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萧山令:身兼六大要职,血战至最后一刻,南京保卫战牺牲最高将领
创始人
2025-07-10 17:02:46
0

1937年12月12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让正在与日寇血战的抗日将士莫名悲愤:南京保卫战总指挥唐生智跑了!

11月,日军以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为主力,纠集20万兵力,直逼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淞沪会战中,30万抗日军队浴血奋战,却依旧无法阻挡占有优势的日寇。

川军、滇军……凡有一腔热血的地方军阀,士兵依靠两条腿、一双草鞋星夜赶路驰援上海。两条腿哪跑得过完成了工业革命、拥有机械化步兵的日寇啊。增援部队还没有赶到前线,上海已经沦陷了。仅有几支赶到上海的军队,也全部拼得精光。

中央军已经打残了编制,南京守军是七拼八凑起来的。10个从地方抽调来的“杂牌师”,刚从上海前线撤下来的第36师、87师、88师,兵不满编,武器落后,尚未休整。

此外,还有南京军事学院教导部队、南京宪兵部队、江宁要塞守军,堪堪有18万人。其中3万是才拿到枪的新兵,还没有打过一枪一弹。

所有的人都知道:南京守不住!

但蒋介石却不想轻易放弃南京,作为一国首脑,一枪不放放弃南京,面子上实在挂不住,就算要放弃,也得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吧?就在这关键时刻,唐生智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南京是首府所在,是总理陵寝所在,关乎抗战的信心,必须要守,一定要守!我愿与南京共存亡!

蒋介石大喜过望,任命唐生智为南京保卫战总指挥,当晚离开南京到了武汉,将南京安危托付于唐生智。

日军三面合围南京,要想撤退,唯有渡江,唐生智为表决心,把所有船只都收缴、烧毁,严令:凡有逃跑渡江者,就地正法。

退路即断,抗日官兵决意拼死一战。

然而,唐生智却偷偷地藏了一只小轮船,随时准备跑路。

12月3日,日军自句容发动进攻,南京保卫战就此打响。唐生智却每日在官邸中喝茶,遛弯,没有下达任何作战指令,导致各部各自为战。南京保卫战从一开始就杂乱无章。

抗日官兵凭借一腔热血,与日军展开血战,让日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依旧没能阻挡日军进攻。12月12日,南京指日破城,蒋介石在武汉命令守军撤退,接到命令后,唐生智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料不到的决定,他这个总指挥却扔下10余万守军、50余万南京百姓,乘坐藏起来的轮船逃之夭夭。

至于南京城的守军和老百姓,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总指挥跑了,日军攻城愈急?怎么办?此时南京职务最高的,是时任南京市长、全国宪兵副司令、首都警察厅长、代理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渡江总指挥萧山令。

好友和部下劝他撤退,萧山令毫不犹豫拒绝了:“我萧某受命全权拱卫首都,防守无方无以对党国;杀敌不力,俯首称奴,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我走,南京的老百姓怎么办?我决心留守,与金陵共存亡。”

部下流着眼泪说:愿与将军共守南京!

萧山令,字铁农,1892年6月11日生于湖南益阳一个书香门第,族中宗亲多有功名,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望族。萧山令他自幼聪颖好学,原本有大好前程,他悲于清政府无能、国土为列强瓜分,愤而报考湖南陆军小学。

1911年辛亥革命后,萧山令考入保定军校三期,毕业后在湘军任排长,开始了戎马生涯。萧山令文武双全,很快在部队中脱颖而出,并且受到唐生智的赏识不断被提拔。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时,他编入南京卫戍区司令部,1937年抗战前夕已成为全国宪兵副司令、参谋长,授少将衔,前程一片光明。

