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多尔衮入关后,首要行动便是驱逐北京城内的居民,霸占其房屋、商铺及财产。随后,清军所到之处,北方百姓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可以说十不存一。
当时,满清皇帝及其八旗贵族疯狂地圈占土地,仅一位亲王便在短时间内占据了三百万亩良田。他们不仅掠夺土地和财物,还将百姓及其家人作为奴隶,强迫男性从事劳作,女性则沦为仆役。面对如此压迫,许多百姓选择逃往南方。然而,清朝统治者迅速颁布了《逃人法》和《投充法》,严禁藏匿和收留失去土地、沦为满人奴隶的汉人。清军入关初期,其征战所至之处,往往伴随着屠城灭族的惨剧。不到三十年,长城以南的中国人口锐减三分之二。
据县志记载,当时华夏大地“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一片荒凉,可以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来形容!随着局势的稳定,清朝开始在各省建立满城,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和残酷的压迫剥削。在满城的建设过程中,又有数百万汉族百姓因劳累过度而死亡。满城内禁止汉族百姓居住,仅供八旗兵及其家属居住。这些满城往往占据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地段,满人在此地肆意妄为,甚至跑到城外抢掠百姓家产,稍有抵抗便遭全家屠杀。
后来,虽有汉族官员为百姓请命,上书麻子皇帝康熙,请求约束满城内的旗人,但康熙却以旗人打天下不易为由,现在享受一些也是应该的,并斥责汉族百姓不识好歹。随着八旗军的腐化,清朝的统治愈发黑暗,百姓的生活愈发艰难。满清政权为了维持其统治,不得不依赖以汉人为主的陆营军,因此其行为有所收敛。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满清政权在暗地里依然对汉人保持高度警惕,视其为潜在的威胁。他们编纂的《四库全书》中,内容被大量篡改,以符合其统治需要。此外,满清还频繁发动文字狱,以压制汉族百姓的言论自由。对于八旗中的汉人,满清政权同样采取了严厉打压的措施。乾隆时期提出的“出旗为民”政策,就是对八旗中汉人的一种排斥,被逐出八旗的全部为汉族血统,满人和蒙古人却一个也没有。
更为恶劣的是,满清皇帝还限制汉人设立私塾,以阻碍汉人接受教育和文化传承。这一政策导致清末时期,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众都不识字,这正是满清政权所期望的结果。作为殖民者,满清政权追求的是顺从的奴隶,而非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民众。可以说,满清的崛起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熄灭了明朝点燃的文明之火,使中国陷入了长期的黑暗与落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