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秦朝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它奠定了未来数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
对于秦朝二世灭亡,后人往往将最大的灭亡帽子盖在胡亥和赵高头上,从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扶苏为人仁”,可以看出扶苏是一个文武双全、敦厚的人。
从国家来看,似乎李斯会扶立胡亥,那如果扶苏继位,会不会结果会大不一样呢?
思想不同道路亦不同?
公元前212年,书生侯生和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愤怒,于是命令御史逮捕并审问所有的儒生。
儒生们相互告发,秦始皇焚毁书籍、坑害亲自判处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把他们全部送往咸阳活埋。
并且以此宣扬,让更多的人知道此事。因此可以看出秦始皇的专政制度,有着深深的法家思想,与扶苏的隔阂也注定产生。
扶苏反对父亲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措,扶苏的为政倾向,一为集黔首以安天下,二为容孔子以抚士人,向秦始皇多次进谏说:
“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还没有聚合起来,书生们读的都是孔子的圣贤书,而今陛下却用如此严厉的方法来处置他们,臣担心百姓会因此不安。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件事情。”
扶苏在国家治理中主张在法术中包容儒家思想,主张包容读孔子书的士人,支持儒家思想的传播,并以此稳定天下士子之心。
俗话说忠言逆耳,尤其是自己的儿子的忤逆之言,让他明白仁慈有时也是一种不必需要的软弱,因此秦始皇下令将他发配边疆。
扶苏李斯思想背道而驰
从当时的秦朝来说,皇帝一直对天下实行法家思想,而当时的扶苏则有着儒家思想。
扶苏对皇帝一直是直言进谏,从不考虑皇帝的颜面,要知道皇帝是一个十分自我、傲慢的人,扶苏的话不得皇帝的心,被秦始皇发放到边境抵御匈奴。
而今秦始皇东巡途中病倒,发信让扶苏归,但却被赵高一起拦住书信,联合李斯扶持胡亥。李斯效忠皇帝多年,为什么要背叛皇帝呢?
李斯与扶苏的思想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扶苏一贯的思想理念就是涵养民生,对六国以礼相待,用怀柔政策来安抚六国遗民,化解他们对秦国的仇怨。
可以说是一位十分仁厚的皇子。但是丞相李斯的思想理念却更追崇法家,主张以强硬的铁腕手段治理国家。那么这样思想理念不同的两个人在一起合作是无法很好的治理一个国家的。
他害怕在扶苏继位后逐渐让他远离朝廷中心等,扶苏继位,思想观念不同,即使身为宰相,也只会是空有抱负,无法实现,只能联合赵高扶持胡亥。
同时因为秦始皇信任蒙恬将军,所以扶苏在边疆中,与蒙恬将军十分交好,蒙恬将军也十分支持扶苏,如果扶苏成为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斯的权势地位必然受到动摇。
李斯不仅不会得到太多好处还会受到蒙恬的排挤,宰相之位也难以维持。这对李斯来说很有可能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有可能还会背负骂名。
为什么扶苏支撑不了秦?
扶苏曾数次劝阻秦始皇,表示“诸生皆诵法孔子”,指责秦始皇“皆重法绳之”,而只能说明扶苏对国家安定巩固的敏感度很低。
当时法家盛行,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儒家治国只会降低军功贵族的地位,剥削他们的待遇,军功贵族自然不会答应。
当时的秦朝军队,高度紧绷,依法严明,皇帝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照例行事。如果他上位一旦放松,可能不会缓和秦朝当时的复杂矛盾,更会让当时岌岌可危边缘的秦朝行政体系瞬间崩塌。
当时的官员就是照章办事,依法令管理,如果儒家思想盛行,相当于砸他们的饭碗,自然不会同意他的上位。
扶苏虽然性格温和仁爱,但是对他的父亲是盲目崇拜的,甚至性格上是懦弱的。
对于假圣旨,蒙恬看出诏书绝对存在问题,蒙恬曾劝慰他带领军队夺回政权,推倒胡亥政策,只是不知为什么,扶苏却坚持自刎,还说:“父亲赐死儿子再正常不过,他或许是担心我拥兵造反。”扶苏没有丝毫的犹豫,草率自刎。
可以在当时的风雨飘摇的时代,扶苏面临的是一个战火不断的大秦,而以他懦弱的性格,是对于当时的平乱完全不利的。所以即便秦朝的皇位落到扶苏的手上,大秦一样会灭亡。
扶苏的脑子也是一定愚笨的,从他接收到赐死以来,他没有想过不服,没有在当时带领着蒙恬带领着三十万大军推翻胡亥政权,以他当时的实力来说是完全可以的。
从秦始皇把他发配边境起,他完全看不出去秦始皇的良苦用心,死脑筋。在当时他上位,对当时的官员以及军官来说,是完全没有好处的甚至还有坏处。
对于当时来说,即使扶苏上位,依照他的性格来说,也压不住六国贵族遗民,大秦依然会灭亡。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疆土,但并没有真正地统一人心,一旦秦始皇的势力有所减弱,就一定会出现反弹。而且,秦始皇时期过于专制,百姓们被压迫的太狠,最后一定会适得其反。
如果这封圣旨及时的传递了出来,由扶苏继位那么秦朝的命运就会改写。如果扶苏率三十万大军打回咸阳也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但历史的洪流绝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秦二世而亡的历史使命始终不会改变,历史就是历史,有时候的偶然结果藏着必然。历史上从来没有如果,扶苏终究是没有机会坐上皇位。而其实纵然扶苏上位,也不见得会改变什么。
公子扶苏以他温厚纯良、仁义忠孝为底色反衬出他更加色彩浓烈的悲剧人生。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给后人带来了不尽的叹息,或许这也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