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在南国广州,发生了两件似乎不想关联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洪秀全到广州应试,第四次落榜,回家就气得把孔子的像也砸了,于是从这天起,再也不信这破玩意儿了,改信上帝教了;第二件事情是,两广总督祁某奏请开制器通算一科,被皇上给驳回,一气之下,撂挑子不干了,回家养老。两件事情都与科举有关。当时,大清朝的国运系于科举一线。
洪秀全,充其量是个被科举制淘汰下来的小角色,没有想到的是,他振臂一呼,却成了掀天揭地的大人物,一个四次落榜的书生,在绝望中认为上帝能拯救他,那种如释重负的快感,绝非柳暗花明能形容的,而是一种绝处逢生和感觉。
在金田起义之前,洪秀全一直是出思想的,大都是没有抛头露面,他是躺在胡一晃的家里,那时他自己叫做“避吉”。而他的另一名伙伴叫冯云山,他倒没有这种政治灵感,从根本上来说他还是个儒生,骨子里面还是受着儒教的约束。所以,开始的时候,洪与冯的分工,严格来说,洪秀全出的是思想,而冯云山是执行者兼组织者。
这个时候,从本质上来说,冯云山是一把手,因为当时洪秀全是从老家来这里投靠冯云山的,而且洪一直是这个地方的主角,大家也都听他的。那么,洪秀全到底是如何反客为主。本来从老二变成一把手的呢,这就是他的权谋开始起作用了。
洪秀全作为一个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人,却顺利地登上了一把手天王的宝座,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么,洪秀全是到底如何上位的呢?
他的上位采取了以下几大步骤:
第一步、早在金田起义之前,其实洪秀全是去投靠的,但他却利用冯云山被捕去坐牢这个机会,起用了自己的左膀右臂萧朝贵和杨秀清,采用了一种当地流行的民间的神仙附体的那种“降僮”术,即巫术,以凡人代神仙这把戏,将冯云山排挤出这个天兄天父下凡的圈子,但人家冯云山是正是君子,即使在出狱之后,被人排挤他还不知道,照单全收。
第二步,依靠萧朝贵和杨秀清两人,不惜以巫权确认其教权的合法性,在天国初期,慢慢就形成教权是由天父、天兄、天王三权分立,而以天王来代理。政权是五王共和,冯、杨、萧、韦、石都有自己的实力,唯独洪秀全没有,故政教分离,洪秀全的地位虽然高,但是,没有实力,哪来实权?他就开始使用改革。
第二步,洪秀全想从教权进入政权,便拉拢杨秀清,不实行政教合一,先从教权内排除萧朝贵,使教权从三权分立,政权从五王共和,同归于二王分治,在二王分治的格局里,洪秀全就成了宗教领袖和国家元首,取得了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权,而杨秀清则在教权上保留了代天父立言的身份,在政权上节制诸王。这就是为什么太平天国政权自有平山登基之后,还要有永远建制。平山登基,确立了三权分立和五王共和,而永安建制则以二王分治打破了这一格局。
平山登基以三权分立排挤了冯云山,永安建制以二王分治排挤了萧朝贵,此二人者,一为洪秀全老友,一为杨秀清老友,洪杨合谋排挤了老朋友,本来,二王分治,一掌教,一掌政,也能共和,可政教合一后,权力交叉,洪执掌教权杨却能代天父立言,杨执掌政权,却须奉洪为天王,两人分庭抗礼,而天王示弱,东王用强。东王不仅在政治上将天王挂起来,在教权上,还常以天父下凡占据上风,甚至以天父名义棍责天王。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就是这种体制,同时埋下了失败的伏笔,因为此后的天京事变也就是这一体制所造成的。也为太平天国的内讧而走向失败的起因。
其实,上面更多体现洪秀全是一个思想者,他想得多,那就是以他的这种教为主体,反对所有的教,也可以叫九九归一,当大家都归附这里的时候,那力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也正是这种归一的思想,直到了凝聚力,所有人都信奉的时候,就可以化宗教力量为政治力量,慢慢就可以变成起来了。接下来,他就转变成了阴谋者,其实就是争权夺利,说穿了,都是权利惹的祸!
那么,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的呢?
古人云,凡有利者,必有一弊,洪秀全偷吃了一回天父的禁果,从此就要忍受天父的折磨。虽然难过,但也得忍耐。而动不动就拿天父的演戏的东王,其本来面目日渐暴露,此术久用必败,何况用来作恶!天王用弱,获得普世同情,东王用强,日久却失去人心。翼王东征,安定了东南半壁江山,东王伸手来要最高权力,逼迫天王封他万岁,连名义都要拿走,二王分治已经走到了尽头,该出手时就出手,东王的一味用强,却不知天王早已安排妥当,东王自以为握有军政大权,可西征以后,兵权都归了翼王,有了翼王的声援,谁敢向天王下手?
石达开与冯云山相知,当年,石率自家宗族起义,立马投奔冯去,有实力,且多智,少年英雄,风云际会,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青春气息,但是他一味打仗,不问政治,对天父下凡之类的鬼把戏不感兴趣,却认定冯、洪一体,冯不在了,就跟着洪走。天京事变,他也有预谋。可天王知道,让翼王去诛杀东王他肯定是下不了手的。他讲义气,是性情中人,不喜欢这样的阴谋。这时天王有了保护者还不够,他还需要杀手,于是天王就跟北王结盟了。于是天京事变爆发。
韦昌辉动手了,一开始的时候,是以为杀个把人是小手术,谁知这典型的恶性肿瘤,一刀下去,癌细胞就扩散了,这样一刀又一马,上不住了。
此时的洪与韦是单线联系,他既没有制止韦的杀戮,又没有通知韦的情况下,让石回来安定大局。又导致韦石相疑,石家又遭殃,这样一来韦就成罪大恶极之人,触犯众怒,人人都想杀之而后快了。
翼王举兵,天王诛之,韦氏可谓是死不瞑目呀。天王躺在深宫里,可怜得象汉献帝一样,韦氏替他开了劫,而天王却以数万天国将士作了劫材,自己总算找到了吾乃人王的感觉,但问题又来了,这翼王又成了绊脚石,翼王当然明白自己的处境,与洪合作,要么等死,要么取而代之,后来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
这样一来洪秀全的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其失败原因,不能单一归结为农民的局限性,到后来是他脱离了农民,而人家湘军就知道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不仅建立士农联盟,还开展了中外合资的洋务运动,甚至雇用洋人组织洋枪队直接参战。而你洪秀全打倒了孔孟,还有其他的神仙偶像,只依靠自家的几个人,能行吗?
所以,他的思想源泉已经枯竭,这种天兄天父的把戏偶然玩玩可以,但长期这样,不去提出新的纲领,搞出新的源源不断的东西,最终也就加速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