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的开端就是从大清朝开始的,这是我们唯一一个,能近距离接触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政权。自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以来,八大姓就是满洲统治者最为尊贵的姓氏。
清朝姓氏的第一尊贵者,肯定要数爱新觉罗了,因为这是皇家独有的姓氏,意味金子的意思,其他各旗主次之。这些在满洲拥有尊贵姓氏的人入关以后,逐渐开始变得腐朽,清代后期没落的八旗子弟就是这么来的。
而清朝灭亡后,这些数量庞大的皇族都去了什么地方?其实他们多数都从事了一个行业,现在依然很吃香。
入关后的心态转变
清军之所以能入关,是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如果李自成没有打进北京,清军入不了关;如果李自成不和吴三桂交恶,清军或许也入不了关;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的大门,清军还是入不了关。
但是历史就是这般巧妙,清军在多尔衮的统治下还是入了关,随后对各方割据政权逐个击破,最终完成了一统大业。不得不说,有的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没入关之前和刚刚入关的清军,都是有着很强大战斗力的,未入关之前他们征服朝鲜,入关后大败各路诸侯。到了康熙的时候,还能打败强大的葛尔丹;乾隆年间又收复了新疆;可是到了后期,战斗力就开始急转直下。
其实之所以减弱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天下已经安定了,所以不再考虑上进,并且严重的固步自封,因此,清朝开始江河日下了。
自道光年间起,清朝就开始有了外患。那时的清朝已经没有能力给那些数量庞大的世家子弟,足够的饷银了。因此,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长时间的不劳而获,已经让这些皇族宗亲早就忘了,怎么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去赚钱了。
尤其一些没落的贵族子弟,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愿意外出赚钱。就是饿着,也要维持自己那点可悲的尊严,最后死相凄惨的大有人在。还有一部分人则家业颇丰,靠着祖业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但是钱总会有花光的时候,没钱了以后,这些落魄贵族就会把先人留下的字画,拿出去卖钱。他们经过百年的联姻,各世家贵族已经是盘根错节,还和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他们手中有不少珍贵的文物,没钱花就索性把这些东西都拿出来卖了。众所周知,文物在国内外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所以凭借这个,他们还是能收获一笔钱财。
而这些人都是一些没有耻辱心的皇族成员,也不全是这样,还有一些皇族是有些想法的。那个时候国家积贫积弱,他们都见到了洋人是怎么欺负大清朝的子民的,有些人就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国外学习知识。
不得不说,这部分人的结局大多都还是不错的,回国后也都有一定的建树。或许他们的老祖宗看到,大部分后人在他们入关后如此不上进,也会心生怒火吧。
生活所迫再谋出路
随着清王朝逐渐腐朽,他们的丧钟也敲响了,那些落魄的皇族子弟,连最后一丝尊严也难存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离开了帝位,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制度被推翻了。
清王朝覆灭以后,那些八旗子弟也化作鸟兽散了,但是还有一些人贼心不死,寄希望于大清有朝一日再次复国。终于有一天,日本人找到了溥仪,这些遗老遗少以为机会来了,都跟着溥仪跑去了长春。在那个伪满洲帝国,他们再次做起了恢复昔日荣光的美梦。
但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伪满洲国是日本为了侵占中国东北,扶植起来的傀儡政权。这些清朝皇族包括溥仪自己,也只是任人摆布的玩偶而已。他们对当地的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压迫,一些有良知的皇室宗亲实在看不惯这种行为,就离开了伪满洲国。
溥仪没有阻止那些离开的人,因为他也看明白了,日本人根本不会给他任何尊重。他只是一个签字的机器而已,背后主政的都是日本人。溥仪也想逃离,但是他的自由被牢牢的控制着,哪都去不了。
至于那些腐朽的遗老遗少,他们还是期望着奇迹能够出现。只要溥仪还在皇帝的位置上继续坐着,那最起码他们自己的生活还是能保障的,对于他们来说,尊严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溥仪带着一部分人去长春后,还有一些皇室成员并没有跟随而去。他们有些留在北京,有一些去了别的地方,不过很多人都改了名字。毕竟他们昔日也没少做搜刮百姓的事情,此时大清这个大靠山倒了,他们自然也是怕被复仇的。
尽数投身商海
这些散布于全国各地的皇室宗亲,有的拉起了黄包车,有的则选择了经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经商的人越来越多。
而在那个年代,选择经商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一些落后的旧礼教还没有被彻底清除,经商是被人鄙视的,有些人宁愿饿死也不愿去经商。可想而知当时有多么的看不起商人。
但随着经商的皇族后裔生活越来越好,许多人都去投奔他们。因为要想活下去,就一定要吃饱饭,而经商可以满足他们吃饱饭的要求。
结语
后来,这些人也混出了一定的名堂,当时那些没有跟着溥仪走的人,尽数都选择了经商。时至今日,还有很多清朝皇室后人活跃在商业一线。
清朝已成过去,如今的生活是平等自由的,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时代的一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