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犯了重罪的人为什么不直接杀掉,反而发配边疆呢?原因很简单
创始人
2025-07-11 00:32:13
0

经常看电视剧的小伙伴们会发现,古代的皇帝似乎特别喜欢把一些犯错误的大臣或者官员发边疆流放之类的。

要说最经典还要数施耐庵写的水浒传,里的很多英雄好汉因为惹怒了高层,动不动就刺配金印,然后打包发往全国各地。犯人被发配边疆,还要配上两个衙差押送过去,刺配流放上千里也是够苦的,如果不给两个衙差点好处的话,犯人还要带上好几斤的枷锁和手镣脚镣步行过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直接打入大牢呢?还能节省两个护送人员一路上的公费花销。

其实在古代,交通并不是很便利,什么传染病、瘟疫啊也是时常发生,一般被流放数千里的那种人,即使能侥幸躲过天灾人祸,到了目的地后,等待他的也是死路一条。所以说流放这种刑罚,在古代是仅次于死刑的。它不仅是对犯人肉体的摧残,更是对犯人精神的折磨。

关于流放的地点也是很有讲究的,历代君王都为此煞费苦心的制定出许多实施方案以供参阅。古代的中国,以中原地带较为繁荣,东北极寒、西南瘴气、西北戈壁这些地方反而成了犯人流放的最佳去处。皇帝千方百计设计出流放地点也不是脑子一热后的冲动,那是有深层含义的。

首先,在古代刑法中是否流放也是根据犯罪程度而定的,被流放的犯人往往都是皇帝永世不想再见到的人。对于一些曾经有过重大贡献的臣子,直接处以死刑,反而显不出皇恩浩荡。万一某日皇帝大赦天下,犯人或许还能落得个自由之身。流放之人能回来的几乎了了。

其次,流放地区都是偏远地带,气候环境比较恶劣,而且还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皇帝选择这样的地区也是为了加强汉族的统治。要知道单靠戍边的普通将士在边疆地区开荒,数量远远不够。想要取得的一个地方的统治权,首先就是要融入地方的生活,加大汉族人的占有比例,只有当汉族占据大多数的时候,管理起来就更为方便了。做为流放的罪犯是没有自由的,他们的任务就是无偿的为国家开荒拓土。所以说边疆的稳固也离不开这些囚犯的辛勤劳作。

最后,殖民统治,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一直是极寒之地,渺无人烟。在近代俄国占领远东地区之前,一直都是无主之地。历代帝王都以开疆拓土、八方臣服为傲。欧洲人最早也是把一些流放的犯人送到北美或者澳洲,他们就成了最早的殖民者。流放的犯人在北方地区开垦,修房筑路,不毛之地变良田。大大节省了朝廷的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送给即将西行朋友的临别诗。去西边工作都能这么哀伤,更何况是去坐牢呢?自古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如果被流放了,即使活着也如同炼狱。逃跑更无可能,人生地不熟的连个认识的人也没有。这种刑法到了清朝末期才被废止。好事的网友说要恢复这种刑罚,要把那些犯错误的人都送到边疆去。对此你怎么看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马... 猪嘴岭——兰州东面的一个几十户农家的小村。十九兵团指挥部就设在一家黄土泥墙围起的普通农家里。 彭德怀...
原创 古...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由水构成的。可以说我们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在当今社会中,面对地区大规模...
原创 如... 假如不是碰到风清扬令狐冲也就是一个莫大。 莫大,衡山派的掌门人,那个曾在嵩山大会上看大嵩阳手费彬不...
原创 “... 华太师出品,必属精品,欢迎关注。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挥师南下,反抗建文帝朱允文的削藩措施,史称...
原创 赵...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国家前行的道路。赵克石与朱文泉,这两位南京军区的高级...
原创 中... 近代中国经历了不少战争,这些战争都给中国的后续发展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中国没...
原创 藏... 在四川的某个小镇上,周先生拥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家族传奇,这份传承以一枚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为载体,静...
原创 《... 《白眉大侠》人物非常终终局怎样? 《白眉大侠》由单田芳凭据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清末古代文学作...
原创 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了一系列杰出的人物,其中一些更被视为圣人级别的存在。作为唯一现存的...
古代三大政权之后 赵、刘、朱族... 云石赵公祠 南越国开国武帝赵佗像 南汉的建立者刘龑 龙岗村朱家宗祠 明太祖朱元璋像 赵佗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