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囚犯秋后问斩前,在断头饭中,为何要放上一块腥臭了的肉?
创始人
2025-07-10 23:02:18
0

在西汉时期,西汉大学者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说法。在后来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独尊儒术”,在后来的历朝历代儒家学说也成为统治思想,被各朝各代被实行。在“天人感应”的说法中,国家的各项礼仪活动,都要遵循四时的要求。

在犯了死刑的罪犯身上,就有“秋后问斩”的制度,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何会实行“秋后问斩”的制度呢?根据儒家学说,春天代表了万物复苏,夏天代表了万物生机勃勃,秋天则是万物凋零的时刻,冬天则是万物孕育生命的时刻。在古代统治者心目中,儒家学说对应的“天人感应”,意味着秋天是终结罪大恶极者最好的季节,因此“秋后问斩”的制度开始在各朝各代实行起来。

对于“秋后问斩”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古代统治者比较仁厚,他们也怕出现冤假错案,因此对于死刑犯,都处以“秋后问斩”,如果犯人真有冤情,他的家人还可以替他伸冤,也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秋后问斩”的制度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实行,在春秋时期,楚庄王对于犯下死刑的罪犯,都判处他们第二年秋天问斩,原因也是为了避免冤假错案。在古代侦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出现冤假错案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因此楚庄王为了避免冤假错案出现的可能,实行了“秋后问斩”的制度。楚庄王不愧为为春秋五霸主之一,他率先实行“秋后问斩”的制度,体现了他的仁心。

在犯人问斩前,各朝各代都有给犯人“断头饭”的习惯,这些犯人罪大恶极,但是出于人文关怀,在这些犯人被处斩前,各朝各代还是给死囚们一顿丰盛的“断头饭”,让他们享受世间最后的美好。各朝各代对断头饭的规定不同,在最富庶的宋代,直接规定“断头饭”的食材不能少于五千文,可见是一顿丰盛大餐了。

而一些朝代的断头饭中,还有加料,那就是一块腥臭的肉,为何在一顿美味的饭中,要放入一块难以下咽的臭肉呢?原来,古代人都比较迷信,在传说中死去的人,要喝了孟婆的孟婆汤,走过奈何桥,才能重新轮回转世,而在奈何桥有一条恶犬,每个过奈何桥的逝者,如果不给恶犬吃臭肉,就会被恶犬吃掉,无法轮回转世。因此在死囚的断头饭中,狱囚会加入一块腥臭的肉,就是死囚带给那条恶犬的。当时的死囚们看到饭菜里的腥臭肉,都会感激涕零,下跪跪拜狱卒们,可见古代封建思想对人的影响。

断头饭体现了古代的人文关怀,一块腥臭肉让死囚们心理放松,安然接受了命运的裁决,事物的存在可能我们当代人无法理解,但是它总是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比如这块腥臭的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元... 谁抄谁?很明显,朱元璋是绝对不可能抄清朝的元素周期表,毕竟清朝已经是几百年后的事了,他并不能穿越时空...
原创 2... 你敢相信吗?韩国第六任总统、韩国军人、政治人物的卢泰愚曾公开表示,自己的祖籍在中国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
四年级上册语文写字表字帖描红5... 今天为大家分享:四年级(上)语文写字表字帖描红,涵盖 “潮、据、堤” 等生字,包含读音、笔画、部首、...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举行2025届... 7月10日,“智启未来 踏梦前行”庆阳市东方红小学2025届六年级毕业典礼暨艺术节展演在学校礼堂举行...
原创 历... 古代,战争是生活的主旋律,名将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典范。正因如此,才有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原创 清... 1644年清兵入关,可以说这一年满清夺取大明王朝江山的过程,其实死于战争的并没有多少人,绝大部分人死...
原创 明... 即使是帝王,也挡不住岁月和疾病的侵蚀,朱元璋身患重病,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此时在他身边伺候的...
原创 明...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仅受到万人敬仰,而且还有近...
原创 为... 圆明园,曾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建筑群,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占地3.5平方千米,规模宏伟,是古今...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草根出身,最开始是一个农民和亭长,却能在后期与西楚霸王项羽斗得不分高下。项羽何许人想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