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的小弱和其正确的外交策略使其在先秦比较长寿
创始人
2024-11-15 15:43:47
0

原标题:燕国的小弱和其正确的外交策略使其在先秦比较长寿

庄子与惠施的辩论呈现了一段趣味横生的对话,讨论着“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关系。但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似乎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历史上得到了映射。

燕国源自西周时期的封国,其血统地位至高无上。然而,战国时期逐渐演化成为天子封国,却并非燕国的终局。燕国的兴盛曾一度辉煌,始于召公被封,却未能长久。周天子权威渐衰,各诸侯国纷纷崛起,形成了一片乱世。朝廷势力日益削弱,地方诸侯逐渐强大,导致周天子在伊洛盆地一带居无立锥之地。周边国土被他国或蛮族夺取,朝廷的地位摇摇欲坠。燕国虽血统显赫,但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与中原富庶之地相比,相形见绌。在这片乱世中,燕国在政治、经济上保持传统制度,未能改革。因此,政治守旧,人才难得,致使国力不济,缺乏吸引力。

燕国曾有一段雄起时期,乐毅名将威震一时,然而,这种战力仅寄托在个别名将身上,并非稳定根基。随着乐毅离去,燕国军事力量逐渐式微。燕国曾多次扩张,但地盘辽阔并不意味着强盛,土地贫瘠且人口稀少,列国对其无甚兴趣。周边国家在中原争霸,而燕国的存在几乎被边缘化。

然而,燕国并不满足于这种境遇,试图振兴复兴。在其他国家忙于内斗之时,燕国积极训练军队,对蛮族展开战争,扩张国土。然而,这样的兴盛仅仅依靠乐毅等名将,而非系统制度改革,难以持久。燕国与秦国联手,成为秦国削弱其他六国的助手。然而,即便秦王遇刺,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并未动摇,燕国也未能改变亡国的命运。

燕国的存亡最终得益于“无用之用”和“远交近攻”。它在乱世之中,因为不被重视而安然存活,又因为与秦国结盟而得以苟延残喘。如果历史走向是另一种模式,燕国或许不会在乱世中生存下来。

综上所述,燕国的命运不仅是血统和地理因素决定的,更是政治制度、人才培养和军事力量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它的兴衰不单单取决于外部因素,更在于内在体制和制度上的局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可道》:浅析茶文化之道 茶文化之道,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古代至今,品茶与喝茶都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事情。因此,人们如何...
原创 老... 我特别喜欢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人只有经历过非常清醒的时刻,才会知道...
原创 朱... 关于毛主席和朱德司令的关系,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朱毛不可分。 这句话可是出自朱司令之口,就连毛主席...
珍妃井连头都塞不下,慈禧如何将... 故宫中有很多的井,数量庞大的井,除了供给皇宫的饮用水之外,预防火灾也是最大的用处之一。“珍妃井”最为...
原创 戈... 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那个时候的苏联整个国家已经处于很糟糕的局面,很多官员都非常腐败,他们在其位...
原创 历... 第一位就是八贤王。相信很多八零后九零后都看过《少年包青天》这部剧,剧中的八贤王仁义贤明,是正义的化身...
原创 南... 在南宋末年,有这样一位宰相。 他坚决主张北伐,力挺为岳飞翻案,还慧眼识珠,提拔了辛弃疾这样的英雄豪杰...
原创 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具有雄才伟略、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明君,而魏征是敢于犯颜直谏的千古第一人。 ...
原创 小... 历史书上记载的几乎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关于小人物的记载少之又少,但并不说明小人物是可有可无的,相反有...
原创 为... 标题:为何大家都说雍正王朝无贪官?其实原因很简单,雍正就用了一招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清朝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