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岁丧父,被赶出家门,随母改嫁,被迫姓朱,到以寺庙为家,断齑画粥,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宋良相,范仲淹的一生,就是一部寒门逆袭史。
好妈妈总结了范仲淹成功逆袭的四点关键因素,快来自查你家孩子有没有这些特质吧!
01
母爱启蒙,书香奠基
范仲淹还在牙牙学语时,范母就手把手教他读书识字,买不起笔墨,就以树枝为笔,土地为纸,还教他用土块摆“常山蛇阵”。
这些都为范仲淹日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出色的军事才能打下了童子功。
02
逆境磨砺,矢志不渝
范仲淹在母亲的影响下,酷爱读书,可他既无读书的环境,又无名师指点。穷则思变的他,选择寄宿在寺庙里学习。为了省钱,他把凝固的隔夜粥,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成语断齑画粥的由来。
后来,在应天书院读书时,他更是昼夜苦读,为了防止犯困,冬天用冷水浇脸,五年衣不解带。
03
家族荣耀,激励前行
得知自己出身范家后,范仲淹立下宏愿,誓要光宗耀祖,复归本姓。断齑画粥不觉苦,冷水浇脸不觉苦,五年衣不解带也不觉苦。
26岁那年,他考中进士,要求复归范氏家族,却遭无情拒绝。直到29岁时,才得偿所愿,却被要求承诺“只求复姓,别无他寄。”意思是,只允许你姓范,不要想着分家产。
即便如此,范仲淹仍心系族人,他自掏腰包,开设范氏义庄,接济族人中的贫困子弟。
04
坚守本心,抵挡诱惑
范仲淹的同学不忍看他常年吃粥,便送美食给他,他却任由美食发霉。理由是,自己已习惯喝粥,一旦享受美食,怕日后吃不得苦。
一贫如洗的范仲淹,不仅能抵挡美食的诱惑,还能抵挡金银的诱惑。
据说,范仲淹在寺庙读书时,夜里有老鼠偷吃东西,他刨老鼠洞时,意外发现发现下面藏有一坛黄金,但他分文未取,而是盖好石板,就去睡觉了。
次日,又以同样的方式,在另一个老鼠洞里发现了一坛白银,仍是分文未取。
多年后,寺庙被焚毁,慧通大师向范仲淹求助。范仲淹才回信说:“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范仲淹所经历的苦难,及其自身的高贵品格,造就了他日后的旷世之才和兼济天下的赤子之心。
他成功逆袭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呢?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