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儿子李泰要杀子继位?李世民信以为真,差点立他为太子
创始人
2024-11-01 07:15:53
0

原标题:四儿子李泰要杀子继位?李世民信以为真,差点立他为太子

公元643年,大唐的齐王李祐造反,太子李承乾阴谋造反!

两个儿子先后造反,虽然迅速平息,但却如惊雷当头,让李世民怒火攻心!当即,他赐死儿子李祐、圈禁太子,桀死附逆凌烟阁功臣侯君集,拘禁大将薛万彻,并拟立四子魏王李泰为太子。

可是,大臣褚遂良一番话却说得他心惊肉跳!

褚遂良说:“陛下宠爱魏王世人皆知,太子谋逆,正因魏王有夺嫡之意。如果陛下立魏王为太子,天下人都会以为陛下默许过魏王夺嫡。如果魏王遂愿,他王如何不争?子孙如何不效?臣恐此例一开,我朝皇子争位之事愈烈矣!”

李世民眼前一黑,正想开口分辨,却听长孙无忌又道:

“立嗣既是国事又是家事,当求两全。太子承乾虽然被废,但陛下念在亲恩允他颐养天年,子女亦存。今若立魏王为嗣,陛下能保其不斩草除根吗?”

长孙无忌此言无疑杀伤力最大!

当年“玄武门事变”发生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10个子女皆被李世民所杀,一直为世人所诟病。而这些,也渐渐成了李世民的“憾事”,更不愿自己的后人再遭这种磨难。以魏王李泰的性情,若是他百年之后,太子、最疼爱的小儿子李治及其家人断无幸存的道理。

怎么办?难道真要立文静、懦弱的小儿子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最疼爱小儿子李治,只因这个儿子温顺、文静,长得又像长孙皇后。不过李世民却不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在他眼里,“皇帝”这种生物除了应具备宽容、博大的品质外,还应有果决、独断的一面!

可是,想到四子魏王一旦上位可能把他的骨肉后代赶尽杀绝,李世民又心惊肉跳。

储位之重,堪比国器!

李世民不想草率做决定,摒开众臣回宫,却见四子李泰匆匆赶来向他问安。看着眼前这个胖得几乎怎么走不动的儿子,满脸泪痕地乞求,李世民的心一软。

只听李泰说:“父皇最担心的是天家骨肉自相残杀,儿臣发誓以后一定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如果父皇不信,儿臣愿杀了唯一的儿子绝后明志。”

李世民听了此话,老泪纵横,一把拉起李泰说:“有子如此,父复何求!”

次日,在朝会散后,李世民召集几位重臣道:

“朕权衡再三,认为青雀(李泰)更适合继承君位。你们说他用心刻毒,有加害手足之意,纯属多虑。昨天他向朕哭诉直言,若立他为嗣,将来他登基之后愿杀己子,传位雉奴(李治)。青雀重手足之情犹过舐犊,朕甚怜之。”

长孙无忌大惊失色,忙道:“陛下万万不可!”

褚遂良本来拥护太子,闻言大惊失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李世民本以为褚遂良为太子李承乾说情,不料褚遂良一席话说得他拳头攥得咯咯直响,却无处发泄,只能重重击打胡床,发泄胸中苦闷!

褚遂良道:“陛下,魏王今日能言杀其子,置父子之情不顾,他日又岂能顾全兄弟之情?臣恐他日魏王一旦登基,便是晋王追随长孙皇后之时。”

褚遂良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

是啊,父子之情乃是伦理天道,如果一个人连父子之情都不顾,又怎么可能顾及其他呢?

李世民恍然大悟,目瞪口呆,继而以手捶床,嘶哑低吼。枉他一代明君,居然差点被儿子给蒙蔽了!虎毒尚不食子,何况人乎?

褚遂良曾是魏征的跟班,其言耿直,进而逼道:“陛下若执意立魏王也非不可,只是……唉!请先置措晋王,使得安全耳。”

置措?

朝内重臣皆拥护善良、懦弱的李治,若李泰他日得知,怎么置措也逃不过一刀!

李世民知道褚遂良“置措”的意思,就是像对待太子一样把最疼爱的小儿子圈禁起来,可长孙皇后遗命让他好好照顾这个小儿子的......至此,李世民才醒悟,群臣这是为了自保,不得不选小儿子李治啊!

在这一帮大臣中,有以前支持太子的褚遂良等人,也有支持李治的长孙无忌等人......一旦魏王李泰登基,这些人势必家破人亡。

皇帝这种生物最擅长的就是“党同伐异”,李世民怎能不懂这个道理呢?

3日后上朝,众人皆期盼明确储君之位,李世民却顾左右而言他,道:“高句丽政变,权臣盖苏文弑其国王高建武,立高建武之侄高藏为新王。此贼欲效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还请我大唐册封,何其无耻?朕欲讨伐之,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皆诧异,唯房玄龄第一个听出来味道,斟酌后回道:“盖苏文既已向我朝请封,臣服不二,臣以为不宜动刀戈。”

褚遂良也迅速反应过来,厉声道:“既是君臣,当守伦理常规,盖苏文谋逆之徒,臣以为当讨伐之!”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李世民这是下定立与世无争的晋王李治为太子,所以在征求大家如何处置魏王李泰。长孙无忌等人立即附和褚遂良,大唐的储君终于定了下来。

贞观17年4月7日,李世民颁布诏书,流放魏王李泰,册封16岁的李治为皇太子。

不久,李治的侍妾刘氏怀孕,李世民大喜,宣布两件大事:

第一,为李治选太子妃,女方是太原王氏的后人,名门贵胄之后。

第二,出征高句丽,讨伐逆臣盖苏文。

众臣此前争辩时曾同意讨伐盖苏文,本以为是李世民含沙射影之举,不料此事竟然成了事实,而且李世民要御驾亲征,顿时傻了眼。

公元644年末,51岁的李世民重披战甲,督率10万大军出征高丽。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等重臣从驾,房玄龄留镇京师;太子李治恭送王师至河北,在定州监国。

隋朝四征高丽均铩羽而归,“东征”似乎成了一个魔咒!所以,大唐所有人都遥遥期盼大军凯旋,等来等去,却等来一个惊天的噩耗!

-连载【武照天下】05-

相关内容

原创 ...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抓并被送往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后,在菲律宾国内出...
2025-03-25 11:09:27
喝茶养生主要喝什么茶?
——解码六大茶类的养生密码与科学依据 一、六大茶类的养生图谱 (...
2025-03-24 13:09:26
原创 ...
2025年3月,香港首富李嘉诚因计划出售巴拿马运河两个关键港口在内...
2025-03-24 12:18:18
原创 ...
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已经十七岁了。按照清代习俗,皇帝一般在十岁至十...
2025-03-22 19:07:42
原创 ...
#种花只会种在花盆上吗?原来种在茶壶里更好看!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
2025-03-22 10:07:18
原创 ...
我老舅在家乡单位熬上了正处级,可惜他一生谨小慎微,没帮家里人什么忙...
2025-03-21 23:06:02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
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 原标题: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听琴辨杀机,因一声叹息丧命 众所周知,...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