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崇祯皇帝为何宁死也不迁都南京?
创始人
2025-07-14 14:32:09
0

很多历史爱好者有这么个疑问,一直没想通:当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杀到山西,直逼京师了,崇祯皇帝为什么还留在京师送死呢?他为什么不逃到南京去呢?为何不南迁呢?毕竟依据老祖宗的体制,南京保留了一整套行政班子,为何崇祯那么“轴”(stubborn),偏要留在京师等死呢?

这个问题只是看起来让人疑惑,但其实你只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你就能很容易弄明白,为什么崇祯皇帝“宁死”也不南迁了。今天,老冯用简单粗暴的文字,省略细节,化繁为简,为你解释个清清楚楚,读完之后,你就会恍然大悟。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一:北京城曾多次化险为夷

要知道:我们和崇祯皇帝看待时局的时空视角不同。我们现在不理解崇祯皇帝为何宁愿上吊也不南迁,那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京师失陷了,崇祯上吊了,但是,从崇祯生前的视角看来,京师城高池深,未必会失陷,自己也未必需要上吊。

京师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化险为夷。我们看问题要站在当年崇祯的角度去看,才能看得清楚,京师的城楼高,而且坚固,易守难攻,敌军要攻下京师,并非易事,在历史上,京师曾经多次经历强敌兵临城下,但多次有惊无险,平安度过。

举例说:1629年,清兵主力绕道长城缺口处,入关,并且杀到了京师城外,情况十分危急,但是被明军击退,化险为夷。

再举个例子:早在1449年,草原大汗也先率领的蒙古大军,也杀到了京师城下,情况非常危急,但最终也被明军击退了。

再举一个例子:1550年“庚戌之变”,俺答汗率领蒙古大军,也杀到了京师城下,最终并没有攻城,而是把城外他们能看到的马牛羊等各类财物,全部劫走,然后自己撤了,紫禁城也是有惊无险。为什么蒙古骑兵自己撤了呢?答案是:因为他们看到京师城墙高大坚实,没有把握攻下,懒得攻,撤了。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所以,我们要知道,京师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历史上曾经很多次兵临城下,最终外敌都搞不定,你想想,否则朱棣把京师的城墙修得那么高干嘛的?答案是:就是要让你攻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上的那几次京师围城危机当中,都有大臣主张南迁,但是后来京师转危为安之后,那些主张南迁的大臣都被骂成了狗,读到这里,你是不是顿时理解了:为什么到了崇祯的时候,大多数的臣子,都不敢建议皇帝南迁。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不是京师城墙内外的武将、太监、官员在关键时刻背叛了崇祯皇帝,投降,叛变,钉死炮口,打开城门欢迎李自成起义军,李自成要强攻京师的城楼,不容易,要费一些时间的,绝非一天两天就能攻下,而崇祯皇帝指望外省赶来的勤王部队一到,即可解围,所以崇祯的侥幸心理,并非一点基础都没有,再说,李自成最后给崇祯皇帝开出的谈和条件,也只是要求做个西北王,并没有“非攻京师不可”的决心。

总之,从崇祯皇帝的视角看来,李自成的起义军,在山西重重闯关,未必能打到京师来,即使打到京师来,参照历史上京师多次化险为夷的经验,京师也未必会失陷,换句话说,崇祯皇帝作为一个没有预知未来能力的凡人,他对未来存在侥幸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所以,南迁在当时,是一个方案,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案。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二:多数大臣不赞同南迁

崇祯皇帝要迁都到南京去,不是一个人直接跑南京就算了,他需要京师的核心大臣,整个班子跟着他去,否则呢?否则,皇帝就会被架空。你闭上眼睛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打个比方说,黑社会东北帮大佬王大强,他说要把东北帮南迁到海南岛,王大强一个人走行不?不行,必须要全体弟兄们都愿意跟着南迁,王大强的南迁才有意义,如果王大强赌气一个人走了,那么,东北帮就会推举出新的帮主,不带你王大强玩了,王大强就被架空了,是不是这个理?当然是。

那么,当时崇祯皇帝提议南迁,文武大臣是否同意?答案是:大多数臣子都不同意,所以崇祯皇帝他走不了,走了也没意义,况且没有军队的支持,南迁这一路上,其实也并不安全。

举个例子:有一回上朝,大臣李建泰、范景文、李邦华、项煜等人提出一个方案:太子南迁,崇祯皇帝留守京师。然而,另一个大臣光时亨,立马站了出来,他讥讽李建泰等人:你这是想用太子来取代皇上吗?这话说出来,敏感得不得了,满朝文武,顿时语塞,参考《明史纪事本末》原文:二月辛卯,督师大学士李建泰上书请驾南迁,愿奉太子先行。上谕阁臣曰:“李建泰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社稷,朕将何往!”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请先奉太子抚军江南。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大声曰:“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景文等遂不敢言。

