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不放火箭?鲁肃:他太精明,还藏了一计
创始人
2025-07-12 16:33:25
0

每当说起《三国演义》的故事,

期间种种情节让人津津乐道,“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舌战群儒”,都成为了十分著名的场景,而作为主角之一的诸葛亮,其智谋更是被描述的淋漓尽致,不但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更是精通天文地理,成为了赤壁之战获胜的关键角色。

而我们今天,不妨也分析分析其中一处知名画面:“草船借箭”,诸葛亮在不耗费钱粮的情况下,只在半夜用了数十条船,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就轻松从曹操水寨中骗取了10万支箭,用于备用1。

这让人感到佩服的同时,也深深让人感到疑惑,当时曹操选择放箭,是否为最佳的选择呢?

从曹操的角度出发,在此之前,曹操刚刚在江面一场小会战中失利,与此同时,又被周瑜设计,斩除了水军将领蔡瑁张允,只能用于禁等人进行代替,在水军操练尚且不成熟的情况下,避敌锋芒,拒绝作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必须提防对面的偷袭。

在不清楚敌军势力的情况下,射箭成为了一个不错的方法,然而有人或许会提及,

为何曹操不用火箭呢?实际上同船的鲁肃就会告诉你,幸好没放,诸葛亮太过于精明,实际上还藏了一个计谋。

先来说说火箭是否的存在的问题,中国最早记载火弓箭的文献,正是出现在228年三国对峙期间,魏军郝昭在射出的箭上装上了火把,焚烧蜀国诸葛亮攻城的云梯,从而守住了陈仓,从而达到了纵火的目的。

而孔明船只上,所扎的都是易燃的草人,一群战船一字排开,用火箭射击,岂不方便?

如果曹操真的这样做,恐怕只会中孔明的下怀,这是因为,在火烧赤壁当中,东吴水军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可以说是占到了极致,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黄盖的苦肉计更是立下重大贡献,但是这也正好说明,火船只有接近敌军营寨,才能够产生出最大的威力。

而诸葛亮的这数十只船,在如此接近曹军营寨的情况下,一旦射到,指挥船只直接冲进曹操营寨,那么措手不及的,反而是曹军。

从后续曹操和程昱交谈的片段不难看出,实际上他是提防了火攻的,只不过认为在缺少东南风的情况下,才放松了警惕,很显然曹操也想到了眼前的这一步。

当然,“草船借箭”也是有在正史上的主角,其实是孙权,当时的他乘坐大船前来观看曹军营寨,根据《魏略》提到:“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至于诸葛亮,并没有受到周瑜迫害,甚至两人可能连面都没有见过,毕竟诸葛亮在说服东吴抗曹之后就连夜返回了夏口,此时的周瑜尚且还在鄱阳湖操练水军。

而作者罗贯中,将其略微加工,于是就有了诸葛亮借箭的故事,但是这要在现实中,应该还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帝国,作为一种国家政治形态,通常指那些人口众多、国土广袤、经济军事实力雄厚的国家。在人类社会的演进中...
扬清风正气!广州持续深化骆秉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骆秉章是清代广东籍少有的正一品官员,首倡洋务、力行禁烟、为官廉洁、勤...
原创 不...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虽然只坚持了短短的14年,但这场农民运动...
原创 判... 近代的战争历史恍如昨日,人们在庆幸出生于和平年代时,更多是内心深处对军人的崇拜和感激,假使国难当头不...
石景山区博物馆之“玻璃钵” 随着1965年7月,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夫人华芳墓的发现,一批珍贵且精美的器物一一呈现在世人眼前,为研究...
原创 宋... 引言 宋夏战争爆发以来,宋朝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常常败多胜少——章楶在元祐六年(1091)二月至元...
原创 一... 要说东北是中国的大后方,可能好多人还没能反应过来。东北是大后方?东北不是前沿阵地吗?大后方不应该是大...
原创 解... “粟裕同志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这句话,在解放战争时期,简直成了陈毅老总的一句口头禅。不管任何人向...
「天天成语」(45)两鼠斗穴 ...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新闻网 【典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其道远险狭,譬之犹...
原创 1... “经9月4日晚三度谈话,思想已通,仍回第十纵队工作。” 1948年9月5日一早,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