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战国的“雷神”立花道雪
创始人
2025-07-17 00:32:20
0

立花山城

故事要先从九州岛上的一座名为

立花山城

的城堡说起。

立花山城(たちばなやまじょう)

位于九州岛

福冈县

东部的一座日本城堡,位于海拔367米高的

立花山

上,传说此山是日本神话中创造天地的神仙

伊邪那岐

伊邪那美

所居住,因而成为其栖息的圣山,又名“

二神山

”。

顺便说下

伊邪那岐

伊邪那美不但是日本的创世神,恰好也是一男一女

,而且是人头兽身那种。类似中国神话里的

伏羲

女娲

805年

日本名僧

最澄

从大唐王朝进修佛法后归国,并于此山建立佛寺独孤寺,同时最澄将由中国带回的樒树种植于山中一个岩石旁,往后生的又直又茂盛。

山上后来开了许多的花儿,因此此山得名为“

立花

”。这就是立花山名字由来。

如果

伊邪那岐

伊邪那美

上诉这两位神仙真的存在,那立花山可以算作日本起源地。但是立花山所在的

九州岛极有可能是日本民族的起源地

根据中国古代史料

《魏志.倭人传》

记载看,日本历史上最早的政权

邪马台国

的位置很大可能在九州岛南部。据目前的日本考古结果显示,九州铁制品出土量压倒性的为全国之冠,以强大的武力做为后盾,才得以统领诸国。

战国时代立花山所在地方叫

筑前

,处于九州的最北方。东边是日本第一大岛

本州

,西边与对马岛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当时筑前的统治者是名为

大友宗麟(ōtomoSōrin)

,关于大友宗麟的故事下文会继续提到,现在继续介绍立花山城,顾名思义这是一座山城,由于立花山拥有七座山峰,每一座都有一部分城防设施,因此

立花山城

是一座不折不扣军事城塞。

立花山城是于1330年由当时丰后官员

大友贞宗(大友宗麟祖先)

建造的。山城建在海拔367米的立花山山顶,从立花山可以眺望到作为最重要的国际商业城市而繁荣的

博多湾

,这里与后来的

大阪

并列为日本最繁华的贸易港口。

立花山城世代属于大友家,但到1568年它却被东方来的强敌

毛利家

给攻陷了。如此重要的城池丧失对大友家来说无疑是巨大打击,大友宗麟当务之急就是夺回立花山城。

毛利来袭

此次来犯大友家是

毛利元就

,他被誉为“

日本谋神

”。

大友宗麟和毛利元就恩怨要从1557年说起,这年毛利家的势力扩张至整个中国地区。毛利元就与大友宗麟签定合约,大友家不干涉毛利家对周防、长门两地的攻略,令毛利家承认北九州(丰前、筑前)地为大友领有,并且不得侵犯。

但就在第二年1558年6月,毛利元就无视和大友宗麟的和约,派出自己的儿子

吉川元春

小早川隆景

率兵2万大军袭击了大友家的地盘。

因此毛利元就和大友宗麟从这年开始彻底决裂,并成为敌人,两个人在围绕争夺北九州展开了十年拉锯战。

期间双方在叫

门司城

的地方有过数次较量,这个门司城地处九州东北角,背靠

关门海峡

,大家都知道有个

《马关条约》

,该条约就是在关门海峡一带签署。

其中第四次门司城之战,大友宗麟从葡萄牙人那里借来大炮射击,

这是史料上记录日本最早的一次炮击

当然毛利元就的扩张方向不止九州的大友宗麟,还有东边的老对手尼子家。其实大友宗麟已经联合尼子家一同对抗毛利元就。即便如此,大友宗麟在和毛利元就的战争

大多数时处于下风

1566年,69岁的毛利元就吞并了尼子家所有地盘,此刻他掌握

八国

,悍然是西日本霸主。接下来他能够全身心投往西边去对付大友宗麟。

毛利元就以擅长挑拨离间闻名于历史,所以他对大友宗麟的小动作在这些年就没断过。1559年,毛利元就策反了所在古处山城的

秋月文种

反叛大友家。

大友宗麟派人镇压了秋月家叛乱,并且诛杀了秋月文种。但秋月文种的儿子秋月种实却逃到了毛利家。而且毛利家对他较为器重,并且毛利元就的长子

毛利隆元

还和

秋月种实

结义。

后来毛利元就和大友宗麟在幕府将军调停下一度停战,这期间秋月种实得以恢复家族领地,并重新开始发展起家族,但他已经和大友家已经结下杀父之仇。

毛利元就抓准这点不断支援秋月种实发展壮大,后来秋月种实也做出一些列挑衅大友宗麟的动作,比如大友宗麟有喜欢收藏名茶器的爱好。秋月种实就故意把大友宗麟喜欢的茶器买走,惹得大友非常不高兴。

