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宁死也不愿率军攻邯郸,是真打不下,还是在闹情绪呢?
若我是白起就算会打败也去打一下给大王看看也好,如战况不利,能止损撤军回来就是,大不了兵败革职告老还乡,不过长胜将军打了败仗会对秦军士气造成重大影响的,白起自己宁死也不肯做败军之将,所以白起虽死仍然是战神。
白起是军人不是政客。是军人就得服从君命为天职,保家卫国开疆拓土为己任,只要个人尽了力,就算失败也无愧于心;而政客才讲究各种得失,个人认为白起既有畏战因素更有个人得失的计较,这点他不如同时期的王剪。
白起坑杀赵国降兵就是为了节省后勤资源然后趁邯郸空虚一鼓作气拿下邯郸灭赵,结果秦王不听,白起后面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坑杀那么多人,他这孽白造了。后面赵国有充足准备了再去打当然没戏。没用的。赵国游牧骑兵南下,野战无敌,秦军三倍于敌亦是敌强我弱,换名将王翦也会退守险要避其锋芒。王陵已经用亡五校的大败预告一切,白起也没有正面破解之法。
归根到底还是范睢仍被秦昭襄王重用。纵观秦昭襄王一生有四贵和白起加持国土疆域稳步扩张,四贵离去白起死后秦国就被打的退回函谷关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要不是白起歼灭了五国大量的有生人口秦国就被灭了。
PS:从来都说杀功臣,却从来不说功臣为什么被杀,抹黑帝王第一杀着。奇怪的是秦始皇沒杀功臣,是没法编还是真没杀?刘邦不杀功臣还有汉朝吗?是不是再回到战国局面才好。
秦孝公和商鞅一生的搭档,生死与共,情同兄弟。秦惠文王对张仪始终待若上宾,从不怀疑。秦昭襄王对白起呢?他是真的愧对白起,而且杀降之事本就是秦昭襄王之意,但凡他有一道旨意,白起也不会纠结,白起愿意为他去背负着万世骂名,可他还是又当又立,最终令白起寒心了,白起这一片忠心,终究是错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