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砍头多残忍?洋人目击斩首细节:刽子手砍33个不到三分钟
创始人
2025-07-10 20:32:27
0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古老的封建文明就开始和西方文明接触,这一过程说不上谁好谁坏,但可以肯定的是东西方的碰撞酝酿了很多的冲突与反差。

其中自然有清朝政府迷信西方工业文明,同时又利用封建迷信去打倒洋人的愚蠢。但同样的,也有很多西方人目睹了封建时代的野蛮,以至于他们将整个中华文明进行了偏见式的定义。

例如,在一些洋人的回忆录里面,就曾经着重地提到过清朝政府砍头的场景。对于这些西方人而言,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血腥的场面,而且那些刽子手砍头的速度快到让他们难以置信。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个场景呢?

关于砍头的场景,作为现代人肯定不能亲眼目睹,但是我们可以从电视剧中管中窥豹。大体上好像是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刽子手,然后吐一口酒在鬼头大刀上面,接着就是一刀砍下对方的人头。

由于电视剧里面经常用ps图片或者用镜头转场,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大刀落下,以及转镜头的鲜血,所以在我们看来,虽然砍头好像非常残酷,但也没有那么大的视觉冲击感。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砍头可比电视剧要残酷得多,而且砍头还是一门手艺活。

根据晚清的一些文献记载,所有砍头的人都需要非常精湛的技术,而且需要老师傅经过几年时间的仔细培养。首先想要成为一名砍头的人,必须要有着健壮的膀子,而且还要有着凶神恶煞的气质。

因为在古代社会,一般都认为砍头是一件容易招惹鬼魂的事情,所以需要有煞气,镇得住场子,否则是很危险的。

其次,在跟随老师傅学习的那段时间里,所有的砍头人都必须要每天练习砍冬瓜。但比较有趣的是砍冬瓜的过程,可不是单纯靠着蛮力,而是要讲究巧劲,他们会在冬瓜上画一条线,必须要随时随地能够砍中这条线才能合格。

等到砍完线的练习以后,他们就开始接触一些老的动物进行刀上操作,在砍头的过程中必须要简单快速,不得有丝毫耻辱,至少不能卡刀。

如此来来回回几年甚至是十几年,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砍头人。但仅仅还只是合格的程度,因为砍动物和砍冬瓜只是一个正常操作,一旦真的去砍人头的时候,这过程会伴随着恐惧激动,还有鲜血,很多新手还真应付不了。

所以从新手到老手的过程,同样也需要一个惨烈的磨练,而且还需要老师傅时刻盯着。

所以说站在当时封建时代的角度来看,砍头是一门手艺活,也是一个非常地道的职业。官府对于这些人其实还是比较尊敬的,而且给予他们的报酬也是比较高的,没砍一个头也有几两银子的奖赏。

但是这一切仅仅只是在封建制度里面显得比较正常,而且会显得比较阳刚,但是在西方人看来那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大量的西方人尤其是传教士开始来到中国的领土,而且还在内陆进行生活。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洋人只是聚集在传教士教堂里面,还有大使馆,基本上不和中国人交流。

但随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洋人得到了治外法权,也开始在中国领土上随意地走动,甚至深入其中。

于是,这些好奇的西方人就开始追索着书中描绘的东方文明,希望看一看伟大的瓷器,看一看孔子的哲学。但可惜的是,这些洋人看到的和这些东西没有一毛钱关系,反而是看到了恐怖的杀人场景。

据一位洋人的回忆录记载,来到大清帝国以后,什么都很无趣,虽然他们有哲学,有瓷器,有丝绸,还有了不起的诗歌,但是那些读书人不喜欢与我们交流。不过,在这枯燥之际,朝廷也会搞一些大型的活动,他们会到处敲锣打鼓,甚至到处贴着红色的告示让大家一起去看热闹。

这个洋人还以为是什么大型的娱乐活动,于是也跟着老百姓一起挤过去观看,只见众人围观的中心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平台上面绑着先后绑着33个犯人。只见这些人的眼神一片死灰,身上绑着锁链,头上也插着带有中国特色的令牌。

只见堂上长得比较猥琐的县官一拍木板子,站在犯人旁边的一个彪形大汉,就拿着大刀子取下了这些人头上的令牌,然后挨个杀人。

应该说洋人曾经是土匪和强盗,也曾经被号称武德充沛,所以他们不害怕杀人的场景。但是这些人还是被大清帝国的恐怖场景给吓到了,只见擦的一声,一个人头就落了下来。然后那个标准大汉一直没有停歇,连续对33个人进行了擦的一声处理,于是33颗头颅挨个落地,整个过程大概只有三分钟。

看着鲜血横飞的场景,看着那干脆利落的大刀,还有那冷酷无情的彪形大汉,这位洋人第1次感觉到了不适应,甚至还开始了呕吐。

但与这位洋人的反感现象不同,周围的民众却都在呐喊,他们似乎非常喜欢鲜血,而且在这一刻原本麻木的清朝人显得更加具有热情。

这一现象对这位洋人的刺激很大,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面反复提到这一点,并且还说到一个人的生命有多长,大概只有6秒钟,我们无法想象6秒钟人死前会经历什么,会不会疼痛,会不会回忆自己的一生,而那个冷酷的刽子手好像死神一样,比大清帝国的统治者还要可怕。

从这位洋人的回忆录可以看出,在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西方人看来,清朝统治者的残暴实在是有些让他们不能接受那快捷的砍头场景,那周围欢愉的群众,似乎都在暗示着这个政府出了问题。

当然历史时隔多年,我们无法进行细致的对与错的点评,但应该肯定的是清朝在当时的确有些残暴,这种残暴相对于封建体制而言是正常的,但相当于整体进步的文明社会而言,的确有些不堪入目。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场景,所以西方人把清朝定义成野蛮,把他们的形象和丑陋的辫子挂钩。不得不说,当时的东西方文明交融,还真是让人失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中国古代铜镜起源演变全史 和中国、日本古代的小型微型铜镜 作者:孙汝初 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会 ...
中轴线:关乎中华文明,关乎人间... 北京中轴线鸟瞰 新华社发 广州古代传统中轴线和近代传统中轴线(...
原创 由...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的一个政权,起源于今天的长白山一带,其著名的领袖努尔哈赤因祖辈世代为建州左卫指...
原创 诸... 语言被称为一门艺术,说话则是一门学问,善于表达则成为一项关键技能。在人际关系中,很多的争斗并非发生在...
原创 “... 大家不妨想想看,在各行业里面的佼佼者,是不是多多少少有点左撇子呢?在生活中,有一部分大老板、商业奇才...
重温辉煌战役,见证百年党史 2024年7月6日暨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船远航”党史学习实...
原创 秦...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原本是西方边陲的小国,一直要面对游牧民族的威胁,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远离中原文明的...
原创 纵...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关注我们,为您带来新视角新体验。】 之前笔者曾和朋友进行...
原创 八...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起的王朝,因此在统治时期带有一定的少数民族特色,除了剃发留辫、衣着马褂之外,最为明显...
原创 曾... 清朝末年,曾国藩在朝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在政治、军事上颇有造诣。曾国藩之女,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