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妃子为何会在脖子带一个“白布条”,主要是为了方便皇上
创始人
2025-07-15 19:02:21
0

电视剧《甄嬛传》里,一共提到了24个嫔妃,而上过皇上龙床的也有11个,陈建斌就躺在床上,变换各种姿势,等着把一个个“妃子”抬上床。

每换一个人,他就要问一遍问:“你是谁?是妃子还是答应?”光记人名,就让陈建斌头疼了两个月,那么,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他们是靠什么记住嫔妃的呢?

在清宫剧里,无论高贵的妃子还是低微的5宫女,她们都会带一个“白布条”,这东西看上去华而不实,既不保暖,又没有实用,那为什么还人人都要戴呢?当然是为了方便皇上。

满人在入关以前,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女子和男子一样擅于骑马,为了方便,她们的着装简便,配饰极少,大多都是没有衣领的样式。

自从入关以后,受汉文化的熏陶,女子变得越来越保守,露脖子这种行为被视为不端庄的表现,于是,就有了这种“白布条”的出现,来弥补服饰上的不足。

这种布条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龙华”,可绸,可丝,可绢,宽两寸左右,长两尺,将其中一头塞进衣领里,另外一头自然下垂。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龙华还是一个彰显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像地位比较低的宫女,一般只能佩戴没有任何花纹的纯白龙华,地位稍高一点的宫女,龙华会长一点,但依旧不会有花纹。

嫔妃们的龙华就各有特色了,她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绣上图案,不同的地位,对应图案也各不相同,地位越尊贵,花纹就会越复杂,龙华也越精致。

作为后宫之主皇后,她的龙华一般会绣代表高贵的牡丹,在《甄嬛传》里,甄嬛就用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话,奉承过皇后,也得罪了华妃。

比皇后更高级别的太后一般不用这些花花草草,而是比较稳重的“福”“寿”等吉祥字,比皇后级别低的妃子就不能绣牡丹这样的花纹了,她们只能用像梅花、菊花、兰花这类比较素雅的纹饰。

作为日理万机的一国之君,忙于政事就已精疲力尽,在面对后宫佳丽三千时,龙华就起到了辅助作用,用来方便皇帝区分嫔妃的等级。

除了花纹,还有颜色的讲究。就拿正红色来说,除了正宫皇后能穿,其他人都不敢,即使慈禧那么跋扈,在慈安太后面前,她从来不敢穿正红。

随着清朝的落寞,代表身份的龙华在清末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固定的衣领,一个看似朴实无华的“白领”,竟藏着如此严苛的尊卑秩序。

《甄嬛传》作为十年内无人能超越的宫廷剧,无论剧情还是细节,都值得反复观看,剧中每个妃子的跌落、崛起,都在传达着那个年代,女子的悲哀。

能在那个人情薄凉,权势至上的宫里,能成为人上人的女子,必定是不忘初心,心存至善,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回望百年,清朝末年那些达官显贵已然都成了一捧黄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黑白泛黄的照片也成了历史的...
原创 清... 说到慈禧太后,耳熟能详的人非常多,都知道这位太后掌权了很多年,那么为什么慈可以掌控权力呢?为什么没人...
原创 唐... 提起长寿之人,似乎过百就是奇迹了。可是您知道吗?在唐朝有一位奇异的僧人,竟然活了290岁,而他的故事...
原创 刘... 作为大唐立国功臣的刘文静,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功勋,却在建国第二年(大唐于公元618年建立,刘文静...
原创 张... 生活当中,当我们想要和一个人缔结兄弟情谊,就会想到曾经的桃园三结义那种三人之间互相出生入死的兄弟情。...
原创 溥... 1945年8月19日,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准备逃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俘虏。 他后来被押送到苏联赤...
原创 瓦... 1991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这年的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这个曾经与超级大国...
原创 为... 古代的中国非常的强大,文化也发展的非常昌盛,对周边的影响力很大。 有强大的国力,以及强势的文化,那么...
不要被电视剧骗了!真实的197... 在如今这个充满各种影视作品的时代,大家对历史的理解往往会受到电视剧的影响。但是,你可知道,电视剧中的...
原创 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女性地位一直远远不如男性,而且随着礼教束缚和封建思想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的女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