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被围,一般有三种解决方案:第一种,守城,坚决不投降,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例如张巡守睢阳;第二种,先守守看,不行就投降或者突围;第三种,发现基本没活路,也没有救兵,干脆投降。
后两种例子太多,数不胜数。
坚持不投降听着很高大上,其实,对于城中的百姓却并不是好事,往往守到最后士兵死光,百姓也差不多死光,守住了气节,赔上了一城百姓。
百姓何罪。
敌军刚刚围城就投降,也不是一种好选择,我倾向于第二种,能抵抗就抵抗,有援军更要抵抗,决不能将城池拱手让人,如果真的守不住,就不要守了,突围、殉城、投降都可以。
特例
还有一些很特别的例子,不属于这三种。
唐末、五代初,南吴创始人杨行密派遣大将朱延寿进攻蕲州(今湖北蕲春附近),大军直接将蕲州城包围。
朱延寿部署部队严密防守,防止城内守军突围。
这世上总有些事情不合常理,让人猝不及防,朱延寿这回就遇到了。
本来,守城的主将应该在城里安排防守,坐镇指挥,然而,这座城的守将在围城的那一刻却不在城中。
他去哪儿了?
他当时在城外吃烧烤。
嗯,是打猎,打到猎物当然要烤来吃,结果,老巢就被人给围了……
主将叫贾公铎。
这一看就是侦查工作做得不到位,敌人大军来了都不知道还在外面鬼混,吃完烧烤一看城池被围的水泄不通,这太刺激了。
此时他又两个选择:调转马头撤人逃命、拼命杀进城去。
他选了第二个方案。
当然不能全靠死拼。
打猎带的人肯定不多,他让士兵们躲在树林里,派两个胆子大的人披上刚刚打到的羊的羊皮悄悄混进朱延寿军队里的羊群里,慢慢挪到城边,偷偷通过暗号进城,商量好计策,两人又披着羊皮混出城。
和城内的人约定了时间,暗号,贾公铎晚上带兵事先准备好,时间一到,城内点火,开城门,贾公铎突然率军猛冲,拼死冲进城。
朱延寿听说有人从外面往城里冲,有点蒙,光防着城内往外冲,根本没想到会有人从外面往里冲。
这完全不正常啊,这人要么不想活了,要么城里的守备很充分能抗很长时间,根本不在乎你围困。
朱延寿分析来分析去,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觉得郁闷。
做大将的人,最应该临事随机应变,朱延寿马上改变计策,决定先不攻城,派人请求杨行密派一个贾公铎的故人,来劝降他。
很快,杨行密派来一个人,此人在城外给贾公铎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表示有什么条件可以随便提,结果,不损一兵一卒,朱延寿就搞定了蕲州城。
贾公铎出降。
战场瞬息万变,成败只在一瞬间,一个好的决策会救很多人,朱延寿的做法算得最优解。
差不多每天更新,喜欢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