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延安市:参观北京知青博物馆
创始人
2025-07-06 19:32:12
0

2016年9月30日,在延安市宝塔区枣园大道上,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这座外观呈陕北窑洞风格的纪念馆中,展示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28000余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安插队的历史——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4年6月22日中午,参观完枣园革命旧址,我来到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建筑规模宏大,共有四层展厅,第一至三层为北京知青文化展。通过大量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再现当年28000多名北京知青同延安人民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北京知青陆续来到延安十四个县,成为继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又一次庞大的群体来到延安。他们在这里生活、劳动、工作、成长,看到当时中国社会最真实、最基层的一面,懂得了人生,学会了坚韧。

1.告别北京 奔赴延安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一篇文章写编者按:“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1969年1月7日,从北京发出开往陕西铜川的第一列北京知青专列。当日,在北京火车站,举行了欢送仪式。列车启动,挥泪惜别,至2月10日第一批2600多名北京知青乘坐知青专列到延安插队落户。

1969年1月,26724名北京知青到延安地区插队落户,被安置于12个县、129个公社、1284个大队、2667个生产队。从此以后,北京知青在延安窑洞安了家,乡亲们热情地把这些远离父母和亲人的北京娃迎进家门。

最初,北京知青借住在老乡家里,有的人住在生产队的饲养室里。不久,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老乡们开始为北京知青修建窑洞或盖房子。根据1970年8月的统计,延安地区为北京知青修建窑洞4318座,房屋619间。

2.红色沃土 艰苦磨练

陕北黄土高原环境恶劣,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信息闭塞,生活贫困。面对严酷的现实,知青们很快从豪情万丈中平静下来,在春种、夏锄、秋收、冬贮的农事活动中,艰苦磨炼,茁壮成长。

知青们在延安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得到延安精神的洗礼。他们到农村后的一年间,渡过了“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到山沟里砍柴,牵毛驴去拉水,知青们不知摔了多少跤,坠崖牺牲的多达数十人。

3.亲切关怀 健康成长

1970年3月,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北京召开延安地区插队青年工作座谈会。会后,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对口支援延安发展“五小工业”,派出支延干部来延安协助做好插队青年工作。

1970年5月,七十名首批支援延安建设的干部到达,按照边勘察、边定点、边设计、边基建的原则,北京援建延安的“五小”工业项目顺利展开,建成延安钢厂、子长铁厂、富县化肥厂、延安红旗化肥厂、富县牛武水泥厂、延安柴油机厂、姚店电厂等。

4.广阔天地 终身难忘

北京知青扎根延安,带头进行移风易俗,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发展。引良种,搞实验,积极探索科学种田方法。修渠坝,平土地,投身农田基本建设之中。跟老百姓的朝夕相处,深切了解到中国农村,懂得中国的基本国情。

经过艰苦的劳动磨炼,北京知青长成“延安娃”,说话、穿衣、生活习惯都跟当地人很像。在北京知青中,有1010人担任教师,有2600多人当上党支部书记、生产队长、会计,有6420人担任过赤脚医生,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状况。

5.魂牵梦绕 黄土情深

从1970年起,北京知青分批陆续离开延安农村,走进城市的工厂、机关、学校、军营等。在过去的岁月里,知青们都结下黄土情结,无法忘记这里淳朴厚道的乡亲们,将北京与延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截至1981年,延安地区北京知青招干1216人、招工23633人、升学2251人、参军1384人。从黄土地走出的北京知青,经过艰苦地插队锻炼,铸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新的岗位上,扬起理想风帆,为改革开放的中华大地增光添彩。

6.知青文化 硕果累累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历史。但是,知青文化却一直发展,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随着知青文学作品的传播、知青影视的播放、知青展览的举办、知青回忆录的整理出版,广泛开展知青联谊活动,知青文化呈多元化特点。

当年的知青是这样一个群体:少年,树立革命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青年,走进最基层的农村,艰苦磨炼,砥砺意志;而立之年,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通过补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始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谈到中华文明,我们不得不提及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这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人故事。然而,有些...
原创 1... 1954年,功德林中三位将军被处决了,为啥他们要被处决?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历经三载烽火,我军最终...
原创 从...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影响了整个三国的历史,他们都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同时两个...
原创 为...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也是最接近现代的一个,自1912年灭亡至今不过一百一十余年。祭祀祖先...
原创 韩... 文/石中华 【作者简介】石中华,80后,笔名醉月一边秋,雪上飞等,在《世界日报》《小小说月刊》等刊...
原创 9... 特别提示:本原创文章已签约区块链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提到春秋战国秦国成为西戎霸主,就要疑问秦穆公...
原创 让... 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民族曾让北宋朝廷夜不能寐。他们骁勇善战,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这个民...
寻根问祖,秦姓渊源与文化 一、起源: 秦姓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其姓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源自嬴姓: 颛顼帝有...
原创 唐... 在电视剧中,通过女性服装的差异,很容易看出唐朝和宋朝的女性开放程度。唐朝女性的服装豪放奔放,与之相比...
原创 细... 由于太平天国的兴起以及英法两国的入侵,清廷不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陷入两线作战,财政负担以及军事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