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溥仪死后,其家族给他封了一个谥号,但此谥号至今没得到国民认可
创始人
2025-07-06 03:02:20
0

前言

众所周知,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最为传奇的一位。

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的灭亡、民国的建立、日本的侵略、新中国的诞生,从皇帝到囚犯,从傀儡到公民,他的命运跌宕起伏,令人唏嘘。

他的人生,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民族的苦难与复兴。

溥仪死后,其家族后裔给他封了一个谥号,但至今没有得到国民认可。

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一位在幽州

有一次,顺治皇帝心中忧虑,想知道自己的王朝能够延续多久,便请玉林通琇进宫,问他大清的兴衰之数。

玉林通琇是清朝初期一位著名的禅宗高僧,曾经被顺治皇帝封为国师,赐紫衣。他的禅学思想深邃,慧性通达,受到了皇帝和百姓的敬仰。

玉林通琇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一句“十位皇帝九帝囚,还有一位在幽州”来回答皇帝的疑问。

最后一句“还有一位在幽州”,就是说的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三次被推上皇位

1908年冬天,清朝的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身患重病,已经奄奄一息。

慈禧太后知道光绪帝的日子不多了,她开始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

她想找一个顺从的傀儡,继续维持她的权力。她的目光落在了她的侄孙溥仪身上。

溥仪是光绪帝的弟弟摄政王载沣的长子,当时只有两岁多。

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接到宫中抚养,打算让他继承大统。

11月14日,光绪帝不治而亡,年仅37岁。慈禧太后立即宣布溥仪为新皇帝,年号宣统。

为了巩固溥仪的合法性,她还让溥仪过继给同治帝,成为同治帝的嗣子。

1911年,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掀起了全国反清的浪潮,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场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的胜利,也给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和他的摄政太后隆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经过与革命党的谈判,他们同意放弃皇权,接受优待条件,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布清朝正式灭亡,溥仪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清政府还与中国民国临时政府进行和谈,商定了有关清帝退位后的待遇问题。为了安抚清室,民国政府给予了许多优厚的条件,其中包括每年拨付清室400万两银元的生活费,等到新货币铸造后,再按比例换成400万元。

而溥仪还在紫禁城内享受着皇帝的待遇,紫禁城便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朝廷的机构,人们称之为“逊清小朝廷”。

1917年5月,中华民国的政局陷入了混乱。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因为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内阁瓦解,国会被解散,各省督军纷纷宣布独立。

为了平息危机,黎元洪邀请前清军阀张勋入京调停。

张勋率领的定武军还保留着清朝的辫子和服饰,被称为“辫军”。他一直怀有复辟清朝的野心,与清室和宗社党等保皇派密谋。

6月14日,张勋带着4000名辫军进入北京,声称要调解府院之争,实则是要控制政权。

他强迫黎元洪接受他的条件,包括解散国会、另定宪法、任命他为政务总长等。

他还利用自己的权势,多次拜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复辟铺路。

7月1日,张勋发动政变,宣布清帝恢复帝位,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恢复清朝的旗帜、官制和法律。

溥仪这一年12岁,再一次被推上了皇位。

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以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为借口,突然向沈阳北大营和其他要地发起猛烈的攻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军利用其在东北的优势地位和军事力量,迅速占领了沈阳、长春、吉林等城市,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

日本为了巩固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准备建立一个傀儡政权,而末代皇帝溥仪就是最好的人选。

日本人从天津诱拐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带他到旅顺,然后安排他到奉天。

在日本驻屯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的操纵下,溥仪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1日在长春宣布成立伪满洲国,并自称大同皇帝。

随着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伪满州国随之覆灭。

溥仪的一生经历了三次被推上皇位,却没有一次是自己掌握实权。

不被承认庙号和谥号的皇帝

在伪满州国覆灭后,溥仪被关进了苏联的监狱,后来苏方又讲溥仪引渡到中国,开始了在管理所中长达10年的思想教育改造。

溥仪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

他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以及新中国,也喝过咖啡、开过汽车,还是历史上第一位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的皇帝。

溥仪体验了很多第一次。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病逝。

而清室的后人和遗老遗少认为溥仪毕竟当过皇帝,于是想要给他定一个谥号。

1967年,他们为溥仪私下定了庙号和谥号,分别是“宪宗”和“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

不过,这个庙号和谥号只是家族内定的,并没有得到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和认可。

不说他勾结日本建立伪满州国的事情,只是现在清朝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新中国建立了,再给溥仪定庙号和谥号,难道是要告诉天下人,历史又倒流回去了吗?

而且,百姓对于清末是十分痛恨的,大量的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都被视为了中国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因此,国民不承认也在情理之中。

在溥仪的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姓名,爱新觉罗·溥仪,没有任何的谥号。这也许是对溥仪最为公正和中立的评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属... 属下将未婚妻送给上司,生下一子后,上司写信给妻子:回来一下吧 在以前,女子就是一个悲哀的群体。从小就...
原创 陈... 古代四大美女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在古代史上,四大美女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这四人中,最为有名的肯定是杨...
原创 赵... 三国时期有一位充满着神奇的人物,他就是赵云,一直都让我们关注着,身上一直都有很多着好的与坏的争议,有...
原创 1...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许世友将军以其铁血军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了一个传奇。他严于律己,更严于待...
原创 如... 如果有幸生在清朝皇室,看看你是“亲王”还是“贝勒”马上揭秘 大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也...
原创 南... 南北分治:祸已临头才自悔,忠言不用亦徒嗟 陈朝中庶子虞荔之弟虞寄,流寓闽中,虞荔请诸陈主,召其弟入...
原创 北... #大有学问# 上世纪70年代,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的考古人员对大同市北部的梁山进...
原创 许... 这不是我四年前的勤务兵? 1933年4月,红25师政委被调派到军部任职,师长许世友暂时接替政委这一职...
原创 为... 伟人为什么能够受广大百姓的拥护和爱戴,那是因为伟人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群众道路。从一开始进行考察的时...
原创 “...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存在很多的刑罚,比如说杖刑、砍头还有流放,在提起流放这一种刑罚的时候,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