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史杂谈:孙嘉淦问斩前雍正得知其有一特点不但免死还给个肥差
创始人
2025-07-13 03:03:48
0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说不定哪句话触犯了皇上的忌讳,就会引来杀头之祸。因为忠言往往逆耳,所以跟皇上提意见,一般大臣都选择委婉的方式,敢于直言进谏者并不多,或许物以稀为贵,直言进谏者反而能青史留名,最著名的要属唐代魏征。而在清朝也有一位敢于在皇上面前直来直去的大臣。

这位大臣就是清代名臣孙嘉淦。孙嘉淦是山西人,康熙年间进士出身,历经康雍乾三朝。康熙时期的孙嘉淦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翰林院小官。真正出名的是在雍正时期,憨厚耿直的孙嘉淦已身居都察院左都御史,同时身兼吏部侍郎,可以说官位不小。

都察院御史的职责本是监督官员,但这位孙嘉淦却监督起皇上来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点二有点轴,不懂变通。孙嘉淦甚至差点因此掉了脑袋,不过孙嘉淦有一个特点,雍正知道后反倒很开心,下令赦免了孙嘉淦,还给他安排了个不错的差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孙嘉淦在雍正即位初期,一下子给雍正提了三条意见。第一条,劝雍正要善待自己的兄弟;第二条,建议免除苛捐杂税;第三条,劝雍正结束西边的战事。此言一处,大臣们都惊出一身冷汗,心想:孙嘉淦这下要大祸临头了。再看看皇帝宝座上的雍正,一言不发面色铁青,正是发作前的征兆。

对于雍正帝即位,一直有来路不正的嫌疑,这也是雍正心头的一大芥蒂。雍正登基之后,更是疯狂报复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兄弟们,大多遭到幽禁迫害,能够善终的没有几个。令世人看到了雍正心狠手辣的一面。

孙嘉淦的后两条建议是为国为民着想,倒还说的过去。这第一条居然是插手雍正家事,皇帝的家事哪轮的上一个大臣指手画脚,况且触碰到了雍正心中的忌讳,有影射之嫌疑。

雍正果然龙颜大怒,斥责翰林院怎么出了如此狂妄之人。一旁的大臣朱轼连忙替孙嘉淦解围,对雍正说道,孙嘉淦虽然鲁莽冒失,但直言进谏的勇气还是不错的。

雍正一想,若因进谏而将孙嘉淦治罪的话,那以后谁还敢跟自己提建议呢,反倒落下不好的名声。于是雍正把孙嘉淦晋升为国子监司业,这样既展现了自己的气量,又给群臣进谏做了个好的表率,自己又能得个纳谏的美名。你要是认为事情到此就完美结束的话,那你就太不了解雍正了。

雍正当然不会傻到马上就报复,他会另寻时机再修理孙嘉淦,到时旁人也就说不出什么微词了。雍正既然能在九子夺位中成功登顶,说明其有着极深的城府和高超的政治手腕。这点手段当然不在话下。而他后来对兄弟们的血腥清洗又表明了其睚眦必报、心胸狭隘的性格。

果然,孙嘉淦在国子监因一件小事,替下属扛了点雷,雍正听说后,立马给孙嘉淦扣上一顶欺君罔上的帽子,在清朝欺君可是死罪,雍正下令将孙嘉淦革职处斩。

要说正直之人关键时刻总有人站出来相助,此时有位大臣上报雍正帝,说孙嘉淦视金钱如粪土,户部银库正好缺个掌管仓库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如果让孙嘉淦去再合适不过了,杀了确实有点可惜。

雍正最痛恨的就是贪污腐败,一听说孙嘉淦不爱钱,顿生好感,于是下令赦免孙嘉淦死罪,令其前往户部银库履职。毕竟是银库重地,雍正并未完全放心,就让果亲王暗中核对账目。孙嘉淦也是毫无抱怨,对银库工作认真负责。果亲王多次核对都分厘不差,汇报给雍正知道后,雍正认为孙嘉淦是可以信任之人,又开始重用,升任刑部侍郎,并兼任吏部侍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建文帝朱允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最终被叔叔把位置给夺了。细品那一段历史,其实那就是他的宿命。他的仁爱...
花脚大仙分享:埃及国家博物馆巡... 埃及国家博物馆巡礼12 花脚大仙分享 埃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
原创 明... 古代中国作为衣冠上国,历朝历代都有着严格的服饰制度。作为国家的典章制度,服饰制度起到了礼序国家、稳定...
明末辽东真正的名将:一生战功卓... 大明炮神袁崇焕,一炮崩死努尔哈赤,镇守辽东十余年,可结果死在了多疑的崇祯手上。很多人说袁崇焕是大明忠...
海昏侯文化再添新成果 儿童绘本... “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
原创 仗... 在古代,有一句名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这是明朝官员曹学佺在处理一桩离奇案件后对贪利...
原创 中... 对于梦的定义是白天所思考的事物,在夜晚之中变化而成的一种虚构事物。天宝14年,也就是西方纪元公元74...
原创 三... 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创下三国时期一段佳话。功成名就时,刘备为帝王,张飞关羽为名将。 在建国前,也有...
原创 最... 金钱,是人们保持自由的得力工具,如同卢梭所言:“有钱能使鬼推磨,缺油难点阎王灯。”从古至今,金钱一直...
从浦东到浙东,他牺牲在了黎明之...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光芒穿透了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