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这马岛对于阿根廷而言同样如此。不同的是,在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香港这个被殖民主义侵占百年的地方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但不管阿根廷如何争取,甚至一度爆发战争,也无法收回这座本属于他们的领地。面对英国殖民者的强势掠夺,阿根廷政府一度无能为力。直到1997年英国归还香港的案例,这才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方向。
那这新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呢?为何英国人愿意将富饶的香港归还中国,却不愿意这个更加落后的马岛归还给阿根廷呢?他们又密谋着怎样的阴谋呢?
爆发冲突,阿根廷夺岛再次落败
阿根廷这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也是较为坎坷的,早在15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沦为了外国殖民者的殖民地。就这样一直被外国列强欺压了几百年之久,这才在19世纪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
自从国家独立之后,凭借着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阿根廷人的生活也一度得到改善。正当他们一心向上的时候,以前那段黑暗历史的遗留问题却逐渐浮出水面。
那时阿根廷还在被殖民时期,阿根廷本土被西班牙人所占领着,而他周围的那些附属小岛也被其他殖民国家分一杯羹。
例如位于阿根廷东南方向的有一座群岛,名叫马岛。虽然气候问题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它的地理位置却是极其优越的。
最开始阿根廷人并没有发现这个岛屿,而是被其他国家所发现的。为了争夺这个岛屿,西班牙与其他国家甚至还爆发过矛盾冲突。不过也一直没有分出胜负,使得这座岛屿始终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
局面的打破还要从美国对马岛发起攻击说起,趁着这个机会,英国竟然直接派领军队占领了马岛。
这英国人的行为实在是太过猖狂,他不仅赶走了马岛上的原始居民,甚至还修建了许多英国居住点。1892年,英国政府正式宣布马岛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其实马岛自身的价值不大,它最重要的便是它的地理价值。马岛位于大西洋海域,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因此英国人将此作为抢夺的据点,不愿意放弃这片岛屿。
而在阿根廷独立之后,自然也对英国的行为感到不认可。但这英国人纵然没有原先的日不落帝国那么强大,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面对阿根廷的还岛要求,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就答应了呢!
双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使得马岛始终被英国人所占领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82年,阿根廷国内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阿根廷政府对经济发展毫无条理,为了转夺国内人民的视线,其总统竟然将矛头指向了马岛,通过发动战争的方式来转移人们的视线。
不过这阿根廷虽然有着本土作战的优势,但他的武器实在太过落后,想要与英国军队相提并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以阿根廷方面遭遇失败而告终。
这对于经济本就萧条的阿根廷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其总统也因此下台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这次战争之后,英国继续把控着马岛。而阿根廷纵然有再多的不满,但也不敢直接与他们硬碰硬,只敢通过舆论谴责的方式来对英国发起讨要。
不过这些对于英国人来说,实在是以卵击石啊!就这样,马岛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一直被搁置一旁,阿根人不愿意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放弃这个岛屿,但也不敢强势开战。
指明方向,参考香港回归案例
在当年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清政府将香港割据给了英国,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一晃到七八十年代,香港被殖民已经过去了近百年的时间。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收回曾经的土地便成为了共产党心心念念的事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也在付出不懈的努力。从提高国际地位到发展自身实力,共产党一直都在行动着。
最开始的英国人对于中国政府表达想要谈判香港归属权的这个问题显得格外的不屑,毕竟他们才刚在马岛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下来,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反而是觉得自己的力量太过强大,阿根廷的部队简直不堪一击,丝毫没有想到他们已经领先阿根廷发展了多少年。
在这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看来:武力才是最好的解释,只要有绝对的实力,国际社会就会给予支持。
秉持着这样的态度,撒切尔夫人接受了共产党的邀请,前来北京访问。在双方见面打招呼后,开始就香港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这英国作为一个强势的国家,自然觉得应该按照曾经的历史条约执行。哪怕是有其他意见也只能修改,但不能直接的废除。
这时的撒切尔夫人显得自信满满,但却没想到,此时中国领导人谈判能力如此之强,不再像清朝这般唯唯诺诺。
强大的外交策略使撒切尔夫人大吃一惊,她这才意识到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那时的中国了。第一次的和谈以失败告终,但撒切尔夫人却已经见识了中国政府的强硬底气,此时的她再也不敢小觑中国了。
随后两国政府又进行了几次交涉,这让英国人彻底对中国这个东方卧龙大吃一惊。他们开始改变曾经的傲慢态度,与中国和平商谈这件事情。
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双方最终于1984年达成了一致,这也标志着香港的回归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当英国的米字旗在香港缓缓降下,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吹起,这寓意着香港即将进入新的时代!
当香港回归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惊。他们没想到曾经那个被世人视为东方卧龙的中国早已腾飞,如今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收回了香港!
而更震惊的是阿根廷人,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何当初他们屡次在英国手上吃亏,哪怕是付出了战争的代价,也没能收回马岛。
但这中国却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回了香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英国人为何愿意放弃香港的主权,也不愿意放弃马岛呢?
究其根源,所处国情不同
追根究底,只有拳头硬才有话语权。毕竟现今的中国早已不再是当初的中国,面对英国人的威胁,中国人也能挺直脊背和他们说话了。
随着原子弹等核技术的突破,中国的实力早已远超从前。哪怕是英国这个发达国家有其他的想法,也需要衡量衡量。
对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多次前往中国访问的撒切尔夫人最有发言权。她曾经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下:“我们是在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也有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
由此看来,中国早已不再是曾经的中国,香港的回归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这阿根廷的情况与中国却是不太一样的。虽然阿根廷早已先中国一步实现了国家主权的独立,但是并没有抓住机会实现国家的腾飞。
在当初发动马岛之战的时候,阿根廷本就处于经济崩溃的情况下,如此的情况想要获得胜利,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阿根廷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远远比不上英国。可以这样说,英国的军事实力是他拍马不及的。对于这些问题,阿根廷总统似乎没有明确的意识,反而还通过强硬的手段发动战争,实在不能说是一个聪明的决定啊!
反观中国,早在70年代就已经重返联合国,还具有了原子弹等核武器。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这个欺软怕硬的国家自然会选择低头的。况且在香港一事上,他们本就理亏,随着租期的临近归还香港才是正确的决定。
总的说来,香港的回归对于阿根廷而言极具典型意义。毕竟他们也曾经尝试过,战争争夺这条路根本就行不通。而他们能够做的也就是发展自己,以实力说话来在国际社会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如今的阿根廷也加入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中,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相信如果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中国模式,不断提高自身实力,那也能够在不久的以后实现马岛的回归吧。
从外国列强的殖民侵占到今日中国的腾飞,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但好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的中国道路。
想要收回马岛,这便是阿根廷首先要做的。暂时的后退一步并不代表认输,而是积累力量一击必胜。香港的回归已经提供了极好的例子,能不能把握时机就看阿根廷人民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