休松惨案

1567年4月,秋月种实正式举兵向大友宗麟发起挑战。恰好九州另一个大名

龙造寺

也趁机入侵大友家西部。这还没完,大友家一名掌握战略要地的家臣

高桥鉴种

这时候也割据谋反。这下大友家陷入几面作战窘迫。

面对这种情况,大友宗麟派出他麾下最为得力的家臣

户次道雪

前去平叛。户次道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

立花道雪

。立花道雪是他后来的名字,当时他也不叫户次道雪,还叫

户次鉴连

。但为了人方便记得住,接下来我们就称呼他为

道雪

道雪比大友宗麟大17岁,他于1513年出生,家庭背景就是大友家的宿老家族。从13岁那年开始出阵,往后一直活跃于战场。就这么说,大友家的重要战役道雪基本都参加了,还击败过

毛利两川(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

道雪

的威名甚至从九州传播到了关东地区,

武田信玄

曾经以书信传达想跟道雪见面并且较量一番的意愿。

“鎮西に戸次道雪という者がいて、戦に秀れ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を噂に聞くが、一度戦ってみたいが互いに遠く相離れているため、残念ながらその戦技を競うことができない”(《浅川闻书》)

所以论军事实力道雪自然没得说。此外道雪还有一个名为

“雷神”

的称号,相传他年轻时一日在外被雷电所击中,所以成了瘸子。但因为大难不死被认为

雷神下凡

,故此得名。道雪也把他的佩刀命名为“

雷切

”。

但瘸腿也不影响道雪打仗,道雪战场上照样可以骑马,但晚上必须坐着轿子才能行动。

8月15日,道雪和副将

吉弘鉴理

等大友家将率兵2万人来到秋月种实所在的古处山城附近。

之后道雪下令全军进攻一座叫

休松

的城。在道雪指挥下,大友军就用了一天时间便攻下了休松城,破城时候发现该城城主早已提前自尽。

这只是战斗的开始,接着道雪命令全军分两队围攻古处山城。然而这次攻城战就没那么顺利了,不但古处山城是座坚城难以正面攻破。而且这里的秋月军竟然还主动出城迎战大友军。

两军竟然一日内连续激战7次,战况格外激烈,道雪还拿着他心爱的兵器亲自驶入阵中和敌军厮杀。大友军最终赢得了城外野战,将秋月军给打回城内。

而道雪明白秋月军主动出城不要命地与他们野战的原因,十年前秋月文种叛乱,正是他奉大友宗麟的命令前去镇压,并攻陷了古处山城。最终秋月文种等一族的人都被大友宗麟当反叛分子处死。

此刻道雪又奉大友宗麟命令去攻打秋月家割据古处山城,所以秋月种实非但没有畏惧战场闻名的道雪,相反还要向他复仇。

不过道雪判断这个秋月种实虽然决心坚定,可没听说过有什么厉害实际和过人之处,所以道雪没有将秋月种实当大敌看待,但依然没有轻视。

大友军接连又攻打古处山城半个月,但依旧没有什么进展。这时候大友宗麟那边传来毛利元就要率军入侵九州的消息,急忙下令道雪军队回师,道雪照做,全军便在9月3日那天开始撤退。

而复仇心爆棚的秋月种实等的就是这时,9月3日,他率领全军1.2万人分成4队追击。其中机动兵力就有8000人。

道雪很快察觉到秋月种实的强袭,他便开始战略部署,并组织名家臣

小野镇幸、由布惟信

(这两个人后来都是

立花四天王

)等人率领数百骑马武士为单位的部队开始反攻。

但依然招架不住蓄谋已久的秋月军,有一支2000人的部队一度杀向道雪的本阵,道雪的一个重要大将也被打死。但道雪使出疑兵之计迷惑了敌人,才使得其撤退。而前面派出的小野镇幸对秋月军反攻取得了一定效果。

