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选择休养生息,那么蜀国会不会灭亡?
创始人
2025-07-09 15:32:30
0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的话,蜀国还是会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反倒是诸葛亮的北伐一定程度延缓了蜀国的灭亡。

五次失败的北伐到底是对是错?

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这七年期间,诸葛亮一共进行过五次北伐,然而,这五次北伐的结果大多以失败告终或者收效甚微。而就当时的蜀国而言,其国力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下降。因此,很多人认为,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导致了蜀国的灭亡,在蜀国国力大不如之前的情况下,诸葛亮不应该大举兴兵北伐,而是应该休养生息。

但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养生息就一定能延缓蜀国的灭亡速度吗?我认为不会,反而一定程度上会使蜀国灭亡的更快。接下来我们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来分析一下,如果诸葛亮不北伐的话,蜀国会不会灭亡。

一、“以攻为守”的北伐

自夷陵一战后,蜀国遭到了重创,不仅精锐尽失,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蜀国一下子从云端跌落了下来。而诸葛亮在这个关键时候选择北伐,也不是我们看到的劳民伤财那么简单,而是出于一定的政治考虑的,大概有以下两点目的:

一是做给东吴看。我们说到,自夷陵一战后,蜀国大败,吴国大胜,这对打了大胜仗的孙权来说,是极有可能趁蜀国虚弱之际,大举进攻,从而吞并蜀国。而诸葛亮倘若在此时选择北伐魏国,会让孙权以及其属下产生一种错觉,既然蜀国遭遇了如此大败之后还有能力去北伐,那么想要吞并它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诸葛亮选择北伐在一定程度上是做给东吴看的。这一招亮就亮在可以让孙权以及属下知道目前的蜀汉实力不可小觑,有助于彻底断送孙权在刘备去世,趁蜀国衰弱之际吞并蜀国的念头。

二是通过北伐袭扰魏国,既能对魏国施加军事压力的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政治压力。因为在曹丕登基后,曹操时期的“挟天子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已经丧失,而诸葛亮的“兴复汉室”的名号却比前者有一定的政治吸引力。这样一来,诸葛亮的北伐不仅会师出有名,还会得到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因此,诸葛亮“以攻为守”的北伐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蜀国的灭亡,与其在安逸中等死,还不如放手一搏。

二、以“兴复汉室”为目的的北伐,对蜀国来说利大于弊

刘备去世前,曾对诸葛亮说道:“君之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那么,这里刘备所说的大事是啥?其实就是兴复汉室,对于刘备而言,他并不想建立一个割据政权,因此,他希望在他去世之后诸葛亮能为蜀国实现这一目标。

而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说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所以,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么,北伐就一定消耗了国力吗?其实不然!

因为在诸葛亮正式北伐前,曾有两年的恢复时期,这两年内,差不多恢复了之前夷陵之战被损耗的国力,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在做了全面的准备之后才进行的北伐,并没有贸然北伐。

北伐开始前,诸葛亮为加强蜀国的经济实力,他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大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以养民禆国。战争期间,他也并非不顾蜀国国力,一味冒进,而是“休士劝农”,分兵屯田以增加军粮。除此之外,他还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盐铁、建筑以及交通运输事业,为战争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除此之外,在诸葛亮的北伐过程中,蜀军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战斗力大为增加,一扫之前的疲态。军队的训练、营阵地布防、军械的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过诸葛亮训练过的蜀汉军队,“戎装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在北伐的过程中,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一时军威大振,使曹魏大军为之恐惧。

所以,诸葛亮的北伐,不仅整肃了刘备去世后混乱的朝纲,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夷陵之战被消耗的国力,也为蜀国接下来的目标指明了方向。因此,北伐对蜀国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如果诸葛亮不进行北伐,就会使蜀国失去一个确切的目标,使蜀国丧失斗志,那时候的蜀国将会亡得更快!

三、蜀国当时的大环境决定了诸葛亮必须北伐

夷陵之战后,蜀国失去了对其至关重要的荆州,只剩下了益州一个州,对于诸葛亮来说,蜀国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面临着东吴和曹魏的大举进攻。因此,他必须要再找一个能够真正维持三足鼎立局面的州。思来想去,诸葛亮最终将目标放在了曹魏所管辖的凉州。

而一旦诸葛亮攻下凉州,蜀国实力便会大增,凉州不仅有兵马充足,物资丰富,而且掌握凉州,还能进一步控制关中。到那时候,南中、蜀中、凉州,关中都将纳入蜀汉的统治,蜀国实力大增,从而一举改变其在三国之中的劣势。

但是,针对诸葛亮夺取凉州的行动,曹魏方面做了精心的准备,最终使诸葛亮功败垂成,夺取凉州的目标没有实现。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诸葛亮的北伐,是为风雨飘摇的蜀汉政权博得一线生机,如果诸葛亮不这样做,选择偏安一隅的话,蜀国只会灭亡得更快!

结语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得不偿失,徒劳无功,但在北伐的过程中攻下的武都、阴平二郡,却加强了蜀汉的西部防守,延长了蜀汉政权的生命。总体而言,诸葛亮北伐,是考虑到蜀国当时所处的情况而进行的北伐,并不是盲目北伐。对于三国中实力最弱小的蜀国来说,偏安一隅不是它的最终选择,唯有北伐,才能为它博得一线生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中国历史上,太监一直是每个王朝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一些大太监因为得到统治者的宠爱,成为后人津津乐道...
原创 符... 前言 1912年的春天,刚刚当兵半年的毛泽东,他突然发现自己不会打仗,更是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
原创 1... 2008年12月,《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长文《叶剑英:最后十年》,在这篇文章中,配了四张与叶帅相关的...
原创 商... 商鞅变法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场变革,其思路的确严谨而可怕。在意料之中的成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
原创 巴... 探寻巴西之谜:教皇划线与巴西的庞大版图 巴西,一个让人们联想到足球和桑巴舞的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和...
蜀夏(三星堆)26:蜀鲧出西川... 蜀夏(三星堆) 第二十六章蜀鲧出西川勤王石家河和北伐大夏建立石峁城 大约距今4500年,黄帝设东西大...
原创 混... 李俊,在《水浒传》中,绰号混江龙,他是揭阳岭一霸。在梁山大聚义后,排定坐次,他位列天罡星之中,排第二...
多行不义必自毙!赖清德外号“清... 文丨陆弃 赖清德非常关心他的网络声量,不晓得他关心的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过最近他的网络声量的确有所...
原创 彭... 1965年,已经在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种田度日长达6年之久的彭德怀,再一次与阔别几年的毛主席相见。...
从长沙营盘路到济南日照路,这届...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峰磊 任晔 陈啸鼎 蔡娟 李丹 报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提到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