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为何多产“奇葩”皇帝?看懂它的权力分配模式就明白了
创始人
2025-07-16 18:02:56
0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历12世16帝,国祚276年。

提起明朝皇帝,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皇帝多“奇葩”,所以一个相当黑暗的时代。诸如明宣宗朱瞻基好斗蟋蟀,被人戏称为蟋蟀天子;明世宗嘉靖帝是如同宅男一般躲在后宫多年不上朝,一心想要炼丹得长生;明神宗万历帝则是怠政三十年之久,是有名的旷工皇帝;崇祯帝的哥哥天启帝朱由校,则是好木工活,被人戏称为木匠皇帝。

明朝还有两个在位时间很短的皇帝,分别是十月天子明仁宗朱高炽、一月天子明光宗。顾名思义,这两位皇帝前者在位十个月,后者勉强在位一个月,一个朝代出了两个在位如此短暂的皇帝,是的确少见。

那么明朝皇帝为什么多产“奇葩”呢,今天宋安之具体来说说。

关于这个问题,宋安之其实很早以前就比较疑惑,看得别人说的是头头是道,觉得貌似很对,却又很片面,如果明朝皇帝大多都是“奇葩”,怎么可能延续了276年之久呢?

因此大致了解明朝历史以后,个人认为明朝皇帝之所以大多是“奇葩”,与它的制度有很大关系,说通俗点就是与他的权力分配及其运行模式有着很大关系。

明朝的权力分配运行模式,可以称之为“监(司礼监)、阁(内阁)共理国政”模式。

一、先来说说这个奇特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以后,这位出身于布衣,落魄时甚至乞讨过,最终历时15年就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是相当的有手段,在洪武十三年,借着胡惟庸案,杀了丞相胡惟庸,是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直接统帅六部,可谓是在制度上大大的集中了皇权。

朱元璋虽然通过废丞相制大大集中了皇权,但原先丞相负责的大部分政务都转移到了皇帝身上,可以说工作量大为增加。

明太祖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以后有多忙呢?

有人根据《明太祖实录》特意统计过,在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整整8天内,各部门的奏札一共是1660件,其中涉及的具体政务有3291件;平均算起来的话,朱元璋每天要审批多达207份公文,处理的具体政务超过411件,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

有着如此恐怖的工作量不说,朱元璋还明确立下祖制“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也就是不允许后世之君再设丞相,大臣也不许提这个事情,谁提就重刑伺候。

虽然朱元璋留下这么个祖制,但后世皇帝并非都是他这样的猛人,面对巨大的工作量也是力不从心,所以虽有祖制在,不敢再设丞相,但换了另一种方式来协助自己处理政务,那便是明成祖朱棣时期正式设置内阁。

内阁刚开始的性质,也就是类似于皇帝秘书班子的存在,在仁宣时期开始权重,随着后续发展,是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内阁首辅被称之为相。

内阁有着票拟权,权力越来越大,皇帝自然不放心,于是后来又扶持太监势力,以司礼监来制衡内阁,而司礼监太监有着批红权,两者是互相牵制,而皇帝居中。

二、再来说说监、阁共理国政对于皇帝的好处

以大方向来看,这个模式的好处在于司礼监与内阁互相牵制,而皇帝居中调节,不至于出现大权旁落的情况。

以具体来看,内阁的票拟权在于,奏章上的政务内阁大臣过目以后,可以将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贴在奏章的封面,然后上奏,一般能入阁的大臣,都是有能力,并且皇帝认可之人,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按照内阁意见来批答奏章。

而皇帝批答时是用红笔的,是为“批红”;后来随着时间发展,皇帝往往是将批红权力下放到自己的亲信太监手中,不是大事,基本上都由太监代行批红权。

这样来看,一般政务由内阁来处理,但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皇帝用红笔批示以后,才可以一锤定音。而批红这个权力,后来皇帝又让太监来代行,这样一来,皇帝不怕大权旁落,还相当轻松;也就是说除非那种必须要让皇帝拍板的大事,一般皇帝如果想偷懒的话,日常政务完全可以通过内阁和司礼监处理了,大事又不是天天都有。

而皇帝一旦自由时间多了,自然也就喜欢搞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诸如明宣宗朱瞻基喜欢斗蟋蟀,天启帝朱由校喜欢搞木匠活,人家不是专门荒废朝政搞自己喜欢的活动,而是的确有这个时间偷懒。

而且利用自由时间玩点自己喜欢的,似乎不必大写特写的放大批评吧,甚至以此认为是“奇葩”皇帝,以此认为明朝是一个黑暗时代吧?

像明宣宗,虽然好斗蟋蟀,但也是一代明君,他与父亲明仁宗创下了仁宣之治,堪比文景之治。也曾微服私巡过,骑马看见农民耕地,自己下马问了问农事,又专门体验了一把干农活的感觉,结果没干一会就累得气喘吁吁,对左右说道我才干了一会就累得不行,更何况他们一年到头都要劳作呢,然后又下令赏赐农民一些钱财。

史书是这般记载的:“三月戊申,道见耕者,下马问农事,取耒三推,顾侍臣曰:「朕三推巳不胜劳,况吾民终岁勤动乎。」命赐所过农民钞”。可以说这是明朝唯一一个微服私巡过的皇帝,而前些年影视剧中沸沸扬扬的康熙、乾隆微服私巡记,其实在历史上压根没这回事的。

所以客观来说,明朝皇帝为什么多“奇葩”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的权力分配及其运行模式,注定了皇帝有着很大的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多了,自然都是各凭爱好,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皇帝也是人,也有着不同的爱好,只要时间允许,自然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而明朝皇帝的这些行为,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口中,就变味了,成为他们放大,大写特写的一个题材,不惜以此片面之词来否定明朝皇帝的整体作为,甚至以此认为明朝是个黑暗的朝代,实在是说不通。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同样一个人,进入富士康等地方上班,每天都很忙碌,肯定没什么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打台球,去旅游什么的,难得的休息时间也是睡懒觉为主。而去一些轻松公司上班,休息时间充足,精力充沛,肯定会在双休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时间充足,所以我们不能单纯揪着一个人玩与不玩来评价一个人吧,比如这个人工作轻松,休息时间多,没事去玩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以此认为他就是玩物丧志,那样岂不是一叶障目,大错特错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回望百年,清朝末年那些达官显贵已然都成了一捧黄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黑白泛黄的照片也成了历史的...
原创 清... 说到慈禧太后,耳熟能详的人非常多,都知道这位太后掌权了很多年,那么为什么慈可以掌控权力呢?为什么没人...
原创 唐... 提起长寿之人,似乎过百就是奇迹了。可是您知道吗?在唐朝有一位奇异的僧人,竟然活了290岁,而他的故事...
原创 刘... 作为大唐立国功臣的刘文静,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功勋,却在建国第二年(大唐于公元618年建立,刘文静...
原创 张... 生活当中,当我们想要和一个人缔结兄弟情谊,就会想到曾经的桃园三结义那种三人之间互相出生入死的兄弟情。...
原创 溥... 1945年8月19日,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准备逃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俘虏。 他后来被押送到苏联赤...
原创 瓦... 1991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这年的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这个曾经与超级大国...
原创 为... 古代的中国非常的强大,文化也发展的非常昌盛,对周边的影响力很大。 有强大的国力,以及强势的文化,那么...
不要被电视剧骗了!真实的197... 在如今这个充满各种影视作品的时代,大家对历史的理解往往会受到电视剧的影响。但是,你可知道,电视剧中的...
原创 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女性地位一直远远不如男性,而且随着礼教束缚和封建思想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的女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