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是我国的大功臣,主席对他的功劳高度认可。然而,在 1955 年的授衔仪式上,傅作义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
就像主席说的:“给傅作义开国上将的军衔,有点亏待他了!”
【一、委屈他了】
在 1955 年咱们党的授衔仪式上,给了当年国民党军起义的将领,像董其武等人授予了上将军衔。可这个时候,大家可能就纳闷了,那和平解放北平的傅作义咋没给他授衔呢?
当年要不是傅作义带着兵起义了,我们哪儿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解放了北平啊。按理说,傅作义的功劳应该比董其武大多了。
为啥一直被优待的主席没给傅作义授衔呢?
用主席的话来说就是:“咱们给宜生先生授上将军衔,对他来说不是荣誉,反而是委屈他了!”
这话啥意思呢?
这事儿得从当年傅作义起义后的职位说起。当年傅作义带着部队起义后,我党对他特别好,所以也很尊重他的选择。
所以傅作义一提想离开军队,主席马上就答应了。
后来傅作义表示对水利很感兴趣,于是在主席的安排下,傅作义当上了水利部部长。
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傅作义已经不在军队工作了,所以也就不用给他授衔了。
实际上,当时党内这种情况挺多的,最典型的就是周总理。
不过实际上,傅作义跟他们还是不一样的,当年傅作义也是几十万大军的统帅,在军队里的地位和威望那是相当高的。
这么看,给他授衔是没问题的。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应该给傅作义也授个上将。
不过主席并未同意,就如前文所述,主席觉得亏待了傅作义。之后主席担心傅作义会有别的想法,还让周总理亲自登门向傅作义解释。
关于主席说的委屈,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也进行了解释。当时傅作义的待遇是行政四级,跟副总理一样,而上将才是行政五级。
这么一看,确实就像主席说的,要是给傅作义授予上将军衔,那确实是委屈他了。
但是上将再往上就是大将或元帅了。开国大将都是对我国有很大贡献的领导人或将领。
当年的许世友将军、肖克将军,哪个不是战功累累。但最后他们也都没评上大将军衔。
毛主席决定不给傅作义授衔,因为元帅军衔早就定好了,那十位元帅是早就确定的。
这边听到周总理的解释后,傅作义马上就表示接受了。
【二、和平解放】
傅作义的功劳确实很大,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老蒋的命令和对国民党军队的信仰,早就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骨子里了。
北平被围时,傅作义心里很纠结。这时候,一个特别的人出现了,她是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也是我党的地下党员。
在傅冬菊的劝说下,傅作义最终同意和我党谈判。
从 1948 年底,傅作义就开始和我党接触,经过三轮谈判,双方总算达成了共识。
时间到了 1949 年 2 月 3 日,整个北平城里都是欢呼声。看着高兴的百姓,傅作义也放下心来。
后来傅冬菊回忆说,北平解放后,傅作义曾对她说:“这事儿,做对了!”
【三、掉进水利事业中了】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说他对水利事业感兴趣,想离开军队去搞水利。
他的一些好朋友对他的选择都感到困惑。而且军队是将领的底气,傅作义有了军队就有了和我党谈判的底气,现在要放弃军队吗?
傅作义说:“现在中国的水利工作很重要,我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得给他们干点实事!”
后来的傅作义就像我党的干部一样,完全融入了人民群众中。他为了水利工作不辞辛劳,对工人们的生活也非常关心。
以前的工人都觉得他这个国民党将领肯定不好相处,其实不是这样的,傅作义不仅好相处,还没一点领导架子。
时间一长,傅作义就完全和工人们打成一片了,工人们也打心眼里尊敬他。
作为首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明白这是主席对他的信任,此后他一直把工作放在首位。
实际上,傅作义刚到水利部时,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在当时的水利部,作为前国民党将领的傅作义显得有些不合群。
结果在后来的工作中,好多事都没人告诉傅作义。后来有一天,主席见到傅作义,问他在水利部工作得怎么样。
后来主席又问:“咋有些文件上没你名字呢?”傅作义听了,赶紧解释说,自己常出门,有些事就交给副部长办了。
听到这话后,主席啥也没说,等傅作义走了,就把周总理叫来了。跟周总理说了这事儿,周总理听完后可生气了。
时间一长,傅作义心里肯定会不得劲,之后周总理马上到水利部宣布:以后所有文件,只要没有傅作义签字的,都不算数!
得到周总理的支持后,傅作义的工作就更好开展了。
后来,傅作义一直为各种水利工程忙碌,还亲自到现场指挥。很多时候,他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听到消息,就马上拿起衣服出门了。
每次抗洪救灾,傅作义都不顾身体,冲在最前面。
而且傅作义每年都会找时间去中国各地考察水利工程。时间一长,傅作义的身体就受不了了。
1957 年,傅作义在山西考察时突然晕倒。医生检查后发现他得了心脏病。中央得知后让他先养好身体。
先看病,然后中央把他安排到广州治病,在治病期间傅作义把广州的水利工程都看了一遍……
【结语】
1974 年 4 月,傅作义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他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却是问:“北方下雨了吗?”
因为这会儿北方正遭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