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齐鲁大地就是人杰地灵之地,那里民风彪悍,习武成风,正是这个原因,让山东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名将。
一、春秋战国时期
1、兵圣孙武,山东惠民人,有着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师等称号,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更是无数兵家之人所信奉的圣典,即使到了现在,这部巨著也毫不过时。
2、吴起,山东曹县人,战国著名军事家,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武。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3、孙膑,山东菏泽人,是兵圣孙武的后代,起初被同窗庞涓陷害,以至于无法直立行走,而后被齐国人相救,得以逃脱升天,为了报恩也为了复仇,帮助齐国两次大败庞涓,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4、蒙恬,山东蒙阴人士,秦国名将,秦一统六国后,率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失地,并修筑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为人们的交通和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楚汉至三国时期
1、彭越,山东菏泽人,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2、陈汤,山东衮州人,西汉名将,汉元帝时,陈汤率部攻杀匈奴单于,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
正是有了这件事,汉元帝才能有了与匈奴和谈的砝码,也正是借着这个机会,汉元帝派昭君出塞,结束了与匈奴百余年来的冲突问题,这种友好关系也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而这一切,陈汤是当之无愧的首功。
3、诸葛亮,山东临沂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以及发明家。
原本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而后在刘皇叔的三顾茅庐下所感动,终其一生要帮助皇叔统一天下,可惜最终也没能如愿。
4、于禁,山东泰安人,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熟读兵法,深明韬略,为人坚忍忠义,深受曹操信任。
三、魏晋至隋唐时期
1、王猛,山东潍坊人,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出身贫寒,隐居山林,而后被前秦皇室发现并重用,为前秦统一北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王镇恶,山东昌乐人,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年少好读兵书,与其祖父十分相像,而后被东晋中军将军刘裕赏识,自此平步青云,后来亲自率军覆灭后秦。
3、秦琼,山东济南人,隋唐名将,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4、程咬金,山东东平人,隋唐名将,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6、李勣,原名徐世勣(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山东菏泽人,隋唐名将,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四、宋明与民国时期
1、辛弃疾,山东济南人,南宋抗金名将,他出生时,北方已经尽陷金人之手,以至于他幼年一直在金人的铁蹄下生活着。
21岁时,辛弃疾参加起义军,开始抗金大业,往后余生,辛弃疾为了抗金大业可谓是鞠躬尽瘁,然而天不遂人愿,辛弃疾一生努力,最终也没能如愿,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2、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他出身勋贵,但自幼便熟读兵书,精炼武艺。
也正是因此,他才能以勋贵出身,立下赫赫战功,扫平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之后,又率军镇守北方,保障了北方疆域的安全。
3、洪振海(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中的老洪),山东滕州人,铁道游击队第一任大队长。
年少随父亲在铁路谋生,因此练就了一身超凡的本领,人称飞毛腿。
长大后为了抗击日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后发动铁道工人在微山湖一带成立了抗日武装,为抗击日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英雄却没能坚持到抗战胜利,仅在1941年就牺牲在了日寇手中。
4、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张自忠,山东临清人,他年少丧父,但仍坚韧不拔,刻苦学习,而后参加革命,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毕生目标。
1940年5月,枣宜会战爆发,张自忠率领的74师,也遭到4倍于他的日寇包围。
74师军官们劝说张自忠突围离开,可他却说:“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还是走了,这次我张自忠,不走了。”
最终,英勇牺牲在战场上。
5、赵登禹,山东菏泽人,抗日名将,喜峰口战役中,他率部砍杀了五千多名日军,杀的日寇闻风丧胆。
6,李玉堂,山东东营人,著名抗日将领,泰山军军长,长沙会战中一战歼灭6万日寇,并写下了绝笔信,誓与长沙共存亡。
最后,虽然没死在战场上,却倒在了国民党当局的屠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