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华野和中野共计60万大军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中,华野的人数和装备占优,发挥了主要作用,那么假如中野12万大军没有参战,淮海战役会如何呢?
整个战役,虽然中野只有12万大军,但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战役中,中野协助华野实现了很多战略成果,首先进攻宿县,以最快的速度切断徐蚌铁路,将徐州国民党集团孤立起来。面对黄维12万大军,中野拼尽全力阻挡,使得黄维兵团无法与其他国民党集团汇合。这些助攻,使得华野可以放手去干。
如果没有中野,徐州国民党集团就会去增援碾庄,那么黄百韬第7兵团说不定会避免被全歼。而且如果中野没参战,国民党就会掌握宿县车站,这样国民党军就可以在徐蚌地区南北通过铁路来相互支援,而此时华野只有36万人,无法全歼50万国民党军。
如果中野没有参战,黄维的12兵团既可以率军直插徐州腹地,也可以与南线刘汝明、李延年部合兵,这样一来华野就会有被敌军包围的危险。而为了保障华野的安全,华野可能在歼灭黄百韬的第7兵团后就撤退,这样淮海战役的战果将大大缩小。所以,中野的作用非常大。
如果中野没有出手,淮海战役的范围将会缩小,淮海战役极有可能不会从苏北地区迅速延伸到河南、安徽境内,国民党军就不会投入80万大军,就算最后我军仍取得了胜利,那么国民党军就会有大量部队撤到长江以南,那么我军渡江战役将会面临敌人更大的阻拦,总的来说,会减慢解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