接下来,道雪为了应对秋月军的夜袭,不让所有士兵脱下盔甲,不卸下马鞍,在枪上挂上火绳,随时做好了迎击准备。

到了9月4日半夜,这天晚上天气非常恶劣,暴风雨交加情况,秋月种实抓住机会再次夜袭,他率领2000士兵,冲向正在撤退的大友军队,并打破其两个阵,然后秋月军后退。

这次奇袭虽然造成伤亡不大,但使得大友军陷入了大混乱,本已经草木皆兵的大友军心情防线终于崩溃,还把身边人当敌军,开始相互残杀。

这次秋月军再次趁机骚扰,道雪冷静且迅速地应对着,他命令由布惟信、小野镇幸等人率军先去驱逐敌人,另一方面派大将绕后到秋月军背后进行奇袭。

在道雪和他的部下们艰苦作战下,总算将秋月军杀退,并且总算恢复了全军阵型。之后道雪为了报仇反攻秋月军,再次进攻古处山城,一阵攻打后才撤去。

但就在这次夜袭中,大友军全体损失400人,重要是许多部将和家臣阵亡,其中包括小野镇幸的父亲,道雪的弟弟以及其他50名在内的亲族也战死了。

道雪后面虽然成功地从休松一带撤退,但还是又遭遇过秋月军一次追击,并多少有些损失。

此战是为

休松之战

,以道雪攻克休松城但在撤退路上遭遇惨痛损失而告终。

战后大友宗麟亲自吊丧此战阵亡的大友军将士,并对秋月种实恨之入骨。

休松之战虽未彻底消灭秋月忠实,但也进一步遏制住秋月的扩张。就在此战前道雪也已将另个叛乱分子高桥鉴种给压制住了。

山城失陷

在毛利元就策划下,1568年2月

立花山城

的城主主

立花鉴载

受再次反叛大友家,并将立花山城打包送给了毛利。

这里为什么说又?因为早在三年前1565年立花鉴载就割据城池反叛,最终

道雪

奉大友宗麟之命将立花山城攻下,并俘虏了立花鉴载。大友宗麟念“

立花

”乃大友家重要家族才没将其斩杀,当然这里面更多是政治考量这里不多说。总之立花鉴载依然可以管理立花山城。

上期介绍了立花山城的历史,这里介绍下“立花”这个日本姓氏的由来。在日本中世纪,九州豪门望族

大友家的

大友贞载建造立花山城后,从此以这座城堡的名字“

立花

”作为姓氏。立花家就此成为大友家的重臣,也就是说立花家算是大友家支脉。

而大家熟知的日本战国名将

立花宗茂

以及今天日本的立花姓氏其实是和“立花”姓原来是没啥血缘关系的,很显然是过继过去的,这些我们后面再说。

就在1568年2月,立花鉴载再次反叛后,他麾下的两个家臣因为贯彻对大友家的忠义不支持立花鉴载的背叛,所以遭其杀害。后来这两个家族的人都投靠了道雪,这两个家族分别为

荐野

米多比

4月6日,毛利家大将

清水宗知

率领八千余名士兵前去支援立花鉴载。这个清水宗知的弟弟就是在丰臣秀吉水淹高松城期间在船上切腹的

清水宗治

立花鉴载跟清水宗知还联合了高桥鉴种等已经反叛大友宗麟的势力,共齐聚1万多人在立花山城。

大友宗麟得知立花鉴载再次谋反消息后,他很快再次派道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于是从4月24日开始,大友军3万人对立花山城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包围战。

