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和刘邦关系这么好,刘邦为何杀他?难道因为他是吕后的妹夫?
创始人
2024-11-01 06:44:49
0

原标题:樊哙和刘邦关系这么好,刘邦为何杀他?难道因为他是吕后的妹夫?

樊哙和刘邦同属沛县,是刘邦起义之时就跟着的人。此后,樊哙更是多次建立军功,助刘邦成就霸业。而在鸿门宴上,如果没有樊哙的闯入,化解死局,刘邦能否逃脱还未可知。

因此,樊哙算得上是刘邦的心腹。然而,在刘邦晚年之时,他居然下令杀死樊哙,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刘邦称帝前后,樊哙和刘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刘邦称帝前,樊哙也是刘邦的下属,这没错。但是此时的君臣关系是不牢靠的。此时天下未定,项羽分封前,刘邦需要铲除暴秦;项羽分封后,刘邦需要抵抗项羽。

这时候的刘邦,是急需人才的。哪怕是萧何举荐一个名不经传的韩信,刘邦为了挽回颓势也会选择搏一搏,更何况是樊哙这样知根知底的人呢?

因此,此时刘邦和樊哙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上下级关系,更不如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刘邦需要大将替自己卖命,樊哙也需要抱上刘邦这个大腿建功立业。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并不是说樊哙对刘邦不忠。

举个例子,韩信此人灭赵,灭齐以后,就提出要做齐王,要掌管齐地。刘邦听说此事以后,便破口大骂,因为韩信此举无异于趁火打劫。随后,在张良的提醒之下,刘邦马上意识到自己不能失去韩信,于是同意了韩信的请求。从这里就能看出,刘邦表面上是这群人的统领,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受制于他们呢?

这种情况在刘邦称帝以后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这时候刘邦和樊哙的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臣关系。因为此时的刘邦已经没有外部的敌人,只剩下那几个拥兵自重的异姓王了。

刘邦和樊哙之间身份的变化,使得刘邦考虑事情的方向发生了转变

上面已经说过,刘邦称帝前后的君臣关系是不一样的。那么连带着刘邦思考问题的方向也就不一样了。

在刘邦称帝前,他想的是如何忽悠这些人替自己打江山。而刘邦称帝后,他想的则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江山,如何延续自己的江山。翦除异姓王,白马之盟的制定都是基于此。

此时,樊哙吕后妹夫的身份就显得十分碍眼了。大家都知道,刘邦晚年,其实是不想立吕后之子刘盈为太子的,而是想要立自己的宠妃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吕后干政。

刘盈性子羸弱,吕后性格强势,再加上吕后在朝堂之上有不少党羽,刘邦害怕自己百年以后大汉江山被吕后操控,因此他要尽可能的削减吕后的势力,废太子是如此,杀樊哙也是如此。

当刘邦将异姓王们除干净以后,樊哙等人就已经成为了朝堂之上最为显贵之人,再加上他吕后妹夫的身份,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就连自己最喜爱的卢绾都造反了,刘邦实在无法再信任这些人。因此,他想要杀了樊哙。

结束语

樊哙确实是刘邦的属下,但他更是吕后的妹夫。在刘邦称帝以后,他们两个之间就只剩下利益关系了。因此。刘邦杀他,也是理所因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单词... 今天给大家分享:家人们,有没有正在陪娃学英语的呀!今天来唠唠五年级英语上册(PEP)里超重要的这些单...
原创 在...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推翻之后,那时候的人们本以为会过上更加自由,令人向往的生活,没想到是进入到了另一个...
原创 大... 武昌起义以后,全国各省掀起了一波独立的热潮。这些独立的省份中,既有革命党人策划起义独立,也有立宪派组...
原创 大...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原创 太... 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夏商周的奴隶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社会,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始终走...
原创 吴... 朝廷的更迭期间总是名不聊生、天下大乱,多方面的势力水火不容,争得你死我活。很多势力在这时起义造反,或...
原创 吴... 刘玄初:清初战略大师,险颠覆清康熙,因吴三桂救子心切功亏一篑 关于刘玄初的生卒年份和早年的事迹,其...
原创 她... 在民国丽人王映霞的一生中一共经历过两个男人,郁达夫可以算得上是最富有激情的那一个。在还没有追到王映霞...
原创 恭... 恭亲王是晚清时期,一个被后人赋予巨大希望的人。很多人觉得,如果当初道光皇帝不是选择咸丰,而是选择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