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时,妃嫔脖子上的“白布”有何用?除装饰外也是为了方便皇上
创始人
2025-07-13 20:02:10
0

近年来,一些清宫剧在各个平台热播,里面饱满刺激的剧情和精美的服化道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目光,勾起了人们对于清代历史的好奇心。不管是早年的《还珠格格》,还是近年的《甄嬛传》、《延禧攻略》,这些电视剧都对服饰十分考究,赢得了不少观众的赞美!

但在观剧过程中,也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清朝的嫔妃经常在脖子上戴一块儿“白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块儿“白布”的用处。

领巾

清朝的后宫女子脖子上戴着的白色长布条其实是一种领巾,也叫龙华。众所周知,清朝皇室是满族人,未入关前在草原上以游牧为生,不论男子还是女子,都会一些马背上的功夫,而在草原上驰骋,衣服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服饰设计上,满族人更倾向于方便敏捷和宽松舒适,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他们在设计衣服时常常不添衣领。

满清入关后,清朝贵族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在草原上驰骋,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推动了服饰的变化。在皇宫中生活和在草原上生活不一样,没有领子的衣服与传统礼教的要求不相符,除此之外,之前他们生活在草原,有很多用兽皮制成的衣服,这些衣服能够较好地抵御严寒,而入宫后,衣服材质发生了变化,脖子上又没有任何遮挡的东西,不能御寒。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设计出了龙华,不仅可以遮盖脖子,还有保暖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龙华也有了其他功能。

装饰

古代社会注重仪态,甚至由此衍生出来了一些物品来提示女子守礼知节,女子的步摇就是用来端正仪态的饰品。后宫嫔妃身为皇室中人,世俗对她们的礼仪要求更严,清朝的花盆底和旗头就是用来帮助女子遵守礼仪的。

在慢慢地发展中,龙华也有了端正女子仪态的作用。因为脖子上佩戴了一个白色的长布条,后宫女子不得不时时刻刻注意着自己的行为举止,还要时刻保持衣服的干净整洁,可以说龙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宫女子的行动。除了限制作用,龙华也起到了装饰作用。人爱美爱打扮自己,清朝后宫中的女子更是这样,后宫中人数众多,光宫女就有成百上千个,有品级的妃嫔更不用说,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为了得到皇帝的青睐,嫔妃争奇斗艳的戏码不断上演。为了装饰衣服,也为了显示自身的独特性,她们会在龙华上绣上不同的花鸟鱼虫图案,这样一来,单调素白的龙华瞬间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龙华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古代社会注重等级秩序,这从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例如不同身份的人“死”的叫法就不一样,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等,还有古代不同等级官员的衣服配饰也不一样。龙华是清代贵族女子独有的配饰,普通百姓家的女孩子是不能佩戴的,在宫中,龙华也有它自己的一套等级特点。首先是龙华的材质,后宫中的宫女与嬷嬷虽然可以佩戴龙华,但是她们身份低微,她们的龙华大多是布制的,而嫔妃的龙华则采用精美的丝绸制成;

其次是龙华的样式,也就是龙华上面的图案花纹,宫女的龙华上不能带有花纹图案,只能是一块儿纯白色布条,而嫔妃的龙华上则可以绣一些图案,不过这图案不能随意绣。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图案也不一样。太后身为皇帝之母,地位尊崇,她的龙华大多绣着“福禄”的字样,皇后贵为一国之母,身份高贵,一般会绣“牡丹”等大方典雅的花样,而一般的妃子只能绣一些普通的花鸟虫鱼。

皇后、太后、皇贵妃等身份高的人刺绣所用的线也更为珍贵,多为金线,而其他妃子基本都是普通的丝线。总而言之,身份越尊贵,地位越高的人,佩戴的龙华更精美,样式更精致,款式花纹更复杂,能凸显出不一般的身份来。正是这个特点,给皇上带来了方便。

方便皇上

身为天子,皇帝掌控天下大事,受万人敬仰,处于高位,自然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皇帝每天都日理万机。据记载,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常常从凌晨就开始批奏折,直到半夜才得以休息,他一生批阅过的文书超过二十四万件,平均每天五十多件。皇帝如此忙碌,批阅奏折和公文就已经耗费了很多精力,哪里会把过多心思放在后宫之中呢?何况后宫人数庞大,除了一些身份高或者得宠的嫔妃皇上能够记得住脸外,其余的人他可能真的认不全。

后宫嫔妃都是皇上的女人,很多妃子都期盼着得宠,渴望得到更高的身份,她们想尽办法向皇上展示自己。如果遇到对方时,皇上连人家的名字都说不出来,不仅尴尬,而且也伤了人家的一片心意,龙华则帮助皇帝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首先,不同等级的嫔妃佩戴的龙华有所差异,这就让皇上心中有了个底,大致了解对方是处于什么地位的人。其次,龙华上的图案不同,每个嫔妃的花样纹理有区别,常常带着一些个人特色,而皇上能够通过这些花纹图案进一步分辨妃子的身份。古代皇帝对妃嫔的称呼一般直接说位份,很少说名字,龙华帮助皇上分辨出妃子的身份,可谓立了大功。从某个角度来看,清朝后宫的龙华与我们现代的工作证、号码牌十分相似,当上级记不住下级时,这样的“工作证”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结语: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看似简单的白布条里面却暗含乾坤,有这么多的功能和用途,不仅能做装饰品,还为皇上提供了方便,不过转念一想,皇上坐拥后宫三千,却连她们的名字和脸都记不住,不得不依靠外物来帮助他识人,而宫中的女子虽然拥有比一般百姓高贵一些的身份,但却得不到丈夫的珍爱,甚至连基础的相互了解都没有,这何尝不是一场悲剧!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乌克兰男子Zeus发文道歉,否... 2024年12月,CS2赛事上海Major期间,网传CS赛场的乌克兰选手Zeus在自己的粉丝群里发布...
济南将迎大范围降雨!雷雨时阵风... 注意! 明天 全省将迎来大范围降雨 15日白天到夜间 全省天气阴 枣庄、临沂、日照、鲁中和半岛地区 ...
特朗普将宣布“武装乌克兰”计划... 2025年6月25日,荷兰海牙,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北约领导人峰会开始时进行交谈。...
四战全胜!中国女排逆转战胜美国... 北京时间7月14日上午,2025年世界女排联赛阿灵顿站,中国女排3-2(18-25、19-25、25...
宁夏兴凯硅业取得碳化硅陶瓷过滤...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夏兴凯硅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碳化硅...
风之形——刘大石绘折扇面主题微... 风之行——当代代表性艺术家扇面主题微展 刘大石绘折扇面·花鸟系列专场 主办:私享艺术、私享书坊 协办...
《亚尼的死者之书》:古埃及人的... 关注我们 - 数字罗塞塔计划 -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令人惊异的事物”,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四大...
原创 清... 太监原指宦官中等级最高的人,现在指净身之后入宫服务的男人,也叫宦官,他们负责伺候皇帝和其妃嫔,他们履...
原创 蜀... 在三国纷争的岁月里,蜀国与魏国的对立引人注目。蜀国国力虽逊于魏国,但蜀军却屡次北伐,而魏军却未能将他...
三门之战:明朝柘林叛军的末日 公元16世纪,大明治下的东南沿海深陷风雨飘摇之中。前有倭寇风暴席卷各省,继而又是以潮汕人为主的各海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