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急弦难奏和谐歌——始皇帝与二世胡亥
创始人
2025-07-11 00:01:49
0

前言

上一篇,我们大致了解了秦始皇收拢权力,统一六国之路。十年之间,他驾驭着手下的虎将们一口一口的吞下九州大地。可吞下之后,秦始皇又是怎么消化他们的呢?为什么这个庞大的帝国会如此脆弱?

开疆拓土

十年伐六国,秦帝国的战争动员能力与战争机器的恐怖让六国贵族不得不选择隐忍。自商鞅变法之后,这位精通人性的男讲师制定的军功爵制使得秦国士兵如狼似虎。

六国处在中原地界,北方的匈奴地、南方的百越地、西南的巴蜀地都处于待开发待开拓地带。秦始皇开始通过对这些地方的征服与开垦,来稳定帝国。

百越地区,相比较与中华文明的诞生地黄河长江流域,百越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开发还要等到明代对外贸易的开展。此时,秦始皇已经盯上了这片烟瘴之地。

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下诏命令大将屠睢征讨百越。屠睢兵分五路南下:一路攻东瓯与闽越(浙江、福建地区的先秦部落);两路攻打南越(广东一带);两路攻打西瓯(广西桂林一带)。

大军南下,最重要的便是粮食问题,如何保证大军能够有充足的补给来保证战斗力,成了摆在秦始皇面前最大的难题。在历史记载中:

“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

秦始皇命人修灵渠来沟通湘江与漓江,保证粮食补给可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但屠睢并没有等到这条运输线的修建前朝,他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一次百越人的夜间突袭中,屠睢被乱箭射中,箭头涂有剧毒,他的人生结束在了百越山区。那一夜,秦军浮尸流血数十万,秦始皇不得不派戍边卒们前来。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与赵佗再次进攻百越,这次进攻,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加上灵渠开通后,源源不断的粮食补给,终于,这场消耗战结束,南方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随着秦帝国对南方的治理,秦朝的先进技术也帮助百越地方从传统的部落文明快速过渡到农业文明。

就在南方拿命征战之时,北方战线上的伟大战争也在同时展开。

在欧亚大陆的北方从东北平原地区起,一直延伸到欧洲的匈牙利草原,这一条畅通无阻的草原地带孕育出来如斯基泰、蒙古等多个对大河流域的农耕民族产生致命威胁的民族,当然就包括匈奴人。

始皇帝三十三年春,秦军兵分两路,一路为蒙恬自上郡(今榆林附近)北出长城东征;一路由杨翁子自萧关(固原附近)出长城西征。

匈奴大败,秦军攻占河南地(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匈奴不死心,不断侵犯此地,第二年,蒙恬再次出兵,这次出名占领了高阙、阳山(今天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一带)、北假(乌加河以南地区)。自此,秦始皇“悉收河南地”,设置九原郡。

战争之后秦始皇开始通过“拜爵一级”这样的待遇吸引人口屯垦戍边使得北方边境线上开始恢复生机。同时,秦始皇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个大工程:连长城。

这片区域之前为赵国、燕国等国的边境,为了抵御匈奴入侵,他们已经开始修筑了多段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这些长城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

对于长城,一部分人调侃他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修建了长城北方少数民族依然还是南下建立了政权。但实际上,这不是长城没有了用,是统治者没用。

长城在雄主手中,是北击敌寇的根据地,能够为他们提供补给和休整条件;

长城在平庸之主的手中,是拱卫边疆的盾牌,北方的马蹄踏不进中原,即便翻进来进行了掳掠,军士也能迅速反应,找到突破口,让他们出不去;

至于长城到了那帮废物皇帝手中,不等北方南下,自己人就能推翻他们的统治。

而且修建长城与培养军队的费用比较,足可以为其省下一多半费用,用以恢复这个经历了百年战争的中华大地。

在经略西南方面,秦始皇派常頞出使夜郎,将夜郎划归蜀郡管辖,修筑著名的“五尺道”,使得自宜宾到昆明一路畅通无阻,使秦帝国的势力可以直接深入云贵高原,直接把控当地的部族势力。

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咸阳为中心,向四方伸展的秦驰道也开始修建,这些道路链接了中央与帝国的四边,有效地保证了前线的均需补给的快速运达。一旦有了道路,就等于是国家权力可以快速伸展到相关地区,使得中央可以控制地方。统一单位

后代在讨论秦始皇功绩时,最为后人称颂的的便是他的统一度量衡。

我们之所以自秦始皇之后到今天,最不允许国家分裂;操着不同口音,但还能在一起生活,起点都是因为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

春秋战国,诸侯国在本国有足够的权力自造货币。这导致各省之间的商业贸易极为繁琐,出现了刀币、贝币、铜币等各式各样的钱币。作为一个同一国家,没有一个统一市场的话,接下来的便一定是经济失控国家分裂。

同样的,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公平,不同国家的不同度量单位容易使得社会不法商贩从中扰乱市场公平环境,参考曹操让王垕小壶分粮的故事。

对于一个统一国家,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些民生问题搞不定,只靠武力的统一必然不会长久。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系到这个社会最基本的问题:统一文字。

秦朝使用篆书,各诸侯国也有自己的文字,不能统一的话,任由其演化,终将变得互相不认识,这样以来,人们之间的认同感会愈发下降,最终导致分裂。但秦始皇的统一文字不是是所有人用我这一种文字就完了。