所以呢,多数臣子不同意南迁,不配合崇祯皇帝,皇帝不可能一个人往南跑,所以,崇祯皇帝的南京之行,未能成行。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三:崇祯早已离心离德

那么,为什么多数大臣都不同意南迁呢?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的:崇祯皇帝早就离心离德了。臣子们都想自保了。

崇祯皇帝这人,经常无名动怒,一发脾气,就要杀人,久而久之,大臣们都害怕担责任,每逢重大议题,都不愿发言。

崇祯皇帝杀大臣到底有多凶?他对大臣到底有多狠?我们来看一些数字:崇祯皇帝执政17年,内阁大学士换了50个,首辅杀了2个,兵部尚书换了14个,其中杀了5个,此外,还杀了总督 7个,杀了巡抚11个,其中有袁崇焕,陈新甲,郑崇俭……名单很长,血淋淋,可谓血债累累,罄竹难书,完美诠释了“伴君如伴虎”这个短语的含义,崇祯皇帝当老板当成这样,下面的打工仔,谁还愿意为你出谋划策?所以到了后期,留在朝中的,都是些唯唯诺诺,不敢直言的臣子了,所以无论崇祯皇帝提出什么方案,都没有人积极回应了。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四:很多大臣的资产在北方

这个因素被大多数历史学者忽略了,但是,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当时大明朝中有很多的大臣,他们的家业,例如说,田产,住宅,林产等等,基本上都集中在京师和周边地区。

你崇祯皇帝让这些臣子们,都跟你南迁,那么李自成的起义军打进来,这些产业毫无疑问,全部都会被没收,人家当大臣的,辛辛苦苦一辈子,最终落个两手空空,家徒四壁,试问人家刻苦读书一辈子,难道为的是这个下场?显然不是。

反过来,很多臣子其实愿意留在京师,崇祯已经离心离德,李自成杀进来当新皇帝,也需要人才,大臣不过是换个老板,继续打工,有何不同?没什么两样,这并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自成杀进来之后,有不少臣子就是这么干的。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五:崇祯没有预料到鼠疫

崇祯皇帝依仗着当时京师周边还有十万精兵,所以他没有把南迁视为唯一的选择,平心而论,虽然冒险,但也谈不上丧心病狂,毕竟有大军和城墙摆在那,只是有一个东西,他没有预料到,而且其实任何正常人都预料不到,那就是:鼠疫。

是的,在崇祯皇帝生命的最后几年,华北爆发了百年罕见的大鼠疫,而且后期蔓延到了京师和周边,拱卫京师的明朝部队,也广泛染病,守军因为感染瘟疫的缘故,大幅死亡减员,战斗力严重减弱,京师失陷,和鼠疫的爆发,也有一定关系。

鼠疫这个东西属于天灾,谁都预料不到,崇祯确实运气太坏。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六:崇祯错判了战争形势

在崇祯皇帝生命最后的一年里,当年农历二月,李自成的起义军还在山西南部,离京师有将近一千里之遥,崇祯皇帝依照常理判断,认为起义军突破明军在山西、河北的重重军事封锁,要打到京师周边的话,至少还要三个月,然而,崇祯万万没想到,仅仅一个月之后,李自成的起义军,就打到了京师城下。为什么?答案是:因为山西、河北很多明军,都投降了起义军。

所以,崇祯皇帝其实是严重误判了两个事:

误判之一:没想到从山西到北京这一路上,明军那么不能打,而且那么不忠诚,动不动投降。

误判之二:没想到李自成的起义军,如此能打,行军如此神速。

须知,在专制体制下,臣子都不敢得罪皇帝,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也习惯了报告“王师威武”和“敌寇不过山匪啸聚”,崇祯皇帝听惯了假话,听不到真话,在他的认知里,李自成的起义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想到战斗力如此之强。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七:崇祯对军队抱有幻想

