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48年,侯景带领八百残兵进入南梁,梁武帝萧衍遭遇一场定时炸弹。
侯景想融入南方权贵,请求与高门家族通婚,却遭到拒绝。南梁试图用萧渊明换回被俘宗室,但被侯景知悉后他决定再度叛变。他在寿阳打造大军营,联络临贺王萧正德。
八月,侯景率兵八千人在寿阳兴兵,以清君侧为借口。九月,他离开寿阳,十月飞渡长江,二十五日围攻台城。他的部队规模迅速扩大至十万人。次年三月,台城被攻破,萧衍饿死,三千文武官员几乎全被屠杀,原本十多万人的建康城只剩下两千人。
南方士族集团灭亡。侯景,一个北方鲜卑化的将领,竟完成了前秦天王苻坚未能完成的伟业,攻入了建康城。侯景之乱表面上是意外,实际上是士族堕落的集体映射,犹如清末的八旗子弟,早晚覆灭。
南梁的梁武帝萧衍执政近五十年,南方平稳,自以为国泰民安。然而,盛世中却暗流涌动。他勤于政务,冬天四更依然在处理事务,寒冷中写字,手被冻裂。但他仁慈宽容,对宗室士族无限宽容,导致政治混乱。萧衍的宽容导致贵族子弟肆无忌惮,刑法松弛。
临贺王萧正德是个例子:他凶恶至极,但后来萧衍有了儿子,继承权改变,萧正德怀恨在心,叛国投奔北魏。然而北魏不待见他,他又回南梁,竟被任命为征虏将军。南梁的士族豪门纵容恶行,导致法度松弛。
南梁的政治腐败,官吏贪婪残暴,民生凋敝。士族豪门挥霍奢靡,侯景之乱的主要责任人朱异家庭奢华,建康县的县令王复胆小如鼠。南朝的权贵无能,底层人民反抗的士气是侯景之乱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