到了7月23日,大友军再次成功克复立花山城。城破的立花鉴载只能带着十余人逃亡,他为了不落在道雪手里便只能自裁。立花鉴载的

死亡标志着当时立花家血脉已经断绝

而原来负责支援立花鉴载的清水宗治还企图夺下立花山城,并率军继续和道雪作战。双方经过几轮交战,在8月14日清水宗知被道雪给击败,他率领残兵败将逃回毛利领地。

就在道雪这边取得作战胜利时,另一边大友军于8月19日攻陷了古处山城,城破后

秋月种实

再次逃亡毛利那边。

此外大友宗麟还降服了另一个反大友势力,反大友势力可谓倒的倒,降的降。

在大好形势下,大友宗麟应该集中精力对抗东边的毛利元就来犯,以防毛利势力再次渗透北九州。但这时大友宗麟却将注意投向了西边的大名——

龙造寺隆信

下面介绍下

龙造寺家族

。首先历史上有次蒙古入侵日本即13世纪发生的

文永弘安之役

。当时一个叫

少贰

的家族作为地方将领在九州抵御蒙古入侵。

作为九州的名门望族少贰家后来在战国时代势衰,家主

少贰冬尚

被其家臣

龙造寺隆信

所逼死。少贰家便族流浪四方。

而少贰冬尚的弟弟少贰政兴流落民间,他向肥后、筑前等地方豪族求助希望他们帮助自己从龙造寺那里光复家业,少贰冬尚还向大友宗麟求助过。

大友宗麟为了独霸九州,于是打算以帮助少贰家的名义来遏制龙造寺隆信。

1569年正月,大友宗麟便率领大军向西进攻龙造寺。大军很快包围佐贺城,佐贺城危在旦夕。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毛利元就见大友家主力出征龙造寺。于是他派两个儿子

吉川元春

小早川隆景

率领4万人大军进攻大友领地,这次目标依然是

立花山城

4月15日,立花山城就深陷毛利大军的包围。就在被围城三天后,大友宗麟听取道雪建议,于是先跟龙造寺和谈,然后开始撤军回援。

因为毛利军的入侵,大友领地内又掀起一阵叛乱,过不多久,立花山城也失陷了。而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也早已在立花山城做好提防大友军反攻的准备。

这年毛利元就也已经

72岁

了,算是非常高龄了,就是现代社会不少人72岁能自己行走就不错了,还有甚者神志不清。此刻毛利元就仍还能指挥攻城略地。

这也说明他想在剩下光阴里再次扩大地盘。而北九州他已经和大友宗麟打了陆续十年,也是该有个结果了。

多多良滨

博多湾

(はかたこうHakata-kō),是今日福冈市的港湾。7、8世纪时遣唐使就从博多湾出发来到中国大陆。

13世纪

时,镰仓幕府武士便在博多湾激战蒙古入侵者。为了抵御蒙古入侵,镰仓幕府还在博多湾一带修筑了长长的防御工事——

元寇防磊

在1569年的5月5日,大友宗麟集结3万余人大军在博多湾集合。向北进发重夺立花山城。

但大友宗麟等人发现这次再夺立花山城难上加难,先不说对手早已做好准备。这回还有一个大麻烦摆在他们面前,便是一条名叫

多多良川

的河。

多多良川从箱崎码头的边界注入博多湾流流往大海,流路延长

17.4km

。渡河不困难,但多多良川却是个

潮滩

。人在潮滩只能勉强维持行走,更别说进军杀敌。

所以毛利军只要在多多良川以北松原一带用弓箭或者火枪居高临下狙击,就足够把大友军永远困死在河对岸。更别说接近立花山城了。

但这毕竟是打仗,不是想简单就简单的,没得挑选余地。大友军只好硬着头皮上了,5月13日大友军开始尝试渡过多多良川向北推进。

果不其然,对岸毛利军无情地将这次行动给粉碎掉。但大友宗麟没有灰心,他又下令军队发起冲锋。

从5月13日到5月18日五天时间,大友军连续发动17次渡河进攻,但都以失败告终。除了留下遍地的武士尸体,其他一无所获。

到此为止,大友宗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道雪身上了。如果道雪没有办法,那真的别无他法。

而道雪这时候动用他800人的

王牌火枪队

。大家知道火枪已经是日本战国时代士兵的主流兵器了,那么道雪的王牌火枪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这里不得不先提当时火枪射击步骤。第一步是士兵先将合适份量的火药倒入枪中。

