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邓小平烟瘾大,晚年被女儿“管制”戒烟笑说:我这个人不自由啊
创始人
2025-07-13 02:32:10
0

前言

邓小平的棋牌搭档聂卫平回忆称:邓小平曾戏言,自己保持健康的原因有四个:第一是打桥牌,第二是游泳,第三是吸烟,第四是喝酒。

后来,确认香烟有害身体健康后,邓小平诚恳的表示:

“像我这样的人,没有其他嗜好,只是抽抽烟。而且年纪这么大了,何必再戒烟呢?如果因为抽烟而缩短寿命,也只好认了。”

但是,我们都知道,邓小平最终还是成功戒烟了,而且戒得非常干脆、彻底。这其中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邓小平的烟瘾趣事

邓小平有几十年的烟龄,他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无法做出确切的考证。但邓小平的女儿萧榕(曾用名邓榕)表示,在收集大量资料后,她发现,父亲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期,就已经开始抽烟了。

邓小平去法国时,只有16岁。抽烟这种事情,年龄越小,就越容易上瘾,越难戒掉。

早期,邓小平身边没有香烟的时候,烟瘾发作难忍,发生了很多趣事。

长征时期,邓小平的烟瘾就已经比较厉害了。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时候,邓小平和老战友李聚奎重逢。

在庆祝两军会师的会上,张国焘在台上发表讲话的时候,邓小平和李聚奎等人就在下面讲笑话。

当邓小平得知李聚奎领导的红衣军团第一师,刚刚得到一些烟丝后,就开玩笑地对李聚奎说,要用一个好消息,换李聚奎一些烟丝。

当李聚奎好奇追问是什么好消息时,邓小平神秘地表示,如果李聚奎不给自己烟丝,就不告诉他。

“这简单!”李聚奎说着,手伸进上衣口袋,摸出一个盒子。

邓小平看到烟丝,笑着说道:“你升官了!军委决定调你去红四方面军担任三十一军参谋长。命令已经下来了。”

还有一次,邓小平烟瘾犯了,想要抽烟却没有烟叶。于是,邓小平就出去找。但却常常空手而归。

一天深夜,邓小平实在是被烟瘾折磨难耐,难以入睡,便起床去找烟叶。

很久之后,邓小平兴冲冲地回到了屋子里。对着已经睡着的罗荣桓,高兴地叫道:

“老罗!老罗!起来,我搞到烟叶了!”

罗荣桓一听说有烟叶,兴奋地赶紧睁开眼睛。但是,当他看到邓小平所说的“烟叶”后,才明白,那其实是干树叶。

不过,有干树叶总比什么都没有强,还是能够过一过烟瘾的。于是,两位老战友相视一笑,将干树叶搓碎,装进烟锅,点着后悠然自得地抽了起来。

邓小平还幽默地说:“我是香烟厂制烟的。”

后来,民运干事肖望东弄到了一些真正的烟叶,分别给了邓小平和罗荣桓一把。

看着那黄橙橙、货真价实的烟叶,俩人高兴极了,赶紧揪下一块弄碎,装进烟锅里面,点着火,细细品尝。

后来,新中国成立,生活条件好了,邓小平再也不用发愁没有烟叶了。

起初,邓小平抽的是四川一个烟厂生产的一种名叫“颐年世纪”的雪茄烟。

据说,这种烟具有清痰止咳、促进血液循环、迅速恢复体力的效果,当时很多中央领导人都喜欢抽。例如贺龙、李先念等人。

后来,毛主席因为患上重感冒,咳嗽不止。李先念就将这个烟推荐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抽过后,对其醇香的味道大为赞赏。

1956年,上海卷烟厂专门为中央高级领导人生产了一种“熊猫牌”香烟。邓小平在一段时期内,每天都要抽两包熊猫牌香烟。

虽然邓小平烟瘾很大,但他的身体情况却不错,他也因此觉得很自豪。

1985年5月左右,邓小平在接见访华的丹麦前首相保罗哈特林时,聊天中,话题突然转移到了邓小平的抽烟问题上。

邓小平坐下后,拿着自己的熊猫牌香烟,问哈特林抽不抽烟。哈林特回答称不抽烟。

此时,哈林特的夫人插话道:“我丈夫虽然不抽烟,但是他喝酒。”

邓小平哈哈大笑:

“我两个都做。烟也抽,酒也喝。但身体好像还可以。”

看着邓小平得意洋洋的表情,一旁的吴学谦外长一边笑,一边问哈特林:

“你知道邓主任为什么这么自豪吗?”

哈特林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吴学谦稍显神秘地说道:

“告诉你一个机密,我们这里有说法,只抽烟不喝酒,只是一般爱国,既抽烟又喝酒,是真正爱国。因为国家烟酒征税征的最高!”