在丞相李斯的推行下,秦朝将自己以前使用的大篆改良成为了小篆,使得文字开始在轮廓、笔画、结构上开始定型,使得文字更加符号化,立意更加明确。减少了书写困难与认字不清,让文字可以更加普遍的推广开来。

许多人在看欧洲史的时候都喜欢感慨秦始皇的伟大举措,确实,这就是秦始皇能够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欧洲的拉丁语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去创新,导致最后,拉丁语成为一种只有教廷会使用的“死预言”,各地的方言逐渐被地区人们用开,形成今天的德语、西班牙于等语言。急功近利

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始皇开始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就要离开人世了。年轻时敢闯敢干敢拼,到了老年反而有些惧怕。他一方面开始派人求仙问药,一方面开始加速自己功绩的执行过程。

可这是什么社会,这是个经历了几百年分封诸侯贵族统治的社会,一下子变成了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国家,然后之前的钱不管用了,开始用新的钱;之前的称不能用了开始换新称。这个社会需要休息,当年秦始皇等不了他们休息。

所以,他开始严刑峻法,来推进他的政策;他开始上马各项超级工程,征发徭役去为他工作;他开始强迫百姓戍边,让边疆恢复生机。他太心急了,老百姓再有韧性也有被他拉到临界点。

六国贵族还在,秦始皇没有杀绝,因为他们和秦朝的统治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他们杀绝,自己的政府也要受到牵连,可他们,终将成为这个帝国崩溃的那一桶炸药。篡位无德二世皇——胡亥

终于,秦帝国倒数第二位皇帝登场。

始皇帝三十七年,秦始皇外朝视察工作,胡亥跟随,在返回途中,身体不适。秦始皇已经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了,于是给扶苏写信,让他回咸阳参加丧礼。

实际上,这里就能明白秦始皇要让扶苏称帝。他病在哪,不应该让儿子来看自己吗?为什么直接去咸阳?因为在咸阳扶苏才能把控朝局。但这封信被赵高藏起来了。

秦始皇死了,他为自己修建了一座极其奢华的地宫,可他此时,却躺在咸鱼之中。李斯、赵高、胡亥篡诏,逼死了扶苏,胡亥继位。

这位二世上台后,先开始清洗自己的手足。先是在咸阳,一口气杀死自己十二个兄弟,随后在杜邮,把自己六个兄弟和十几个姐妹活生生的碾压致死,历史上杀自己兄弟手足的有,但用如此手段杀死如此多的,胡亥第一,没有第二。

在给自己兄弟消消乐之后,他把目光钉在了功臣身上。在赵高的撺掇下,蒙恬兄弟、李斯、冯劫等一众朝臣进皆被他杀害。

李斯看到赵高如此得胡亥恩宠,于是也开始出馊主意,他给胡亥上疏,要严刑峻法,镇压百姓,重用酷吏。

这下子,在秦始皇时期绷紧的弦儿彻底断了。不过,李斯作孽,也自有天收,他被赵高陷害,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颇有“请君入瓮”滋味。最后,李斯先是被黥面(脸上刺字)之后劓刑(割鼻子)再被砍掉左右脚,之后腰斩(腰斩之后这个人是还活着的,然后疼死)死后再被做成肉酱。不仅李斯,他全家人都被杀害。

中国皇帝昏庸者中,说实话,很少有胡亥这种了,他的残暴与荒唐最终引起了民众的反抗,人们已经受够了这种类人生物的统治,大秦帝国瞬间土崩瓦解,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纷纷拉起队伍,开始了反抗暴秦之路。

秦二世三年,秦军将领章邯在战争中连连失利,帝国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九月,刘邦攻进武关,这让赵高开始策划“指鹿为马”,再次大肆清除异己,最终,他与女婿阎乐合谋,杀死了胡亥,立子婴为帝。

他认为,子婴也是一个他可以摆弄的角色,毕竟他已经把不听自己话的人杀得差不多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子婴也是个狠角色。

子婴继位,立即下令诛杀赵高,这个祸乱秦朝的元凶终于死在了刀下,但他死之前,拉下了大秦帝国为其陪葬。

子婴投降刘邦,但最终被项羽杀死,他屠灭了整个咸阳城,烧没了咸阳宫,秦帝国正式落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梁... 在南北朝时期,皇帝是个高危职业,皇位更迭之快令人不敢想象,而萧衍则是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皇帝,没有之一...
原创 李... 公元621年,李世民取得了虎牢关之战的胜利。 在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艰苦战争后,李世民终于打败了王世充...
原创 清... 公元1683年,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国际战争,即雅克萨之战。起因可以追溯到1632年,明...
南昌新发现认定一处名人石刻 为... 江西民生新闻讯目前,南昌市各地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各级调查队员们...
原创 司... 提起司马迁,大家都知道是《史记》作者,其实司马迁不仅是史学家,他还是个天文学家,而且还是汉历的创始人...
原创 看... 电视剧《大明风华》以历史上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和第二位皇后孙氏为创作灵感,孙若微和邓家佳分别饰演...
原创 一... 汉王朝在王莽篡汉十五年后能得到重建,有汉王朝两百年来为民众所认可的社会因素,但也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历史...
原创 陈... #深度好文计划#南朝陈在劣势中步步沉沦,北朝一统天下的剧幕已然拉开,何人能扭转乾坤?历史的车轮无情碾...
原创 霍... 霍光、司马师、董卓,三位历史上的权臣,各自在废立天子的过程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手段和结局。这不仅是一段...
原创 太... 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富有天下的他本该意气风发,但是他的一生过的可谓是憋屈至极,从始至终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