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千古奇丐武训
创始人
2025-07-09 11:02:18
0

提到乞丐,可能就会想到丐帮,丐帮是江湖一大帮派,丐帮武功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更闻名江湖,其帮中代表人物最为熟悉的当属乔峰、洪七公了。不过这里要说的乞丐却不是武侠小说中的人,而是清朝时期的一个人物,他被誉为“千古奇丐”,就是行乞兴学、正史立传的武训。

那千古奇丐武训是怎样的传奇人物呢?

说到武训,他还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我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乞丐载入正史,这一点就足以显示出他的传奇,至于他为何能载入史册,是因为他是我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教育家、慈善家。他一生行乞三十八年,用行乞之资建了三所义学,教育了无数穷人家的子弟。

其实呢,武训这个名字是后来朝廷所赐,他出身贫困农民之家,后来他行乞办学的义举感动了朝廷,于是朝廷取“垂训于世”之意,就赐他名“训”,字蒙正,又授“义学正”名号,。

武训出身在山东柳林镇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在家中排第七,所以称为武七,也、称武豆沫,他七岁失去父亲,之后就以乞讨为生,不在求学。

因为武七文化很低,几乎是文盲,所以后来他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于是他就有了行乞兴学的决心。咸丰九年,武训二十一岁,这一年他就开始了这个行乞兴学的计划。到光绪十四年,武训花钱四千余吊,终于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了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武训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来实现他理想,这一路走来,他吃尽苦头,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光绪十六年,武七又和寺院合作,在馆陶县兴办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武七又通过行乞积累,在临清县办起第三所义学。

武七行乞三十八年,建三处义学。他一生一心一意的兴办义学,为了免于家室的拖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产。

武七的义举感动了朝廷,于是朝廷赐其名为武训,又授以“义学正”名号。光绪二十二年四月,武训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九岁。据《清史稿》记载:

“(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县人感其义,镌像於石,归田四十亩,以其从子奉祀。山东巡抚张曜、袁树勋先后疏清旌,祀孝义祠。”

武训不是武侠小说的人物,他没有乔峰、洪七公那样高的武功,但他做的事却能名垂青史。在我国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立传的,大概也只有武训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中国古代铜镜起源演变全史 和中国、日本古代的小型微型铜镜 作者:孙汝初 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会 ...
中轴线:关乎中华文明,关乎人间... 北京中轴线鸟瞰 新华社发 广州古代传统中轴线和近代传统中轴线(...
原创 由...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的一个政权,起源于今天的长白山一带,其著名的领袖努尔哈赤因祖辈世代为建州左卫指...
原创 诸... 语言被称为一门艺术,说话则是一门学问,善于表达则成为一项关键技能。在人际关系中,很多的争斗并非发生在...
原创 “... 大家不妨想想看,在各行业里面的佼佼者,是不是多多少少有点左撇子呢?在生活中,有一部分大老板、商业奇才...
重温辉煌战役,见证百年党史 2024年7月6日暨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船远航”党史学习实...
原创 秦...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原本是西方边陲的小国,一直要面对游牧民族的威胁,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远离中原文明的...
原创 纵...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关注我们,为您带来新视角新体验。】 之前笔者曾和朋友进行...
原创 八...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起的王朝,因此在统治时期带有一定的少数民族特色,除了剃发留辫、衣着马褂之外,最为明显...
原创 曾... 清朝末年,曾国藩在朝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在政治、军事上颇有造诣。曾国藩之女,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