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许世友孟良崮立下巨功,事后陈毅向他请教,许:陈老总,我撒谎了
创始人
2025-07-10 19:03:37
0

孟良崮战役

由于国军第74师的冒进,被我军抓到机会。当时粟裕便决定用“猛虎掏心”的战法,以正面对抗正面的方式,将74师全歼。许世友所在的九纵便接到华野总部下发的命令,第一,正面进攻设法吸引整74师第二,阻击任务完成后,配合兄弟部队进攻,全歼该敌。

在这场战役中,许世友、陶勇的部队在正面进攻,叶飞纵队从左侧发动进攻,王建安纵队从右侧发动进攻,切断国军第74师与其他国军的联系。王必成纵队则是北上袭击垛庄,防止敌军南逃,自此整个战场规划完成,74师陷入我军包围。

随着我方纵队完成包围后,许世友所指挥的九纵重新投入战场,争取全歼第74师。敌军武器精良,火力猛,战斗很快便进入白热化阶段。5月16日陈毅便向许世友部队打来电话,了解他们部队的作战情况。陈毅说:“现在打阻击的部队很艰难,国民党援军已经慢慢逼近。”

国军第74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得知陷入我方包围后,蒋介石便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将74师营救出来。可想而知华野的阻击部队面临怎样的压力,如果无法将国军援军给阻拦,那么我方部队则可能陷入敌军的反包围中。

为此前线作战队伍的情况便至关重要,陈毅便询问许世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你们有把握将孟良崮给拿下么?”许世友知道这场战役来到最关键的时候,便对陈毅说,这场战斗已经打成这样,怎么可能让敌人逃跑,我手上还有一个师的兵力没有用。在听到许世友的回答后,陈毅便说:“好!现在你们放开手脚打,打掉多少物资,我给你们补多少。”

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这场战役最终还是由华东野战军获得胜利,成功的将国军精锐给歼灭。

战后请教

孟良崮战役取得胜利后,陈毅还向许世友将军请教。在孟良崮如此激烈的战斗下,为何你手中还有一个师的兵力没有动用,你是如何做的?许世友在听到陈毅的问题,便说道:“陈老总,我哪有这样的本事,其实我向你撒了个谎。”

原来许世友在接到陈毅的电话后,害怕对方临时撤军,为此才撒了一个谎。在放下电话后,许世友便直接向前线主攻部队二十五师下令,你们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带头向前冲!。为能够支援前线部队,许世友还下令让所有预备队投入战斗,部分机关人员随时待命。

正是由于干部身先士卒带头冲锋,让战士们士气大增,在跟兄弟部队的配合下。终于在16日中午,成功占领第74师的全部阵地,下午三点孟良崮主峰也被我方所占领。在这场战役结束后,陈毅在战事总结时便说许世友这次立了大功。

山东兵团

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便分为内线兵团和外线兵团。其中外线兵团是由陈毅、粟裕进行指挥,内线兵团则是负责山东境内的作战任务,其中司令为许世友,谭震林为政委。1948年初期,华东野战军再次组建第二兵团,负责山东作战,司令还是许世友。

山东兵团在成立之后,总共是有四个纵队,分别为第七、第九、第十三、渤海纵队,总兵力约为10万人。许世友所带领的部队,在解放时期一直战斗在山东,先后解放了潍坊、兖州,最终参与到济南战役。在经过八天的艰苦作战,最终活捉敌军守将王耀武,成功解放济南。

国军参谋总长陈诚曾回忆这场战斗,济南战役作为一个转折点,国军自此之后,便陷入到劣势无法挽回。陈毅司令员,在这场战斗之后,对于山东兵团的战绩非常认可,还特意写了一首诗交给许世友。

不过随着战事的发展,在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也被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山东兵团改为第七兵团,自此山东兵团成为历史。在山东兵团中,也走出数位悍将,九纵的聂凤智,七纵的成均、十三纵的周志坚。

尤其聂凤智将军深得许世友器重,在面对各种恶仗,许世友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聂凤智的部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今... 在浙江金华的朱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岁月风霜的宝物,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朱先生的爷...
原创 孔...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神秘的时代,诸侯之间从未停止过的战争透着几分诡异,政治家、军事家蜂拥而出,给后世...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前三名皇帝是谁? 第三名,明思宗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原创 治... 关于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的第二主角陈潢,笔者已有文章《清朝治河名臣陈潢,许诺过三十年黄河清,为何最终...
原创 清... 在古代,皇帝的大臣们在称呼皇帝时常用“万岁”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真的能够活万岁。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转折点,李世民破釜沉舟,在玄武门除掉了对手李建成与李元吉,逼迫李渊禅位,一...
原创 孙... 战国时期的天下就像一盘大棋,各国诸侯就像下棋的人,每一次的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国家的兴亡,为了手中掌控更...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整个清朝铁帽子王都享受着很多的特权。但是在清朝覆灭之后,这些一直被大清...
原创 一... 一代名相陈廷敬,一代廉吏于成龙。清朝之时山西多富商,山西乔家更是富贵之名响彻整个大清。但是山西也多清...
原创 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千古大帝李世民已经处于人生的最后阶段。 一、 临死前,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