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频繁搬家,其秘书晚年回忆:有时一夜搬三次
创始人
2025-07-07 12:32:33
0

1976年9月9日伟大的毛主席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但是当时我国却处在特殊时期,国内的局势并不稳定。

毛主席的离世,出现了一些风波,但是无一例外毛主席的离世让大家的心情都格外的沉重,但有一个人,在这时,却做出了一些反常的举动,他就是叶帅叶剑英。

他做了什么反常举动呢?原来在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频繁的搬家,其秘书晚年回忆时说:有时一夜搬三次。为什么会这样呢?

叶帅一生为人,光明磊落,在大家眼里,他都是榜样的存在,为何在毛主席离世后,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这当中又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呢?今天我们就一探究竟。

叶帅波澜壮阔的一生

叶帅本名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出生在广东省的梅县雁洋堡。

早年的他跟随孙中山先生斗争,也是他党的新星力量,在战役中,刚毅果敢,但是为人却很谦逊有礼。

在跟随孙中山的过程中,对于中山先生的主张一直都是支持的状态,但是在孙中山先生离世,蒋介石接手后,就开始出现了和孙中山先生在时不一样的声音。

在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开始了对我党的相关人士开始展开伤害,完全将之前孙中山先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的方针抛诸脑后。

这一情况也引起了叶帅的不满,几次都抵制国民党的行为,但是他们依然不为所动,最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叶帅毅然决定秘密加入我党,最后成为我党的中坚力量。

在加入我党后,叶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取得多次战役的胜利,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时,叶剑英是当时第一纵队的司令员了。

虽然身为司令员,但是在部队进入广西山区,遭到敌军的轰炸时,叶剑英依然冲在最前面,在当中负伤在身时,还是坚持指挥作战,为我军赢得更多的时间撤离。

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是我党生死存亡的一刻,叶剑英站出来力挺毛主席,为后面的胜利奠定基础。

1948年叶剑英在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时,针对当时我军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军发展的需要,制定了符合时宜的教育要求。

为我军输送了大量的军事人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军的作战能力。

建国后的1974年与邓小平一起指挥西沙自卫反击战,夺回被他国侵占的岛屿。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同志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叶帅与毛主席的情谊

在加入我党后,因为作战的特殊需要,叶帅早期其实并没有和毛主席有过多的接触,但是毛主席的事迹,他还是能从别人口中知道,同样毛主席对这位将士也有了解。

两人对彼此印象加深,开始更深入的接触时,就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叶剑英的力挺,让毛主席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从而带着我党开辟出了新的道路。

这也让毛主席开始注意到,这位特别的将士,从此开启了两人几十年的友谊,对叶剑英,毛主席有过这样的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就因为毛主席对他有很清楚的认识这,才在自己即将离世时,将重要的任务交给叶帅,可以说是将整个中国的希望交给了他,那毛主席交给了叶帅什么任务呢?

与老友道别,留下秘密任务

1976年9月8日的晚上,毛主席召集了所有人,进行了一次会面,这时的毛主席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整个人只能躺在床上,眼睛微闭,听着身边的人叫着熟悉的名字进来,自己与他们一一道别。

到场的众人,都强忍着泪水一一和毛主席道别,大家心里都知道,这是见毛主席的,最后一面了。

这时毛主席听到了叶帅的名字,毛主席用尽全身的力气睁大了眼睛,示意叶帅凑近一点儿,叶帅开始很疑惑,但是也没多想,就凑近了一些靠近毛主席。

毛主席想说话,但是却无法发声,最后只有用力的抓了一下叶帅的手,想写几个字,但是只是画了几笔,就没力气了。

最后叶帅也没明白毛主席想说什么,但还是默契的对着毛主席耳边说:“您放心,一切有我”。

听到这句话,刚才努力睁眼的毛主席欣慰的把眼睛闭了一下。

回去后的,叶帅一直在琢磨毛主席想对自己说的话,但是想了半天都没能弄明白,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隔壁来了一户新住户,而且感觉总是看着自己这里,像监视自己一样。

作为常年作战的军人,敏锐的观察到这一变化,心里想肯定有什么事情,突然间,叶帅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

但是就在叶帅想隔天再和毛主席确认时,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毛主席离世的消息,一时之间举国哀痛。

叶帅不得不先放下毛主席临终的话,开始负责毛主席身后事的安排。等毛主席的身后事安排妥当后,叶帅一回家就开始准备搬家。

因局势变化叶帅频繁搬家

半夜,秘书接到了叶帅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没有多说什么,就是让秘书到他的家里去,说有工作安排。

但是秘书一到叶帅家里,就看见叶帅在收拾行李,秘书不解的问到:“叶帅要出差吗?但是没有听到安排呀?”

叶帅看了一眼秘书,嘴里干净的吐出两个字:“搬家。”

“搬家?”秘书疑惑的问道。

“对,搬家。”叶帅依然很简洁的说出几字。

“叶帅出了什么事吗?这么着急搬家,等天亮了在搬吧,这外面黑灯瞎火的,也不安全呀。”

秘书继续追问着,但叶帅也没有和他过多的交流,依然整理这自己的行李,最后连夜搬离了西山。

后面叶帅的秘书在晚年时,回忆起那段时间,就说叶帅经常搬家,很多时候都是在半夜接到电话,更有的时候一晚上搬三次。

但是叶帅为什么,这么频繁的搬家呢?原来当时的国内局势,表面看起来风情浪静,但其实底层是暗流涌动。

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以便后面稳定局势,叶帅不得不频繁搬家同时不停更改自己的交通路线,以保证自己的行踪不被敌人发现,保证自己安全。

稳定局势追忆老友

最后叶帅终于突破了层层封锁,和华同志联系上了,再和华同志见面后,将自己最近的发现告诉了华同志。

并和商量如何稳定目前的局势,所谓敌在暗,我在明,我们更需要小心行事。

就这样最后通过几人的努力顺利稳定了局势,一切归于平静时。

叶帅才回忆起最后一次见毛主席时,心里想着当时的他该多么着急。

还好大家几十年的默契让他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这次顺利解决这次危机,危机解除了,老友也可以安心了。

结语

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自己的血肉换来的,不论在任何时期,他们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特殊时期叶帅没有选择隐匿自己当一个旁观者。

而是选择主动参与其中,接下老友的临终嘱托,虽然最后事情和平的解决。

但是当中的风险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这位久经沙场的儒将挺过了,完成了自己老友的心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入夏以来,断断续续总能在朋友...
原创 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授予了1614名开国将帅,这些将帅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了赫赫功勋,因此在新中国...
原创 端... 引言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诞生了无数的珍贵文物。 惜近代以来,海量文物惨遭劫掠,流失海外,数量或达超一...
原创 尉... 熟悉唐朝历史的读者,都应该知道尉迟恭(字敬德),他是唐朝的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后世还...
原创 国... 前言: 解放战争的最后一步,我党攻势凶猛,国民党被迫从大陆逃到台湾,兵力大多已经溃败。 这些逃亡的国...
原创 志... 对于中国而言,抗美援朝一仗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打出了后续数十年的和平发展。 可对于朝鲜来说,这...
原创 5... 众所周知,开国上将共有57人,但是这57人并不都是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其中的王建安将军是在...
原创 孙... 1897年,孙中山先生就与日本友人谈论过推翻清政府后的定都问题,当时考虑的是“一都四京”,他认为中国...
原创 北... 在大家的眼中,宋朝的对外作战是一塌糊涂,被网友戏称为弱宋,契丹人来了打不过契丹,金人来了打不过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