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气味,史书怎么说?
创始人
2025-07-03 04:02:02
0

《大明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饰气味的做法,是剧中改动的剧情。

历史中,并未记载这个情节,倒是《史记》中秦始皇死后,赵高曾做过类似的事情: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1、历史中的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春,东蒙古帝国丞相阿鲁台进犯边疆大同、开平二城。

得知此事的朱棣决定第五次远征蒙古,临走前他命令皇太子监国。

殊不知,这却是父子间的生离死别。

当朱棣的大军到达前线时,阿鲁台却畏惧朱棣,避而不战。

敌人闻讯逃跑,让朱棣多少有些自豪,他望着这群在他小时候肆无忌惮的元朝士兵,如今只能慌乱逃窜,这只证明了一件事:大明强到足以让敌人畏惧!

剧中,朱棣面对这广阔的江山,发出了一句非常接地气的感叹:人生真短,如此江山,岂不令人留恋。

仗打完了,朱棣带着将士们光荣回家的途中,却不幸染病,到了榆木川的时候,病情进一步加重,到了“不渐”(病危)的程度。

古代军旅之中,本就没有如今这么好的医疗条件,加之朱棣年岁已高,他终究没有熬过病魔,死在了归国途中。

谁也没料到,朱棣此行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最后竟无缘得见将士们欢庆的那一刻。

2、朱棣之死

朱棣之死,事关国家安危,随行官员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是好。

太监马云密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商量后作出决定,他们先找人去给皇太子送信,然后将锡熔成内棺用来收敛朱棣的尸身。

为了防止朱棣之死暴露,马云密等人将朱棣棺椁装在龙车上,不让人随意接近,并且每天还去送饭菜,就跟平常一样。

《明史·本纪·卷七》: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史书的记载,此处和剧中是不一样的。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唐朝人的装束是啥样?洛阳造型师... 唐朝人的装束是啥样?洛阳造型师靠考古来“复活” 盛唐装束。 中唐装束。 晚唐装束。 近日,热...
原创 揭... 当我们轻轻翻开历史的相册,一组经过精心上色、栩栩如生的清末老照片跃然眼前,它们仿佛穿越了百年的时光隧...
没想到三国中最大赢家,明明可以... 周瑜,这位在三国时期声名显赫的将领,常被《三国演义》塑造成一个心胸狭隘的配角,常常被诸葛亮的光芒所掩...
原创 “...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中... 我国的悠久历史辉煌上下五千余年,这段经历就像是一颗参天大树一般,从上古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开始生根发芽,...
原创 努...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清朝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国祚长达296年。要说清朝那些事儿,...
原创 从... 前言 明清交替之际,东部蒙古蒙古人相继向明、后金投降。在明末清初和金朝对峙的情况下,为了加强对蒙古...
原创 为... 因为一张纸条,我去往东找水井,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谜团失踪案。解放军四次大规模搜救,搜索,还是没找...
原创 人... 长久以来,苏联人的宣传机器一直颂扬着这样的丰功伟绩:苏维埃的红色社会主义经济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原创 在...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然后建立起了秦朝,距今已经有2243年了。从物理学角度来讲,由于光...