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无数革命将士历经九死一生,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在建国后,这些将领们大多都成为开国元勋。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么幸运的,就像许世友将军的老上级何畏,在长征之后就神秘消失了,开国将帅的名单中没有关于他的身影,这是为何?
何畏,原名何世富,1900年出生于广东省乐惠县。相对于其他红军将领的出身,何畏的出身是幸福的。他的祖母是越南人,在童年的时候随着父亲在马来西亚读书。在马来西亚的时候,他就参加了马来西亚共产党,宣传关于党的思想。后来,在英国政府的驱赶下,返回了祖国。
回国后,何畏在厦门读书。在校期间,他认识了郭沫若等人,并和他们一起创办"创办社"。在1925年的时候,何畏参加了省港大罢工。1926年,何畏成为黄埔军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他参加了广州起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2年,何畏随着徐向前、陈昌浩等人,一起参与创建川陕直至豫鄂皖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十二师的师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军事干事。1933年,红四方面军的第十二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何畏担任军长,副军长是许世友,就这样,何畏成为了许世友的上级。之后,他们一起参与了很多重大战役,并建立了川西理县的革命根据地。
在1935年,为了接应成功渡过金沙江的中央红军,何畏率领部队在夹金山下的一个小镇上与中央红军会师,史称"懋功会师"。只是后来的长征途中,张国焘南下西进的主张遭到中央的拒绝之后,何畏选择跟着张国焘的线路走。在长征结束后,就没有了何畏的身影。
有人猜测,他跟着张国焘去了中统任职,可能被杀害了,也有人说他回了老家。但是据他在马来西亚的妻子说,何畏在离开延安后,并没有去找她,而是另外去了一个妻子。在1955年的时候,何畏和自己的新妻子产生了矛盾纠纷,这才回到老家和自己马来西亚的妻子和孩子一起生活。
回到老家的何畏,就像是忘记自己之前的参军经历一样,他像一个平凡人一样生活,叫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认字,从不愿向别人提起自己之前的经历。1960年,何畏因为身染重病,在老家病逝,享年60岁。
何畏的人生,有一个高的起点,论出身、文化,许世友都比不过他,本可以顺利辉煌的人生,只因一个错误的选择,就改变了原来的方向。何畏从一个热血归侨青年,到红军时期的将领,他也经历过了战争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练,他在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及红四方面军取得战争胜利的贡献也是巨大的。而且他在红四方面军将领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之为军中"小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