崇祯皇帝对当时保卫京师周边的明朝部队,还心存幻想。

要知道,李自成当时虽然兵锋直指京师,但是,明军在京师周边,还是有相当力量的,并不是没有一兵一卒。

举例说,当时拱卫京师的明军,有“三大营”, 此外,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昌平、密云等“六大军镇”,也都有兵,可以勤王,而且,崇祯确已号召天下军队齐聚京师勤王,崇祯皇帝参考之前历史上京师多次化险为夷的先例,心存侥幸。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八:祖宗的陵寝在京师

是的,当时大明王朝有12个皇帝的陵寝在京师,崇祯皇帝如果南迁,李自成辛辛苦苦打下京师,扑了个空,恼羞成怒,大概率会刨了大明12个皇帝的坟,挫骨扬灰,那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意味着:崇祯皇帝要背负“不孝子孙”的千古骂名。

举个例子说,有一回崇祯皇帝和臣子讨论南迁的事,被太后(懿安张皇后,是崇祯上一任皇帝明熹宗的皇后,崇祯的嫂子)知晓,太后强烈反对南迁,她对崇祯说:“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一根道德大棒,重重砸中崇祯皇帝的后脑勺。

这个问题从我们今天看来,也许没那么严重,但是在儒家礼教非常保守的明朝,抛弃祖宗陵寝,那是一件很严重的事。

即使抛开儒家礼教不论,古人也爱面子,身为一国之君,一遇到危机,就灰溜溜撤离首都,太怂了,确实也不太像话。

所以,南迁这种“丑事”,崇祯作为一个皇帝,他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自己开口,他期望他的臣子们开口,而且还要集体央求皇帝做这个决定,然后,皇帝半推半就,顺从臣子们的要求,那样的话,崇祯才可以免遭“不孝子孙”的骂名。

那么,文武大臣有没有“配合”崇祯皇帝呢?答案是:没有。

为什么没有?因为,此前崇祯皇帝的行为,让人太失望了:他要臣子出主意,但是一旦造成不良后果,那么,他就会甩锅,就会拿臣子开刀,杀人,所以到了后来,人心凉了,没有人愿意再给崇祯皇帝出谋划策了,因为,大家都想自保了。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九:李自成切断了南迁的路

崇祯皇帝和他的班子讨论是否南迁,旷日持久,然而到了后来,晚了,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控制了京杭大运河以及华北各要道,彻底切断了崇祯南迁的路。

所以,崇祯没有选择了,十万火急之下,他下令史可法、吴三桂等大员无论粮饷有无,不顾一切,入京救驾,吴三桂也不敢怠慢,带兵回京护驾,只是,太晚了,部队走到半路的时候,李自成攻破了京师,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死了。

崇祯皇帝为何不南迁

原因之十:理论上南京也守不住

最后一点,也是一点即破:京师守不住,你逃到南京去,从理论上说,照样守不住,道理是这样的:即使让你侥幸逃回南京,你的财政问题、军事问题,仍然无解,仍然困境重重,那么,李自成的起义军掉头攻打南京,崇祯也是守不住的。

既然京师守不住,那么,南京也守不住,最终不是李自成攻破南京,就是清兵攻破南京,必然是这样的,这件事的本质是:崇祯的实力已经不行了,你逃到哪里,这个本质都不变。所以其实说穿了,所谓“南迁”问题,也是一个伪命题,明朝已经无力回天,即使南迁,也是死路一条,后来的南明最终也灭亡了,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肖向荣任北... 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肖向荣同志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肖向荣,男,汉族,1973年...
美科陶瓷申请高温半导体工艺用基...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美科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高温半导体...
萃华珠宝收盘上涨1.12%,滚... 7月14日,萃华珠宝今日收盘13.55元,上涨1.12%,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
明牌珠宝: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明牌珠宝7月14日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8500万元,上年同期...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珠宝黄金检测... 7月14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举行“检验检测支撑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 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
奋战当“夏”!东部产业新区玛瑙... 7月11日一早 来到开发建设中的 宜昌东部产业新区玛瑙河园区 大型机械设备作业正酣 宜昌东部产...
《蚕豆大哥》作者出新书蒲公英小... 《蚕豆大哥》作者出新书✨蒲公英小妹来啦! 🌬️ 出门散步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过路边的蒲公英? 它们轻...
壮游:《我的祖父潘德明——徒步... 2025年7月13日,《我的祖父潘德明 徒步环游世界的第一人》新书发布会在徐家汇书院举行。主持人周力...
原创 唐... 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除了看他的才华和能力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如果人品太差的话,即便能力再强也...
女大学生被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后跳... 近日,大连工业大学拟给予李某某同学开除学籍处分引发关注,一张QQ群群聊的聊天记录在网上流传,一网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