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废除了2000多年的帝制,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也被赶下了皇位,虽然此后经历过几次复辟,但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恢复帝制。而作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熊秉坤,堪称辛亥革命首义的大功臣,也算是溥仪的“仇人”,50年后,两人有缘聚在了一起,溥仪抛下心里的杂念,向熊秉坤敬了一杯酒,说了一句话,两人一笑泯恩仇。
溥仪
熊秉坤1885年出生于湖北省江夏市的一个商人家庭,后来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他毅然投身革命。1911年春,熊秉坤加入共进会,担任共进会工程第八营营代表。10月10日,熊秉坤率领的工程兵第八营决定起义,因为他们营的任务是负责守卫军械,率先起义可以给其他部队提供武器弹药。到了晚上7点,熊秉坤登上城楼,一枪干掉了一名反动军官,这一枪也成为点燃辛亥革命的第一把烈火,最终溥仪于1912年宣布退位。
鹿钟麟
溥仪虽然退位,但依旧住在紫禁城内,而且民国还给予每年400万银元的生活费,继续享受清朝皇室待遇。溥仪真正离开皇宫,是在12年后的1924年,而驱赶他走出紫禁城的是冯玉祥的部下鹿钟麟。鹿钟麟是西北军的著名将领,国民党二级上将,跟随冯玉祥40多年,是冯的得力干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带兵攻占北京,为了防止溥仪再次复辟,抢夺皇宫里的珍宝,他派鹿钟麟带领军警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废为平民。
鹿钟麟与溥仪握手
一个是起义将领,赶他下台;一个是国军上将,驱他出宫,如果溥仪再次见到这2个人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溥仪作为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专员应邀参加。得知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熊秉坤也在在会场后,溥仪主动提出与其见面。两人相见很融洽,溥仪端起一杯酒说道:“辛亥革命您打响第一枪,可称盖世英雄,了不起,推翻了封建制度,达到了我这个当时还是孩子的皇帝,让我能顺应历史潮流,容我敬你一杯酒,表达谢意。”
鹿锺麟、溥仪、熊秉坤
熊秉坤也十分诚恳说道:“当不起,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是全国仁人志士们共同的功劳,今天见面我们都是新人,新人做新事,我也感到非常高兴,让我们共同干杯。”两人举杯而尽,然后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半个月后,两人再次见面,而此时,亲手将溥仪驱赶出宫的鹿钟麟也在场。溥仪情绪高昂,拉着两个人合影留念,他诙谐的说道:“今天是冤家对头大聚会,枪打、炮轰、文的武的,连赶带撵的都来了,如果是宣统,肯定吓得哇哇叫。”大家纷纷大笑。
简单的两次会面,足见溥仪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才识,他也确实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三岁时就登基,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先后受过汉文、满文、英文教育,给他讲课的老师都代表着同时期的顶级水平,在他们的教授下溥仪不仅字迹俊秀,口语交际也非常流畅,有着远超常人的教养。只能感叹,溥仪生不逢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