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工业遗产 推动新型工业化
创始人
2025-07-10 21:32:35
0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记者王天乐)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协办的“156项工程”与新型工业化专题座谈会在京举行。

会上,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国史学会、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新中国工业史研究、宣传和教育特别是相关工业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保护开发等开展深度合作。

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在会上表示,“一五”计划和“156项工程”建设距今已有70来年,它不仅建成了一批国民经济骨干企业,培育出一大批技术人才和工人骨干,为后续经济建设播撒了无数优良种子,而且这些企业老厂房、老建筑还承载了对前人奋斗业绩和宝贵精神的记忆。我们要充分研究“156项工程”对今天的启示,唤醒人们对新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识,通过对这一历史的研究宣传,以及对这些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龚宪在会上表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仅需要物质技术发展的刚性支撑,更需要文化的柔性力量。“156项工程”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新中国工业的基本骨架,不仅留下了大量宝贵工业遗产,还诞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精神财富。要加强统筹谋划,做好“156项工程”价值挖掘和梳理,推动有价值资源的整体性保护开发,加强工业文化传播,讲好中国工业故事,提升中国工业软实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强调,“156项工程”曾经承载了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使命,为建立独立完整的大国工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许多“156项工程”企业仍然是“国之重器”,站在我国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深入研究和宣传“156项工程”及有关企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贡献,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较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来源:人民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梁... 在南北朝时期,皇帝是个高危职业,皇位更迭之快令人不敢想象,而萧衍则是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皇帝,没有之一...
原创 李... 公元621年,李世民取得了虎牢关之战的胜利。 在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艰苦战争后,李世民终于打败了王世充...
原创 清... 公元1683年,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国际战争,即雅克萨之战。起因可以追溯到1632年,明...
南昌新发现认定一处名人石刻 为... 江西民生新闻讯目前,南昌市各地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各级调查队员们...
原创 司... 提起司马迁,大家都知道是《史记》作者,其实司马迁不仅是史学家,他还是个天文学家,而且还是汉历的创始人...
原创 看... 电视剧《大明风华》以历史上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和第二位皇后孙氏为创作灵感,孙若微和邓家佳分别饰演...
原创 一... 汉王朝在王莽篡汉十五年后能得到重建,有汉王朝两百年来为民众所认可的社会因素,但也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历史...
原创 陈... #深度好文计划#南朝陈在劣势中步步沉沦,北朝一统天下的剧幕已然拉开,何人能扭转乾坤?历史的车轮无情碾...
原创 霍... 霍光、司马师、董卓,三位历史上的权臣,各自在废立天子的过程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手段和结局。这不仅是一段...
原创 太... 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富有天下的他本该意气风发,但是他的一生过的可谓是憋屈至极,从始至终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