这步最为重要

,如果士兵倒多了会火枪就会炸膛造成自己受伤甚至死亡。但如果火药倒少了,火枪就没有威力了。

第二步便是扣动扳机,向敌军射击。

一个熟练的士兵完成这两步需要60秒,这两个步骤就考验士兵的能力。尤其第一步士兵需要在有限时间精准计算出倒入火枪的火药量。

而道雪的火枪队有个当时大多数人没有的一个零件早込(早合),这个早込的作用就是提前将预算的火药量固定好,这样可以省去计算火药量的时间,早込也算是现代子弹的雏形。

简而言之,就是有了早込,道雪的火枪队射击可以直接跳过第一步,要知道战斗中每分钟都很宝贵。

5月18日,大友军第十八次进攻开始了。这次道雪亲自投往前线战斗。虽然潮滩寸步难行,但是大友军士兵自从有了早込,火枪射击速度比以往快了不少。

再加上此战渡河的大友军运用了道雪创造的“

三段式

”连续火枪射击战术,可以使得士兵们保持源源不断的射击。讲到这里是听上去和织田信长开创的

火枪三段击

差不多。

实际上在日本最早运用三段击战术的并非织田信长,早在这次多多良滨之战道雪就已经运用,这套战术比长篠之战还早了六年。

此时镇守松原一带的正是毛利军大将

小早川隆景

,作为毛利元就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智谋虽不及父亲和另外两位兄长,但在那个时代也算一流智将。

但在大友军的绝对火力面前,即便在高明的战略也没法奏效。小早川隆景的部队道雪三段击给大破之。挨了顿火力后小早川隆景被迫撤退。

就这样大友军在道雪指挥下终于渡过看似不可能渡过的多多良川河,并成功占据了河北的松原。

但立花山城仍被毛利两川占据着,而且此次渡河战斗大友军也损失不少,加上这次总共连续18次进攻了。大友军可谓强弩之末,也难以继续攻打城堡,大友宗麟和道雪只能跟毛利两川对峙着。

这时候大友宗麟另一名家臣提了个建议[毛利元就策反我们领地的人闹事,我们也策反他们领地的人闹事」。

上期文章介绍到毛利元就蚕食了大内家的地盘,于是大友宗麟将大内家族的

大内辉弘

送到原来属于大内,现在属于毛利地盘的

周防

,并资助他复兴大内家,说白了就是搞事情。

但毛利元就仍然不肯放弃立花山城,估计此刻他想只要再坚持一把就能把北九州拿下来,完成十年来的夙愿。所以一时没有顾及大内辉弘暴乱。

就这样毛利军继续赖在立花山城,直到10月份。

山中鹿介

为首的尼子家复辟势力在毛利地盘内事情越搞越大。毛利元就总算受不了了,他终于决定放弃在九州的战果,然后撤军!

这意味着毛利元就过去十年对大友家取得战果统统都要放弃,在九州的苦心运营也化为泡影。

其实一开始毛利元就也不想撤军,尽管后方越搞越大。但是他的儿子

吉川元春

小早川隆景

力谏下才选择撤军。最终毛利元就抽调吉川元春前去平定大内辉弘之乱,小早川隆景则负责垫后。

见毛利撤军,道雪决定发动追击。毛利军从撤退演变为溃退,这一过程损失了

3400人

。毛利军就以这样方式离开了九州。

此战是为

多多良滨之战

,以大友军胜利,毛利军失败告终。战后毛利不但放弃了立花山城,还放弃了先前占据北九州的所有据点。就这样毛利势力被彻底驱逐出了九州,大友家进一步奠定了在北九州的霸权。

还有人称多多良滨之战是16世纪九州最大规模的合战。多多良滨之战相对冷门,甚至在日本那边名气都不算大,毕竟人们焦点都在东国(本州岛东部)争霸那块,也就是织田信长、武田信玄等大名逐鹿。

像西国(本州岛西部、九州岛)这边,比如毛利、大友、龙造寺等大名争霸关注度实在不够。但事实上战国时代西国发生的战役同样精彩,而且战术水平相比东国甚至更高!