现在,国民政府的大员,早已经乘坐飞机逃离了南京,唐生智跑了之后,他成了南京城职务最高的军官。

现在,他要誓与首都共存亡。

实际上,南京保卫战一打响,萧山令就冲在了最前面。12月4日,日军攻到南京外围,萧山令指挥守军拼死抵抗,阻碍日军进攻;12月9日,日军猛攻通济门,将军亲率宪兵血战将日军击退。第二日,日军于棉花堤猛扑,萧山令率军与敌激战,血染军装,苦战不退。

日军惊叹:南京抵抗意志居然如此强悍。

12月11日,日军纠集重兵猛扑南京,南京守军不断收缩,阵地被一块一块放弃,无力反攻。苦战一夜的萧山令,正在筹划防守,却得到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唐生智弃军弃城逃跑的消息,他沉默半晌:我是市长,我不能退。

此时,蒋介石命令守军撤退,部下找了一只木筏,将他强行架了上去,他却拼力从木筏上跳下,掩护友军先行撤退,连续几次被部下架上木筏,又连续几次跳入水中,部下流着眼泪与他列阵迎击日寇。

破城而入的日军蜂拥而来,对这支最后的抵抗队伍展开猛攻,双方在江边展开厮杀,他们背后是哭号渡江的百姓和失去指挥的军队,每坚持一分钟,就能有同胞逃出生天,宪兵们死战不退,长眠于江滩之上……

血战5个小时,江水尽染血色,日军竟未能前进一步。

众寡悬殊、孤军无援,终于,部队子弹打光了,萧山令高呼:杀身成仁,今日是也!他率部冲向日军,与敌展开了白刃战,身边的宪兵一个接一个倒下,当枪膛中只剩下一颗子弹时,萧山令把枪口对准了自己,最后看了一眼南京城,看了一眼这大好河山,杀身殉国。

萧将军的遍身染血,慢慢倒在了江水中……

作为南京保卫战中级别最高的将领,萧山令实现了“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诺言,时年45岁。

萧山令殉国后,远在湖南益阳老家的妻子张惠兰口吐鲜血,追随丈夫而去,益阳政府为夫妻二人修建了衣冠冢,至今林木郁郁葱葱。

12月中旬,重庆《中央日报》头版刊登了“国民政府追赠萧山令为中将”的命令。蒋介石训导手下军官时,常称“抗倭之战,能与城共存亡者,实以萧副司令为巨擘”。

萧将军的名字,被镌刻在了雨花台上,供后人瞻仰。其死守南京的壮举,正如遗照上所题:敦诗笃礼,义胆忠肝,气吞暴日,名并钟山。

事实上,如果国民政府中,多几个像萧山令这样的热血军人,南京保卫战也不至于打得如此惨烈。

作为南京保卫战里中国军队阵亡职务最高的将领,1984年7月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萧山令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1日,将军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

保家卫国,舍生取义,将军浩气长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如果没有当初的侵略者,清朝也是苟延残喘,可能灭亡的还会更快一点。我们来看一下当时清朝所面临的问题。 ...
原创 王... 在《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的第78章中,我们聚焦于司马集团篇的第十章,深入探讨了“王与马共天下”...
原创 晋... 楔子: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第三子,小名稚奴,受封晋王。因体弱多病,幼年丧母,再兼善良孝顺...
原创 世... 康熙,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统治时期波澜壮阔,对中华帝国的巩固和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
原创 官... 官渡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就是建安五年(200年)十月曹操奇袭乌巢,而在此之前,曹操方虽然累计小胜,不至于...
明代绿釉刻花天童赐福梅瓶 明清时期,御窑大放异彩。永乐“为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1424),在1403...
原创 明... 近现代史上的一场巨大灾变,一直以来都扑朔迷离,被历史志书扣上“王恭厂灾”的帽子。据传言,这场灾变的起...
原创 南... 原创不易,敬请支持。 相关视频 : 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都那么厉害,为何都不曾踏上意大利半岛半步? 历...
原创 1... 1952年,中国竟然放弃对日本索要战争赔偿200多亿美元。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争议,明明日本发动的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