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囚犯秋后问斩前,在断头饭中,为何要放上一块腥臭了的肉?
创始人
2025-07-10 23:02:18
0

在西汉时期,西汉大学者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说法。在后来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独尊儒术”,在后来的历朝历代儒家学说也成为统治思想,被各朝各代被实行。在“天人感应”的说法中,国家的各项礼仪活动,都要遵循四时的要求。

在犯了死刑的罪犯身上,就有“秋后问斩”的制度,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何会实行“秋后问斩”的制度呢?根据儒家学说,春天代表了万物复苏,夏天代表了万物生机勃勃,秋天则是万物凋零的时刻,冬天则是万物孕育生命的时刻。在古代统治者心目中,儒家学说对应的“天人感应”,意味着秋天是终结罪大恶极者最好的季节,因此“秋后问斩”的制度开始在各朝各代实行起来。

对于“秋后问斩”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古代统治者比较仁厚,他们也怕出现冤假错案,因此对于死刑犯,都处以“秋后问斩”,如果犯人真有冤情,他的家人还可以替他伸冤,也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秋后问斩”的制度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实行,在春秋时期,楚庄王对于犯下死刑的罪犯,都判处他们第二年秋天问斩,原因也是为了避免冤假错案。在古代侦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出现冤假错案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因此楚庄王为了避免冤假错案出现的可能,实行了“秋后问斩”的制度。楚庄王不愧为为春秋五霸主之一,他率先实行“秋后问斩”的制度,体现了他的仁心。

在犯人问斩前,各朝各代都有给犯人“断头饭”的习惯,这些犯人罪大恶极,但是出于人文关怀,在这些犯人被处斩前,各朝各代还是给死囚们一顿丰盛的“断头饭”,让他们享受世间最后的美好。各朝各代对断头饭的规定不同,在最富庶的宋代,直接规定“断头饭”的食材不能少于五千文,可见是一顿丰盛大餐了。

而一些朝代的断头饭中,还有加料,那就是一块腥臭的肉,为何在一顿美味的饭中,要放入一块难以下咽的臭肉呢?原来,古代人都比较迷信,在传说中死去的人,要喝了孟婆的孟婆汤,走过奈何桥,才能重新轮回转世,而在奈何桥有一条恶犬,每个过奈何桥的逝者,如果不给恶犬吃臭肉,就会被恶犬吃掉,无法轮回转世。因此在死囚的断头饭中,狱囚会加入一块腥臭的肉,就是死囚带给那条恶犬的。当时的死囚们看到饭菜里的腥臭肉,都会感激涕零,下跪跪拜狱卒们,可见古代封建思想对人的影响。

断头饭体现了古代的人文关怀,一块腥臭肉让死囚们心理放松,安然接受了命运的裁决,事物的存在可能我们当代人无法理解,但是它总是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比如这块腥臭的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梁... 在南北朝时期,皇帝是个高危职业,皇位更迭之快令人不敢想象,而萧衍则是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皇帝,没有之一...
原创 李... 公元621年,李世民取得了虎牢关之战的胜利。 在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艰苦战争后,李世民终于打败了王世充...
原创 清... 公元1683年,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国际战争,即雅克萨之战。起因可以追溯到1632年,明...
南昌新发现认定一处名人石刻 为... 江西民生新闻讯目前,南昌市各地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各级调查队员们...
原创 司... 提起司马迁,大家都知道是《史记》作者,其实司马迁不仅是史学家,他还是个天文学家,而且还是汉历的创始人...
原创 看... 电视剧《大明风华》以历史上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和第二位皇后孙氏为创作灵感,孙若微和邓家佳分别饰演...
原创 一... 汉王朝在王莽篡汉十五年后能得到重建,有汉王朝两百年来为民众所认可的社会因素,但也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历史...
原创 陈... #深度好文计划#南朝陈在劣势中步步沉沦,北朝一统天下的剧幕已然拉开,何人能扭转乾坤?历史的车轮无情碾...
原创 霍... 霍光、司马师、董卓,三位历史上的权臣,各自在废立天子的过程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手段和结局。这不仅是一段...
原创 太... 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富有天下的他本该意气风发,但是他的一生过的可谓是憋屈至极,从始至终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