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武昌炮火的响起,民主的旗帜推翻了陈旧的清朝统治,于1912年清帝下诏,宣告了清朝的正式灭亡,历史的进程终将告诉人们真理,正如同清朝的灭亡也告诉着人民,封建的旧统治阶级,压迫人民奴隶人民终将自取灭亡,回顾整个清朝的灭亡史,不难发现,绕不开一个关键的人物—慈禧太后,也许正如同曾经的叶赫那拉氏首领金太吉说到的一样,他的子孙儿女终究会有一人,将爱新觉罗也就是清王朝的皇权推翻,慈禧(叶赫那拉氏人)成为了冥冥之中,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那为何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起整个过程了,清咸丰二年,咸丰皇帝迎娶了一位叶赫那拉氏的兰贵人,此人一进宫,皇宫的香火好像一下子变得极其单薄,堂堂王朝三千后宫,竟然没有一个人生下皇子,这个对于王权的巩固和香火传承来说是极其不稳定的状态,幸好这位兰贵人后来为咸丰皇帝诞下唯一皇子载淳,因此被加封为懿贵妃,而这位懿贵妃便是今后的慈禧太后。
而在咸丰之前,历代清王朝的皇帝都是子孙满堂,即便是他的老子道光皇帝也是生下了足足19个子女,唯有他香火单薄异常,甚至连后续的三位皇帝直接就绝后了,不得不过继醇亲王之子来当皇帝,这也是间接导致皇权被慈禧独断专权的原因之一,甚者有谣言传因为清朝是因为近亲结婚才导致生育的问题的,这个说法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慈禧奢侈无度,无知且愚昧的统治成为了压死清王朝最后的一根稻草却成为了现实。
清王朝覆灭的百万残部去向
后来,清王朝覆灭了,但是依旧存留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清王朝的残部应该如何处理,后来的北洋政府,第一个就是分出汉满两族的士兵,满人大部分被要求遣散,而汉人加入北洋军中,继续为国效力,但是从史料中找寻,竟然发现还有一支足有百万的清军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知去向,直到1987年的时候,才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这支部队得先从鸦片战争后说起,清朝腐败无能,在鸦片战争后丢失了香港这片土地,被英国人占领,而当时的九龙还是属于清王朝的统治范围的,而作为两地通行的咽喉要道,清王朝不得不派重兵把守,而这支军队便是上文所述的清王朝残部。
那要说起清王朝没灭亡还好,大家混混时间过下日子,也能生活,但是清王朝一灭亡,这些人就尴尬了,很多人其实还是思乡心切,选择回去生活,但是还是有一些人选择留在了九龙,这些人后来统计大概是有五万余人。本想着留在异乡当故乡,开始新的生活吧,但是没想到洋人却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
保家卫国
当时,是在清王朝刚刚灭亡,英国人想趁着新旧交替之际,一举拿下九龙,只要拿下这片咽喉要地,后续就可以为所欲为,继续侵略中国了,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此处竟然还有五万的清军在此停留,他们重新穿起了盔甲和战袍,跟侵略者做抵抗,单单敌我武器实力相差实在太大,边打边走,撤退到了九龙城寨之内,由于地势较高,街道杂乱无章,有利于开展游击,因此顽强地抵抗住了英军的进攻。
时间一久,各方的舆论和压力迫使英国人放弃了继续攻打的念头,但是九龙城寨却被孤立了起来,别逼无奈之下,这些士兵只能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而这一生活便是75年,慢慢地,他们也被人们遗忘了。直到后来,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宣告了九龙城寨的结束,准备拆迁了,人们才发现了这支百万清军的后裔依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依旧保持着编制和军队制度,直到这份宣告的签订,这支生活了长达75之久的清军残部终就宣告解散。
结语
虽然在后世很多人看来,九龙城寨鱼龙混杂,一度成为犯罪者的天堂,但是确实也不能否认,他们也曾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过,即使我们曾经生活在不同的地区,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有着相同的家国情怀和信仰,那就是誓死抵抗侵略者的精神,山河疆土,寸步不让!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朝歌光阴”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