比如上面提到1569年时候九州地区就已经使用火枪三段击战术,比长篠之战还早了六年。这也不是奇怪的事情,毕竟九州岛最先引入火枪,所以也能把火枪玩出新花样。

这次系列文章主要背景就是日本战国时代西部大名的故事,当然主角是

立花家

多多良滨之战后,毛利元就没再领兵攻打过大友家,也没再亲自统领其他作战行动。因为身体真的老化了。而他已经将毛利家主位置传给了他的长孙

毛利辉元

所以多多良滨这场败仗成了毛利元就一生中

最后一战

,他输给了大友家,准确说是

“雷神”道雪

。道雪使得毛利家染指九州的霸业破碎了。

但就在1571年的夏天,毛利元就身体突然再次恶化,这次一病不起。

6月14日

,毛利元就病逝于吉田郡山城,

享年74岁

一个时代结束了;毛利元就病故后,小早川隆景雇佣了数百名僧人为父亲举办了盛大的葬礼法会。周边大名也纷纷派人吊丧,就是远在关东的上杉谦信也派人悼念。

大友双壁

多多良滨之战后,毛利势力彻底退出北九州。反大友势力也陆续被扑灭,如秋月忠实向大友宗麟投降。

高桥鉴种叛乱也被大友军平息,

岩屋城

宝满城

也于1569年战后夺了回来。大友宗麟将高桥鉴种驱逐出了高桥家,这样高桥家就没有家主了。

但大友宗麟仍需要有一位高桥家主,他首先选择了自己的重臣

吉弘鉴理

立花宗茂

爷爷

)。但吉弘鉴理当时也已经病重(1571年就去世了)。而吉弘鉴理长子

镇理

需要继承吉弘家业,所以只能由次子

吉弘镇信

入高桥家族籍。

吉弘镇信从此更名为

高桥绍运

,并成为

岩屋城

宝满城

的城主。这年他21岁。

处理完高桥家的事情,接下来是

立花家

。前面提到立花鉴载已经死亡。立花家也失去当主,大友宗麟也不希望家主空着,于是他希望得力重臣

道雪

入立花家族籍。

但是道雪却非常不愿意,因为立花家是叛徒,他非常不愿意享有这个姓氏。但大友宗麟毕竟是主公,在他再三恳求下,

1571年

道雪只能入籍立花家,从此他名为

立花道雪(TachibanaDōsetsu)

。道雪原来的家臣也都自然成为立花家臣。

就这样立花家和高桥家已经彻底脱胎换骨,两家依然是大友家坚定的侧翼。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两个人也是大友宗麟后半辈子最为重要的两个家臣,两人合称“

大友双壁

”。

立花道雪成为立花家主,搬到立花山城居住后,他依然瞧不上“立花”这个姓氏,据记载他一生从未自称过“立花道雪”。

自从多多良滨之战后,九州

九国

,大友宗麟就占据了

六国

,当之无愧九州岛霸主。此时大友家总

石高110万

,大友宗麟势力在日本仅次于织田信长、上杉谦信、北条家。甚至略超武田信玄和毛利辉元。

就在1570年,大友宗麟再次对龙造寺隆信发动战争,他派弟弟大友亲贞率领六万人大军进攻。而龙造寺仅以

5000人

迎战,但在龙造寺家将

锅岛直茂

统领下竟然奇袭击败大友军,并且阵斩了

大友亲贞

,锅岛直茂也一战成名。

但今山之战对大友家打击只是皮毛伤,但大友宗麟也并未深刻反省自己。尤其1571年老对手毛利元就去世后,大友宗麟开始日益贪图享乐,甚至开始横征暴敛。

某日,立花道雪招来京都有名的“

白拍子

”至立花山城中表演并举行宴会,大友宗麟因此至立花山城参加。

就在喝酒之时,立花道雪突然以悲伤的语调恳切的对大友宗麟说:

“现在我们的西边有龙造寺,南面则有岛津家;如果主公您不理会这强敌环伺的处境,继续沉迷酒色,将会辜负一众家臣对您的期望,而他们亦会离您而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回望百年,清朝末年那些达官显贵已然都成了一捧黄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黑白泛黄的照片也成了历史的...
原创 清... 说到慈禧太后,耳熟能详的人非常多,都知道这位太后掌权了很多年,那么为什么慈可以掌控权力呢?为什么没人...
原创 唐... 提起长寿之人,似乎过百就是奇迹了。可是您知道吗?在唐朝有一位奇异的僧人,竟然活了290岁,而他的故事...
原创 刘... 作为大唐立国功臣的刘文静,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功勋,却在建国第二年(大唐于公元618年建立,刘文静...
原创 张... 生活当中,当我们想要和一个人缔结兄弟情谊,就会想到曾经的桃园三结义那种三人之间互相出生入死的兄弟情。...
原创 溥... 1945年8月19日,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准备逃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俘虏。 他后来被押送到苏联赤...
原创 瓦... 1991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这年的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这个曾经与超级大国...
原创 为... 古代的中国非常的强大,文化也发展的非常昌盛,对周边的影响力很大。 有强大的国力,以及强势的文化,那么...
不要被电视剧骗了!真实的197... 在如今这个充满各种影视作品的时代,大家对历史的理解往往会受到电视剧的影响。但是,你可知道,电视剧中的...
原创 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女性地位一直远远不如男性,而且随着礼教束缚和封建思想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的女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