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对于新中国历史来说是个值得缅怀的日子。1997年的这一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于北京逝世。
作为新中国诸多的开国元勋之一,邓小平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容易让很多人忽略的是,邓小平如此出色的理政能力早在当县委书记时就有过展现。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一脸懵圈!邓小平还当过县委书记!
没错,作为我党高级领导干部,他是为数不多当过县委书记的人。
一、瑞金因他而不凡
邓小平成功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并建立了工农红七军和红八军。当时军事领导叫李明瑞,此人原为李宗仁的部下,后来投靠蒋介石反李,之后又跟着红军打蒋。
1986年,邓小平还曾对旁人回忆:红七军的军事功劳很高,不过不要宣传我,主要依靠李明瑞勤劳能吃苦,还会带兵打仗。
不过,这样一位优秀的红军将领在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下被冤杀,作为政委的邓小平也被剥夺了指挥军队的权力,被派往瑞金当了县委书记。
当时的瑞金还不是中央苏维埃的驻地。同军队一样,“左”倾主义思想到处泛滥,弄得当时的瑞金人人自危。地主或富农出身的干部被前任县委书记李添富随意冤杀,当时被害的干部达到了400多人。
邓小平到达后,马上成立了工作组。自己化身为特派员,挨家挨户搜集关于李添富的恶行恶果。随后邓小平在代表大会上宣布了李的罪行,之后进行拘捕、处决。
李添富的结局很快让瑞金上下为之一振。那些被冤枉的党员干部和地主、富农也得以释放,抓捕调查活动也随之停止。瑞金出现了其他地区难得的平稳政治环境。
正是由于邓小平出色的工作,才让党中央下定决心将临时中央的所在地定在瑞金。
二、独树一帜的分田地
当时的苏区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目标。土地政策为:地主没田地,富户耕次田、小孩不分地。
邓小平主政瑞金后,马上将此等土地政策进行了更改。
俗话讲“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家里孩子多的根本就吃不上饭。他将儿童也纳入分地人口,将土地按人口平均再分配,有利地保护了孩子比较多的家庭。
同时他也不赞成对富农过多的打击,停止侵犯中农利益的政策。在当时苏区处理土地的问题上独树一帜。
邓小平还积极发展瑞金的工商业,恢复了之前被打击的烟叶、农具、药材等生产,还开办了公家的制烟厂、被服厂等。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1932年至1934年,瑞金人民认购了68万元的公债,借出25万担谷子。其中大部分都无偿奉献给了苏维埃政府。
可以说县委书记时期的邓小平就已经展现出了高超的才能。
三、实事求是保干部
后来邓小平调到会昌任县委书记,当地有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就是他实事求是地保护了干部朱秀歧。
有一天,一个绰号叫“朱胖子”的干部主动到县委报告。称昨天夜里,国民党“自卫队”的队长朱培初和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朱秀歧在一起喝酒,后者很可能叛变。
换做是其他人当县委书记,朱秀歧肯定先被抓起来严刑审问,即使侥幸活下来也得丢掉半条命,再说也几乎活不下来。
在大家纷纷要求把“朱秀歧抓起来”的呼声中,邓小平力劝大家冷静。他通过接触认为朱秀歧工作踏实、思想坚定,不似要投敌的人,什么事情还是先调查研究才好。
于是他又拿出在瑞金的工作风格,成立工作组到朱秀歧的老家调查。正调查呢,保卫局的人报告:朱秀歧带枪逃跑,被抓回来了!
这么看来证据确凿,大家说:这还有什么可调查的!直接枪毙完事了。
但邓小平坚持调查完毕才能审查。
经过调查发现,国民党的那个手枪队长朱培初和朱秀歧是老乡,不过有私仇。几年前两家因为盖房差点动了刀枪,所以两人不可能坐到一起喝酒。
那朱秀歧带枪逃跑是怎么回事呢?
朱秀歧坚称自己没有叛变通敌,是因为听说朱培初偷偷溜回了老家,自己想拿枪把他抓回来。可朱培初没见着,自己却被保卫局的人堵住了。
听到这里,邓小平让人把举报人“朱胖子”叫到现场对峙,结果得到报告称“朱胖子”是国民党特务,与朱培初喝酒的正是他。两人酒席间想出诡计,想借刀杀人除掉朱秀歧。
没想到遇到十分冷静的邓小平,导致两人阴谋破产。“朱胖子”也失去了潜伏的意义,和朱培初一起跑了。
写在最后,正是年轻时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为邓小平后来的脱颖而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