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董卓进京后为什么第一个要杀的人不是袁绍,而是丁原
创始人
2025-07-11 03:32:04
0

东汉末年,董卓奉何进的征召率军赶至洛阳,初来乍到,他心怀鬼胎,原本只是想借机发难。然而,当他故意用言语挑衅天子刘辩时,却看到了刘辩的慌乱和群臣的沉默。这一切让他决定留下来,准备大显身手。袁绍虽然在这场混乱中畏首畏尾,但他心底的雄心却被激发出来。当他与西凉劲旅对峙时,他的勇气和真实面目都展露无遗。然而,尽管洛阳城暂时恢复了安宁,董卓却感觉事情似乎还没有结束。他开始担心少年天子刘辩是否会追究他们兄弟烧宫的责任,以及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甚至希望董卓这位看似恶劣的将军能够帮他渡过难关。

然而,当董卓抵达洛阳时,他才发现情况远比他想象的复杂。西园军、原属何进兄弟的部曲、执金吾丁原所率并州军、袁绍的私人武装,以及募兵归来的鲍信、张辽等势力汇聚在洛阳,形成了比凉州军数倍的庞大力量。董卓尽管以三千人马尝试完全控制朝政,但这在朝堂之上是一种天方夜谭。然而,董卓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冒险精神,他喜欢挑战,挑战越大,他的信心就越增加。在朝堂一片混乱的情况下,他看到了机会,决定在上下其手中大展宏图。城中的混乱为他提供了混水摸鱼的机会,许多人被他的“大变活人”的戏法所迷惑。董卓开始采取一些巧妙的手段,晚上悄悄地离开洛阳,然后在天明时分大张旗鼓地回城。他反复上演这出好戏,让吃瓜群众误以为他手下的兵马不可胜数。

袁绍虽然有些畏首畏尾,但却对董卓的强大表面所蒙蔽,不敢有所动作。鲍信曾建议袁绍趁董卓新到洛阳立足未稳之际,率军偷袭,但袁绍却选择保持沉默,对董卓心存畏惧。董卓则采用了“瞒天过海”的计策,通过夜间的军队调动,制造出看似庞大的兵力,成功地迷惑了许多人。然而,他的这一伎俩却被骑都尉泰山鲍信识破。鲍信看穿了董卓的小把戏,主动建议袁绍趁机偷袭,以一战擒获董卓。袁绍虽然心潮澎湃,但最终还是畏惧董卓的强大,没有采纳鲍信的建议。于是,鲍信失望地解甲归田,而原属何进兄弟的部曲则投入了董卓的阵营。

董卓的实力因此大增,他看到了收编并州军的机会。然而,丁原作为并州军的领袖,对抗董卓并不容易。董卓深知硬攻的危险,必须找到一个安全且高效的方式。他决定从内部着手,策反丁原的部下。吕布,原本是以弓马娴熟、骁勇善战而著称的武将,在丁原手下却被安排从事文职工作。这让吕布感到郁闷,他的武将本能让他渴望更具挑战性的战斗。于是,董卓看到了吕布的机会,提出让吕布杀掉丁原,同时答应将他任命为骑都尉,实现他的军事抱负。吕布欣然接受,最终成功策反,成为董卓的得力干将。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董卓成功地巩固了在洛阳的地位,操控朝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如果没有当初的侵略者,清朝也是苟延残喘,可能灭亡的还会更快一点。我们来看一下当时清朝所面临的问题。 ...
原创 王... 在《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的第78章中,我们聚焦于司马集团篇的第十章,深入探讨了“王与马共天下”...
原创 晋... 楔子: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第三子,小名稚奴,受封晋王。因体弱多病,幼年丧母,再兼善良孝顺...
原创 世... 康熙,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统治时期波澜壮阔,对中华帝国的巩固和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
原创 官... 官渡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就是建安五年(200年)十月曹操奇袭乌巢,而在此之前,曹操方虽然累计小胜,不至于...
明代绿釉刻花天童赐福梅瓶 明清时期,御窑大放异彩。永乐“为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1424),在1403...
原创 明... 近现代史上的一场巨大灾变,一直以来都扑朔迷离,被历史志书扣上“王恭厂灾”的帽子。据传言,这场灾变的起...
原创 南... 原创不易,敬请支持。 相关视频 : 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都那么厉害,为何都不曾踏上意大利半岛半步? 历...
原创 1... 1952年,中国竟然放弃对日本索要战争赔偿200多亿美元。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争议,明明日本发动的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