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拥有百年争议的袁崇焕,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通敌卖国的奸贼?
创始人
2025-07-11 11:02:23
0

作为明朝末期力挽狂、,抗清保国的忠心将领,袁崇焕的功绩是其他人所难以超越的。如果不是他奋勇抗敌,明朝很可能更早地走向毁灭,也不会又延续几年的统治。

然而袁崇焕这样的大英雄在明朝历史上却是极富争议的,最后因为“通敌谋反”的罪名被处死,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袁崇焕到底是明朝的大英雄还是通敌的叛臣?下面让我们走进他的传奇人生一探究竟。

一、天生将才

袁崇焕出生于万历年间,从小他就对军事战争极感兴趣,少时游历也多爱打听谈论边关情况。偶然在外遇到退役士兵,他也一定要详细地打听一番,请教作战兵法。

因年少时多次出门游历,他35岁那年才中了进士入朝为官,担任福建邵武知县。上任之后,他依然没有放弃打听边疆之事,没事的时候还会钻研兵书战法,心中仍然憧憬着前往边关保家卫国。

天启二年,袁崇焕奉命进京见驾,他的军事才能终于被人知晓,他也因此被破格留在了兵部任职,不必再回地方当个知县小官了。就在他刚刚留在兵部不久,第一次扬名的机会到来了。

后金大军贼心不死,多次入侵明朝边境,这次竟然直接攻陷占领了广宁。眼看着敌人就要逼近山海关,从而威胁到关内的明朝腹地,朝廷决定派一个厉害的将领镇守山海关,保卫大明江山。

虽然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但愿意去的将领并不多,因为谁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守住山海关。而就在这时,袁崇焕毛遂自荐站了出来,请缨去镇守山海关。

原来,早在这个消息传来之后,他就料到了山海关必然会有所变动,早早地去勘察了地形,对镇守此处有着十足的把握,才选择了自荐。这番豪气让朝中大臣钦佩,也让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拨给了他兵马粮草,让他去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不负众望,将辽东地区经营得井井有条,失业人员得到了妥善安置。军队也在他的调教下变得整齐精练,作战能力大幅度的提升。将士们对他这个将军心服口服,百分百的顺从尊敬。

不久后,袁崇焕连续在宁远、宁锦两次大战中力挽狂澜,成功阻击了敌军的进攻,也保住了明朝的版图与城中的百姓。边境的将士与民众无不将之视为救世主一般的人物。

宁锦之战后,明朝对参战的官员论功行赏,个个都加官进爵,唯有功劳最大的袁崇焕获得了最小的晋升与奖赏。而大功臣被轻视的原因是奸臣魏忠贤指使党羽弹劾了他。袁崇焕对此非常不满,直接怒而辞官,离开了朝堂。

二、言行有失

明熹宗驾崩之后,明思宗继位,比起自己的父亲,这位皇帝显然清醒贤明得多。他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去了大奸臣魏忠贤,随后为曾被他冤枉迫害的官员将领平反,袁崇焕就是其中之一。

重新被启用后,袁崇焕担任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全权负责登莱、天津等地的军务。明思宗给他如此大的军权,也是信任他的能力与人品,希望他能更好地保卫明朝江山。

在军事上,袁崇焕确实能力非凡,但人无完人,他并不是那种为了国家安康什么都不在乎的人。相反,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地位,当初愤然辞官就是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而这样的性格也为他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天启八年,袁崇焕回京汇报军务,朱由检对他的功绩赞不绝口。可能是天子的夸奖让他自信心膨胀,竟然夸下了五年就能复辽的海口。他本来就是随口说说,却没想到皇上吩咐了朝臣来问他具体的策略,这让他瞬间懵了。

幸而袁崇焕并不是个草包,回家思虑一番后,提出了一些复辽需要的条件。朱由检对他十分信任,当即表示让朝中其他四部全力配合他进行复辽之事。虽然此事勉强解决,但也能从中看出,袁崇焕说话办事常有不妥之处,虚荣心很强。

