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千古奇丐武训
创始人
2025-07-09 11:02:18
0

提到乞丐,可能就会想到丐帮,丐帮是江湖一大帮派,丐帮武功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更闻名江湖,其帮中代表人物最为熟悉的当属乔峰、洪七公了。不过这里要说的乞丐却不是武侠小说中的人,而是清朝时期的一个人物,他被誉为“千古奇丐”,就是行乞兴学、正史立传的武训。

那千古奇丐武训是怎样的传奇人物呢?

说到武训,他还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我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乞丐载入正史,这一点就足以显示出他的传奇,至于他为何能载入史册,是因为他是我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教育家、慈善家。他一生行乞三十八年,用行乞之资建了三所义学,教育了无数穷人家的子弟。

其实呢,武训这个名字是后来朝廷所赐,他出身贫困农民之家,后来他行乞办学的义举感动了朝廷,于是朝廷取“垂训于世”之意,就赐他名“训”,字蒙正,又授“义学正”名号,。

武训出身在山东柳林镇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在家中排第七,所以称为武七,也、称武豆沫,他七岁失去父亲,之后就以乞讨为生,不在求学。

因为武七文化很低,几乎是文盲,所以后来他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于是他就有了行乞兴学的决心。咸丰九年,武训二十一岁,这一年他就开始了这个行乞兴学的计划。到光绪十四年,武训花钱四千余吊,终于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了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武训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来实现他理想,这一路走来,他吃尽苦头,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光绪十六年,武七又和寺院合作,在馆陶县兴办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武七又通过行乞积累,在临清县办起第三所义学。

武七行乞三十八年,建三处义学。他一生一心一意的兴办义学,为了免于家室的拖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产。

武七的义举感动了朝廷,于是朝廷赐其名为武训,又授以“义学正”名号。光绪二十二年四月,武训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九岁。据《清史稿》记载:

“(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县人感其义,镌像於石,归田四十亩,以其从子奉祀。山东巡抚张曜、袁树勋先后疏清旌,祀孝义祠。”

武训不是武侠小说的人物,他没有乔峰、洪七公那样高的武功,但他做的事却能名垂青史。在我国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立传的,大概也只有武训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今... 在浙江金华的朱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岁月风霜的宝物,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朱先生的爷...
原创 孔...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神秘的时代,诸侯之间从未停止过的战争透着几分诡异,政治家、军事家蜂拥而出,给后世...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前三名皇帝是谁? 第三名,明思宗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原创 治... 关于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的第二主角陈潢,笔者已有文章《清朝治河名臣陈潢,许诺过三十年黄河清,为何最终...
原创 清... 在古代,皇帝的大臣们在称呼皇帝时常用“万岁”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真的能够活万岁。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转折点,李世民破釜沉舟,在玄武门除掉了对手李建成与李元吉,逼迫李渊禅位,一...
原创 孙... 战国时期的天下就像一盘大棋,各国诸侯就像下棋的人,每一次的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国家的兴亡,为了手中掌控更...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整个清朝铁帽子王都享受着很多的特权。但是在清朝覆灭之后,这些一直被大清...
原创 一... 一代名相陈廷敬,一代廉吏于成龙。清朝之时山西多富商,山西乔家更是富贵之名响彻整个大清。但是山西也多清...
原创 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千古大帝李世民已经处于人生的最后阶段。 一、 临死前,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