听完吴学谦的话,众人哈哈大笑。

嗜烟但尊重他人

以上资料,再结合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料可以看出,邓小平的烟瘾确实很大,常常烟不离手。

不过,

邓小平虽然嗜烟,却非常懂得尊重他人。

也因此出现过“暂时性戒烟”。

1978年11月,74岁高龄的邓小平,乘坐一架波音707客机,前往新加坡访问。

这一次会面,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对邓小平印象深刻。他说:

“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领导人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他虽然只有5英尺高,但却是人中之杰,虽然已经74岁,但面对不愉快的现实,他随时都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另外,邓小平在抽烟的事情上,也让李光耀印象深刻。

李光耀知道邓小平爱抽烟,虽然新加坡总统府有规定,冷气房里面不能抽烟,但他还是在邓小平的身边摆放了一个烟灰缸,还有一个痰盂。

但是,一下午的会谈中,邓小平一根烟都没有抽。这与他平时在国内会议上,一根接一根抽烟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邓小平之所以有这样“异常”的表现,是因为他知道李光耀对香烟很敏感。所以,整个会谈中,一直克制着烟瘾。

晚餐时间,李光耀请邓小平尽管抽烟,但邓小平依旧坚持不抽,也没有用过李光耀专门为他准备的痰盂。

后来,李光耀访华,邓小平依旧记得这件事。当工作人员要给邓小平准备香烟时,邓小平直接拒绝了。

1986年10月中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邓小平在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接待了这位英国君主。

此次接见结束后,

英国女王对邓小平感到由衷的敬佩。她还专门在给邓小平写的信中,对邓小平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以及由衷的敬意。

原来,在那次长达四五个小时的会谈中,邓小平一根烟也没有抽。

知道邓小平烟瘾很大的伊丽莎白二世,对此深感意外,她在信中感叹道:

但愿没有吸一支烟没有使你太难受!实际上我们不会介意的,但我们仍感谢你的一番美意!

除此以外,邓小平还非常尊重他人的意见。

1988年3月25日,到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在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投票期间,在主席台上就座的邓小平投过票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习惯性的点燃一支香烟,抽了起来。

那天,刚好是世界无烟日的第二天,台下的一位代表看到邓小平抽烟后,便对旁边的另一位代表说:

“世界无烟日刚过,全国全世界都在大力宣传吸烟危害健康,小平同志为什么烟瘾这么大?你敢不敢劝小平同志不要吸烟?”

这名同志十分认真地说道:“这有什么不敢的?”

很快,她就写了一张纸条,让大会主持人宋平,交到邓小平的手中。

主席台上的邓小平看过纸条后,笑了笑,马上将手里的烟掐灭。

后来,邓小平得知,给他写纸条的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

几天后,邓小平在会见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时,还专门提到了此事。

他对阿基诺夫人说:

“这次人大,我违反了一个规则,我习惯性地拿起一支烟来抽,有一个代表递条子,提出批评,只好马上接受,没办法。”

说完,邓小平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红线女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称,当时之所以给邓小平递条子,也是因为担心邓小平的身体。

其实,当时国内外很多人,都和红线女一样,对邓小平的健康问题非常关心,因此,有很多人曾劝说邓小平戒烟。

戒烟“急刹车”

1978年,熊向晖给邓小平办公室主任王瑞林,送上一份纽约报纸剪报,并附上一个便笺:

瑞林同志:

送上纽约出版的《华侨日报》剪报一份,请阅后退回。

敬礼

熊向晖

一九七八年九月四日

次日,王瑞林将那封剪报退回,并在便笺上写道:

熊部长:小平同志看了后说,那还是得戒掉。

原来,熊向晖让邓小平看的那份剪报,是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侨,在《华侨日报》上,从

“人民之幸,国家之福”

的角度,劝说邓小平戒烟。

当时,邓小平刚刚重新主持工作一年多,事务繁忙,这位华侨担心吸烟会影响邓小平的身体,才写了这封信。

与此同时,邓小平的家人也非常关注邓小平的身体情况和戒烟问题。

为了让邓小平少抽烟,他们给邓小平做出了一些限制。

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麦克华莱士的采访。

期间,邓小平一如既往地掏出香烟准备抽,华莱士表示自己也想要一根,邓小平便给了他一一根自己的烟。

但是,华莱士接过烟后,马上就发现了不对劲,他大笑道:

“哈哈,过滤嘴比烟还长!”

邓小平得意地说道:“这是专门对付我的。我平时抽烟的坏习惯改不了啦。”

原来,这是家人为了让邓小平戒烟,“强加”给他的限制,他也愉快接受了。

1989年2月,苏联外长来华访问。邓小平在上海虹桥宾馆接见对方之前,外长钱其琛向邓小平汇报和对方会谈的情况。谈话间,邓小平习惯性的伸出右手,在右侧茶几上摸了摸,想要拿支烟。

但是,茶几上除了几个茶杯,什么东西也没有放。

此时,坐在邓小平旁边的萧榕发现邓小平这个动作后,假装严厉的说道:

“爸,不是说好了吗?不能抽烟。”

邓小平闻言,做无奈状,随即哈哈大笑,对周围人说:

“大家请看看,我这个人不自由啊,受人管制!”