三、害人终害己

随着后金的逐渐逼近,沈阳迅速沦陷,明朝江山岌岌可危。幸而有一将领毛文龙率兵牵制住了后金的大部队,让他们不敢继续往前进攻。这个毛文龙是近几年崛起的将领,才能出众,功绩斐然,是朝廷武将中唯一能与袁崇焕分庭抗礼之人。

袁崇焕一向在军将中独揽大权,贸然出现了一个毛文龙让他十分不悦。一开始,他还打算收复毛文龙为己所用,但毛文龙野心极大,不仅不接受他的招揽,还开始与他处处作对,这让袁崇焕无法忍受。

为了削弱毛文龙的能力,袁崇焕曾多次以怀疑其贪污军饷为由,提议派遣文官前去管理军营的账目,但却多次被毛文龙拒绝。袁崇焕还提出改编毛文龙的部队,仍然遭到了言辞拒绝。

袁崇焕愤怒至极,很快痛下杀手,私下绑住了他,列出了十二条罪状,用尚方宝剑将他斩杀了。朱由检十分信任袁崇焕,对他的这种行为并无斥责,甚至还应他的要求增加了军饷。袁崇焕自以为没了威胁,生活更加惬意,但他却没想到此番行为为后金入侵埋下了伏笔。

就在处死毛文龙的三个月之后,再无牵制的后金率兵入侵,一路势如破竹,甚至一举攻到了京城前。为了防御京城,袁崇焕带领部队背水一战,终于以巨大的伤亡换得了京城的平安,逼退了后金大军。

袁崇焕本以为自己英勇救主必能换得高官厚禄,却没想到朝中竟然沸沸扬扬地传着他通敌的谣言。朱由检本就对他多年行事心中起疑,此次谣言更是加剧了他的怀疑,再加上一些仇视袁崇焕的小人陷害,袁崇焕被彻底“坐实”了通敌的谣言。

崇祯三年,袁崇焕因“通敌叛国”等多项罪名被凌迟处死,他的妻子儿女,兄弟姐妹也都因此流放。百姓们对他也是恨之入骨,完全忘记了他曾经保家卫国的功绩,在他行刑的那天各个拍手叫好。就这样,袁崇焕这个曾经的国家英雄走向了末路。

四、结语

纵观袁崇焕的一生,为国做出的贡献是极多的,完全称得上民族英雄。虽然杀死毛文龙,间接地导致了后金的长驱直入,却也拼死力挽狂澜,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的。如果不是行事疏漏过多,私欲过重,也不至于最后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实在是造化弄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出... 提起司徒美堂,可能知道人的人并不是太多,但要是提起天地会和陈近南,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说出那句“为人不识...
原创 怎... “曩者,天弃金、宋,历数在殿下祖宗,故以鞑靼部落起事沙漠,入中国与民为主,传及百年,至于殿下。古者帝...
原创 诸...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但诸葛瑾混得真的不比他弟弟差。而孙权明明知道诸葛瑾无能,...
原创 将... 文人打仗,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中,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就发生了清明节休战的事情。 1864...
原创 孙...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认可孙权最高的评价。其实,在曹操之前,袁术还评论过另外一位孙家儿郎,他曾...
原创 他... 众所周知,南宋是被元朝灭掉的。1276年,元朝大军抵达临安城下,南宋朝廷被迫出降。三年后,元朝将领张...
原创 十...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一幕深深吸引了观众,然而,为何最终轮到关羽斩杀华雄呢?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
原创 白... 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长平之战赵军主帅赵括,靖难之役时南军主帅李景隆。在军中,主帅的影响力非...
原创 拿... 事件简概:在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在欧洲范围内爆发了一轮大规模的反法战争,历史上的反法同盟战争...
原创 张... 有人说“大帅府一宅,民国史一半”, 这里所说的大帅府,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大帅张作霖的府邸。 张作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