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组由外国传教士雒魏林在晚清1865年拍摄的老照片,彼时正是清朝慈禧太后治下,雒魏林在清朝传教期间不但大力建立教会,而且四处为穷人行医治病,老照片中的晚清旗人女子美丽清秀,神情紧张的衙门信使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这张老照片中蹲在地上休息的信使乃是往来于清朝衙门和外国驻华公使馆,或许是送信途中疲惫辛苦,所以他忍不住在繁华热闹的街头蹲下来稍作休息,其神情紧张的样子略显心酸。
图为晚清1865年俄国驻华公使馆里的女子旧照,老照片中的旗人女子梳着两把头的独特发髻,从其穿着打扮和资料备注,应该是在晚清时期于公使馆里从事后勤管理之类的工作。
这是晚清1865年街头常见的锔碗的匠人,古代百姓用坏的器皿都不舍得丢弃,通常会在街头找一个锔碗修理使用。其具体的锔碗方法则是将破碎的器皿拼起来,打上锔钉,然而在裂缝处涂上白色灰膏进行牢固修补。
图为晚清年间北京街头修脚老照片,古代修脚通常是帮人去老皮或者修理脚指甲,甚至还会走街串巷帮人治理各种脚步疾病,算是清朝时期人们最常见的小匠人。
这是晚清1865年一位教书先生的留影老照片,古代读书先生喜欢穿青布长衫,身形消瘦而清俊,可谓是谦谦君子温如玉。见惯了晚清时期穷人们生活的状态,像这张老照片中温文儒雅的教书先生亦是让人眼前一亮。
下一篇:原创 朱元璋为何血洗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