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齐桓公身死霸灭,而晋文公死后,晋国仍可延续其百年霸业?
创始人
2024-11-17 05:44:03
0

原标题:为什么齐桓公身死霸灭,而晋文公死后,晋国仍可延续其百年霸业?

提到春秋五霸,有一个问题经常被人忽视,那就是在五霸之中,只有晋国保持了长期的霸权,同时作为中原霸主,他东面是齐国,西面是秦国,南面则是楚国,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自然能够保持长久的霸业和威慑,和开创晋国霸业的晋文公有很大关系,尽管重耳在位不过几年。

尊王攘夷:身死霸灭的齐桓公。

齐桓公最早称霸于诸侯,得益于管仲的辅佐和他自己的用人得当,如果仅仅从军事角度来看,齐国并不算成功,对于弱小的鲁国也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胜利。齐桓公的成功,源于管仲为他谋划的“尊王攘夷”的国策,这里面的尊王好办,那个周天子早已经失去了诸侯们的尊重,齐桓公则处处以天子之名行事,每当出征的时候,还要周天子使者坐在战车上,意思是我是替天子去讨伐你们,我就是正义之师、王者之师。

在齐桓公之前,诸侯们都已经不重视周天子,如今齐桓公把周天子又当成了香饽饽,周天子自然要配合齐桓公。这让我想起了轩辕皇帝,他当初也是用神农氏的名义去征伐那些不服从自己的部落的,做到了出师有名。尊王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号令诸侯,就没有了攘夷的可能,因为尊王不过是形式,攘夷则是诸侯们都关注的问题,因为戎狄之祸不是任何一个诸侯国可以独自面对的,当年西周就亡于戎狄之祸。

齐桓公不仅有形式上的尊重,也有实际上的行动,打击戎狄让他真正赢得了诸侯们的尊重。他替燕国对抗戎狄,燕王为齐桓公送行,不知不觉间就到了齐国境内,于是齐桓公索性把这部分的齐国土地直接划给了燕王,因为他要遵守王不离国土的选择,既然燕王已经涉足,那就索性把这块地交给燕王吧!

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鲁会盟时,齐桓公被曹沫用匕首所胁迫,并说:“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齐桓公没有办法,只好承诺退还土地。

已而曹沬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後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史记·齐太公世家》

见齐桓公答应了,曹沫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了,这个时候齐桓公有点后悔,打算不履行承诺,不给鲁国土地,并把曹沫杀死。

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於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於鲁。——《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赶紧阻止了齐桓公,并对他说:“你已经许诺了归还鲁国土地,如今反悔要杀死他,这是逞一时之快,但是会失信于诸侯,进而导致天下人反对,因此请您三思。”齐桓公于是把侵占的鲁国土地,全部都退给了鲁国。

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史记·齐太公世家》

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后,都认为齐桓公讲信用,因此纷纷来依附于齐桓公。对于南方的楚国,齐桓公并没有硬拼,因为齐国没有那个实力,他选择了和解,但客观上也阻止了楚国的北进。

齐桓公建立的霸业,随着管仲的去世和齐桓公宠幸刁牙等人而迅速衰落,因为这些人不是治世之才,而是祸乱的佞臣,他们趁着齐桓公病重,竟然丧心病狂的把齐桓公幽禁在宫殿里活活饿死,而齐国也随着齐桓公的死而陷入了混乱。

齐桓公身死霸灭的原因有三。第一是齐桓公的能臣管仲死的早,齐桓公失去了约束,放纵自己的结果,让他离霸业渐行渐远;第二是管仲的接班人都比齐桓公先死了,因此大权落在了刁牙这些奸诈之人的手里;第三是没有培养接班人,因此齐桓公死后,诸子陷入争夺王位的战争中,让齐国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第四齐桓公和管仲属于典型的孤君和孤臣,齐桓公没有合适的王子,管仲没有能干的家臣,缺少利益群体的支撑,因此只能逞一时之强,而不能守百年之业。

六卿主政:百年霸业的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但他实际上在位才几年的时间。但晋文公的积累是从他年少的时候就开始的,他从小就喜好养士,这可比后来的战国四公子要早的多了。

