,认为她不过是陈友谅众多妃子中一个,以后也不会掀起什么风浪。
达兰想到自己就算是反抗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她干脆接受了现实。
朱元璋对这个女子也是很体贴,将她带回宫,并且给了她足够荣誉。
在几年间,达兰诞下了两位皇子,朱元璋非常开心,皇子的到来让他更加宠爱达兰,这两位皇子分别是后来的齐王朱榑和潭王朱梓。
按理说达兰这个人她不但可以享受朱元璋的宠爱,就连她的孩子也是深受重视,如果她可以好好生活,荣享下半辈子肯定没问题。
然而,事实上她并没有这样做,又有谁能想到这个外表柔弱单纯的女子,内心会如此缜密。
达兰一直对陈友谅有着很深的感情,在他战败之后,她也想要为其报仇。
但自己毕竟只是一个弱女子,想要与一朝皇帝对抗,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她将心思放在了孩子身上。
达兰看着儿子一点一点长大,她内心想要复仇的想法也是愈发强烈。
告诉孩子自己的亲生父亲是死亡的真相,让他们将朱元璋视为杀父仇人,有朝一日一定要为九泉之下的父亲报仇雪恨。
正如她所期待的那般,她的儿子对朱元璋非常不满,并且产生了篡位的心思,最后还因此丢掉了姓名,这个人就是朱梓。
他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已经在谋权篡位的边缘徘徊,最后不知不觉卷入了胡惟庸案中,因为他的岳父一直追随胡惟庸,胆小的朱梓竟然选择了自焚。
对于这一点,实在是令人惋惜,他原本受到株连的可能性就很小,再加上他是朱元璋的爱子,顶多就是训斥一般,谁曾想他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对于这样的结果,朱元璋懊恼不已,但已经为时晚矣。后来他询问才知道,原来自己珍爱的儿子竟然会如此怨恨自己,而自己却未曾察觉。
其实他也明白,当初他之所以选择让达兰进入皇宫,也有一部分报复陈友谅的意思。
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自己对他们也不曾亏待,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为此非常生气的朱元璋处死了他的母亲达定妃。
朱榑相对于朱梓更大胆,聪明,凶狠一些。他在分封地无恶不作,毕竟天高皇帝远,再加上他的身份,当地的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母亲和弟弟离开之后,他更是生气,性格变得更加残暴,经历了两次罢免为庶民,最后惨死。
足智多谋的朱元璋,没想到会栽到一个女人的手里,他疼爱的儿子对自己怨恨有加,最终纷纷离世。
如果当时他没有产生报复陈友谅的心思,会不会就不是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