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孩在小的时候都有过一个将军梦,希望在以后可以挺枪跃马,征战沙场,立下一个有一个不世的功勋。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用兵如神的将领,他们所进行的战役都会放在后世军事家们的桌案上学习之用。
有火牛阵连下七十城的田单,有八千破十万的项羽,有多多益善的韩信,还有千军万马避白袍的陈庆之。他们凭借神鬼莫测的用兵和指挥艺术,为史书上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壮丽史诗。
而有一个将军与他们不同,其他人大多都是在中原王朝争霸战役上,大放异彩的将领,而他是在戍边御敌的战场上,为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传奇将领。他就是,大汉冠军侯霍去病。
传奇的一生由传奇开启
如果说有的人成功是充满了艰辛,有的人成功的道路一帆风顺,而霍去病却与大多数人都不同。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甚至于人生的开始都十分的传奇。他是一个私生子,还不是一般的私生子。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自从夏商建立到如今。滚滚长河中涌现了数不尽的英雄豪杰,忠臣义士,他们纷纷给自己的时代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人的诗词灿烂如星海、有人的画作灵动如神仙、有人的权谋使天地变色、有人的气魄闻者皆胆寒,而最令男儿心神向往的就是,那"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大将军。
因为他是私生子,所以从小就没有父亲的关心,很多时候父亲的角色都是他的舅舅卫青所扮演的。卫青从小就喜欢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外甥,觉得他有灵性。而且他的妹妹也多次跟他说因为孩子身体不好,所以能不能以后带他到军队中锻炼锻炼,不说能不能光宗耀祖,身体可以养好了也是很好的。
于是在霍去病在十七岁的时候便跟着舅舅一起从军,就这样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千里破敌
刘彻听说卫青外甥参军入伍,非常的高兴。即刻封他为骠骑大将军,跟随卫青一起参加"漠南战役"。这是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也是他第一次指挥军队作战,还是骑兵。他以前没怎么读过很多的兵书,只不过从小在舅舅的身边听了一些他对于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对于这个十七岁的少年人,第一次独立指挥军队进行长途作战就展现给了世人强大的作战才能和战争天赋,这个人仿佛就是为了战场而生的。
他率领麾下八百轻骑,潜力跃进敌人的后方,对匈奴的多个部落聚集地进行了攻击,斩获敌首两千二百二十八人。斩获匈奴相国和高官多人,击杀匈奴籍若侯,并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父,自身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战役中,霍去病所取得的战果勇冠三军,是同等级别的将领中歼敌人数和所立战功最大的。大军回师之后,刘彻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封地规模一千六百户。
打完了漠南战役的霍去病可谓是少年成名,一下就成为了大汉王朝的新贵,并且他的舅舅卫青官拜大将军,是汉朝战时最高的军事指挥官,他作为卫青的外甥还如此的优秀,"一门双将星"一时成为美谈。而霍去病的政治生涯也从此开始了。
他的准备就是打造一批精锐的骑兵,可以和匈奴骑兵正面抗衡的精锐骑兵。因为在当时,汉朝的将领包括他的舅舅大将军卫青对于战争的认识是沿袭战国以来的思想。
但是亲自上了战场以后的霍去病认为只有骑兵才是战胜匈奴的真正力量,虽然骑兵对于财政的压力要比其他的兵种高得多。霍去病为此便有了他独一无二可以成功实现的以战养战的战术思想。
他的思想其实类似于现代军事思想中的闪电战,利用高机动型集团兵力在敌军阵中穿插进攻并且对敌方指挥系统进行斩首的战术。但是这种战术对于指战员的战斗素养要求很高,什么时候进行穿插,什么时候进行斩首,什么时候撤离都是很有讲究的。
历史上可以将这种战术运用得淋漓尽致的没有几个,而霍去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而这也为他创建不世功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封狼居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漠南战役之后刘彻迫不及待地就开始了下一场战役,河西战役、这场战役彻底清除了河西地区主要的匈奴势力,使得汉朝有了稳定了西部桥头堡,打通了汉朝前往西域的道路。在下一次针对匈奴的作战中可以两线出击呈夹击之势,而霍去病在此战役中又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战役的主要指挥官,他不光打败了河西地区的匈奴主力。而且还平定了随后的匈奴叛乱,使得匈奴永远无力再次染指河西地区。在匈奴人中开始流传起一句歌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由此可见霍去病对于匈奴人的震慑力,达到了小儿止啼的地步。
在随后的漠北战役中,霍去病又是拔得头筹,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封狼居胥,也就用来形容后世对于敌作战可以获得的最高成就。
自此漠南地区再无匈奴,自汉高祖刘邦之后汉朝对于匈奴的颓势被一扫而空,开始转守为攻,直至将匈奴彻底的赶出了汉朝所辐射的地方。
后来匈奴西迁,被霍去病等一众汉朝名将打得落花流水的匈奴骑兵在欧罗巴找回了场子。成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上帝之鞭"
懂战事也知上意
战场上的霍去病勇猛无敌,所向披靡。在战场之外其他领域上,霍去病也有着常人难以拥有的天赋。霍去病在成为冠军侯后,每次都会将刘彻赏赐的物品例如绫罗绸缎送回家中。却将美酒牛羊直接带入军中,其他的将领都是直接赏赐给手下士卒,希望他们可以英勇作战。
但是霍去病却从来都不赏赐给士卒这些东西,自己也不吃很多时候都是直到放坏了也不会吃,更不会赏赐给士兵。有记载说他一次出征,带十几车肉,臭了也不分给士兵。他的这一行为得到很多人的不理解,只有他的舅舅卫青明白他的用意。
霍去病和卫青已经算是位极人臣了,为皇帝立下的战功无数,所获得的赏赐也已经不可计数。真正的达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这个时候他们应该考虑的是什么呢?
为求自保,不得已自污。就像战国时期秦国大将军王翦,身为秦国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征讨楚国时。不断地向始皇帝讨要各种的财物,甚至因此还引来很多朝臣的非议,认为王翦贪财好色,无法统领这么多的兵马打胜仗。但是始皇帝是知道王翦为什么这么做,是为了使始皇帝放心,他王翦虽然手握重兵但是没有反意,不然就不会一直讨要这些黄白之物了。
霍去病也是一样,这个年轻而敏锐的将领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样是手握重兵,同样是功高盖主封无可封。更加令人担心的是他还很年轻,如果皇帝百年之后。皇子年幼他霍去病趁机专权乱政,皇帝冒不起这个风险。所以霍去病必须让世人明白他是有缺点的,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也是可以被人所掌控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政治之中存活得更久,"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他是十分清楚的。
但是霍去病也许是太聪明了,结果过早地耗尽心血,二十多岁就去世了。他死以后刘彻趴在他的棺材上大哭不已,质问上天为什么这么早就收走他的霍去病。后来追封霍去病为景桓侯,陪葬茂陵,并且命戍边的军队把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样子以纪念他的功绩。
百川到海终有归,人非顺平岂能圆。也许传奇将星的一生,绝不是像平凡人一样死在病榻之中。而是死在战场上,为战生,为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