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 《史记·晋世家》

在晋文公重耳十七岁的时候,他的身边就有了很多为他出谋划策的能人,其中最出名的有五个人:第一位就是赵衰;第二位是他们舅舅狐偃;还有贾佗、先轸、魏武子三人,他们五个人构成了重耳的核心团队,重耳的很多重要决定,都来自于这个团队的谋划。

从此五士,其馀不名者数十人,至狄。——《史记·晋世家》

骊姬追杀重耳时,除了这五个人外,跟随在他身边,一起逃到重耳母亲的国家狄国避难的还有几十号人。

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耳,生伯鯈、叔刘;以少女妻赵衰,生盾。——《史记·晋世家》

对于重耳和他带来的人,狄国国王很重视,把两个美女分别许配给了重耳和他最重要的家臣赵衰。通过这件事,重耳和赵衰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这让我想到了后来的刘邦和樊哙,刘邦娶吕雉为妻,樊哙则娶吕雉的妹妹吕嬃为妻,因此樊哙为了刘邦可以效死命,利益让两个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变得不可分割。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史记·晋世家》

重耳在列国流浪时,曾经到了卫国,但是卫文公并不礼遇他。重耳只好离开,半路上饿的厉害,便向路人祈求食物充饥,路边的人把土放在碗里交给了重耳,重耳很愤怒。这个时候,赵衰对他说:“你先不要生气,土地是国家的根本,这是要把国土交给您,你不仅不应该生气,还应该感谢他才对呀!”这就是赵衰的见识,重耳的第一家臣名不虚传。

行远而觉,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成子,偃之愿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史记·晋世家》

到了齐国,齐桓公厚待重耳,重耳不想离开了,于是他的家臣把重耳灌醉,而后放到马车上离开了齐国。重耳醒了过来以后,大怒要杀掉舅舅咎犯,咎犯并不害怕,还对重耳说:“你杀了我,就是成全可我,这是我的愿望!”重耳只好狠狠的说:“如果大事不成,我就吃了你的肉!”咎犯说:“如果事情不成功,我的肉又不好吃,不足以用来充饥。”重耳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前进。

晋文公继位后,赵衰成为了主政之人,到了晋文公去世,赵衰继续主政。赵衰去世后,他的儿子赵盾继续执政,稳固了晋国的政治格局。

晋始作六(卿),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旃皆为卿。——《史记·晋世家》

到了晋景公继位后,晋国开始进入了六卿时代,这个时候的晋国君主已经没有什么实权,晋国实际权力掌握在六卿手里,他们各自又有很多家臣,这些人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了共同的利益,自然要维护晋国的霸主地位。

晋国的霸权延续百年,直到三家分晋进入战国时代,才正式结束了霸权,但取而代之的则是三晋:赵、魏、韩,他们延续了晋国霸权,成为了制衡四方的力量。

国家之兴衰,不能寄望于一人,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和齐桓公一样身死霸灭。而晋文公去世后,因为有六卿和他们身后家臣的存在,保证了晋国霸业的延续,家国利益本为一体,他们要保证利益,就要维护晋国的霸权,这正是晋文公的高明之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音乐教授携带贝斯坐地铁被拒?广... 近日,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徐理反映,他带着贝斯在广州地铁安检时被拒。安检人员称其所带行李不符合规定,...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在他的手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诞生了,随后他建立了一系列适应中...
原创 粟...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粟裕完全有资格被授予元帅军衔,但是因为粟裕的一再请求,他最终被评为...
原创 9... 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过是一代人的沧桑变化而已。 1978...
中国又有两大盟友倒戈?印尼送3... 7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与越南达成新贸易协议,此消息引发国际关注,也为后续多国动向埋下伏笔...
原创 南... #深度好文计划# 侯景,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曾为东魏、梁朝将领,甚至当过“汉国皇帝”。但...
原创 假... 蒙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为秦帝国立下过汗马功劳,蒙恬更是北驱戎狄、收复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修筑万里...
原创 诸... 诸葛亮儿子,因说了6个字被孔明挥泪斩杀,刘禅直言:心疼丞相! 文|葩姐 相信大家对诸葛亮这个人都是非...
司马懿:从魏国重臣到晋朝开国君... 在三国鼎立的纷乱时代,英雄豪杰辈出,而司马懿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他以其深沉的智谋、坚韧的意...
原创 三... 导语:在战斗中如果有谁能够把敌人的战车掉转方向原路返回,这个人就会被授予折冲将军的称号,因为他所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