随后,邓小平接着说道:

“不让我抽烟,也不是不可以,但会见外宾的时候,茶几上总得摆个碟子,放几支烟,装装样子嘛!不然外国记者又会乱猜测,说我身体不行了,烟都不让抽了……”

尽管邓小平这样说了,但或许是因为萧榕没有发话,邓小平会见苏联外长时,桌子上依旧没有给他摆放香烟。

这一年的五六月,中国心血管内科权威人士陶寿淇教授来看望邓小平时,看到他正在抽烟。

了解到邓小平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碍后,陶寿淇劝说邓小平:

“我们国家希望您长寿,全国人民也和医生一样,希望您长寿。现在还继续抽烟对您的身体是不利的,还是不抽了吧!”

邓小平看了看手中烟,又看了看陶寿淇教授,缓缓说道:

“不抽也可以嘛!”

说完,邓小平就将手里的烟,丢进烟灰缸。自此以后,邓小平再也没有抽过烟。

邓小平这样的表现,让人有种“急刹车”,戛然而止的感觉,这让陶寿淇教授有些意外,

他还以为,邓小平只是说说而已,毕竟邓小平当时是一个有着几十年烟龄的85岁老人,想要戒烟太难了。

但是,邓小平确实做到了。他生前没有抽完的三支熊猫牌香烟,一直保留至今。

2004年,那三支香烟,在邓小平故居陈列室,首度对外展出。

其实,不只是烟,邓小平对于其他几个爱好,也同样如此,非常有节制。

有人曾说,萧榕曾经搅过父亲邓小平的牌局。萧榕听到这个传言后,嘿嘿一笑说道:“没有的事,父亲退休后,生活非常有规律,晚上打牌打到十点,就会准时收兵"。”

对此,邓小平的牌友聂卫平,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肯定了萧榕的话。

聂卫平说

:“邓小平晚年的时候,打牌只打到十点钟,这是老爷子的子女们,尤其是毛毛(萧榕的小名)立的死规矩。老爷子和牌友们都很自觉,像是军人执行命令一样坚决。”

对于十分钟爱的游泳,邓小平同样如此,说停就停。

邓小平非常喜欢大海,邓林说:“父亲不喜欢在游泳池里游泳,他觉得游泳池太小了,那里的水是死的。大海却不同,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在大海里游泳,有一种搏击的感觉。”

这与邓小平的性格非常像,他的一生,都在顶着风浪,勇往直前。

因此,邓小平每次去北戴河的时候,都要下海游泳,无论天有多冷,风有多大,他都不舍得放弃游泳的机会。

1992年,是邓小平最后一次到大海里游泳。他一共下海八次,每次大约45分钟。

当时,医疗组考虑到邓小平年纪大了,不想让他下海游泳。邓小平特别想去,不停的问身边的人天气、水温的情况。

看到邓小平这么想游泳,医疗组经过讨论,最终还是同意让邓小平下海了。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下海游泳了,邓林发现,父亲邓小平更多时间,是坐在房前,恋恋不舍地望着苍茫的大海。

此次北戴河之行结束后,注意到邓小平游泳动作缓慢的医生,便劝说邓小平:

“您上了年纪了,体力不如以前了,如果在水里浸泡时间过长,会容易受凉,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不到海里游泳?”

邓小平觉得医生说的有道理,回应道:

“不游就不游吧!”

从此以后,邓小平就再也没有到北戴河游过泳。

对此,陶寿淇教授敬佩的说道:

“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作风,也表现在他对待生命的态度上,老了就承认老了,医生认为不合适的,他都认真遵守……”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全国人民听闻噩耗万分悲痛。香港市民扶老携幼,走进灵堂,跪地痛哭。

有位老先生知道邓小平喜欢抽烟,就买了很好的香烟,放到邓小平的灵堂,送别伟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建文帝朱允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最终被叔叔把位置给夺了。细品那一段历史,其实那就是他的宿命。他的仁爱...
花脚大仙分享:埃及国家博物馆巡... 埃及国家博物馆巡礼12 花脚大仙分享 埃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
原创 明... 古代中国作为衣冠上国,历朝历代都有着严格的服饰制度。作为国家的典章制度,服饰制度起到了礼序国家、稳定...
明末辽东真正的名将:一生战功卓... 大明炮神袁崇焕,一炮崩死努尔哈赤,镇守辽东十余年,可结果死在了多疑的崇祯手上。很多人说袁崇焕是大明忠...
海昏侯文化再添新成果 儿童绘本... “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
原创 仗... 在古代,有一句名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这是明朝官员曹学佺在处理一桩离奇案件后对贪利...
原创 中... 对于梦的定义是白天所思考的事物,在夜晚之中变化而成的一种虚构事物。天宝14年,也就是西方纪元公元74...
原创 三... 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创下三国时期一段佳话。功成名就时,刘备为帝王,张飞关羽为名将。 在建国前,也有...
原创 最... 金钱,是人们保持自由的得力工具,如同卢梭所言:“有钱能使鬼推磨,缺油难点阎王灯。”从古至今,金钱一直...
从浦东到浙东,他牺牲在了黎明之...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光芒穿透了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